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国科学家看中国火星车驶入新太空竞赛

京港台:2021-6-12 22:29| 来源:VOA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美国科学家看中国火星车驶入新太空竞赛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中两国的火星车和探测器正同时探测着火星,它们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输送着图像和数据。地球物理学教授埃德温·凯特(Edwin Kite)对这一系列数据和图像进行了仔细深入的研究。

  “我对太阳系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很感兴趣,” 凯特在他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室里对美国之音解释道。除了研究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登月的美国宇航员带回的几块月球岩石外,他的科研领域传统上是依靠望远镜和分析流星陨石来完成相关研究。

  但如今直接在火星地表执行任务的火星探索正帮助他和他的同事们对这颗红色星球有一个更直接、更完整的了解。

  “从发现一个新现象,到依据这一新发现形成一个假设,再到发送一个新探测器去检测这一假设,这一过程现在可以很快完成,” 凯特告诉美国之音。“我们现在还只触及了火星上有待发现事物的皮毛。我们不知道哪个国家的火星车或探测器会撞见能开启下一阶段探索的事物。进行这种勘探的国家越多,对所有人来说越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在最近的一次美国国会听证会上通过远程连线作证。纳尔逊曾是一名宇航员,也曾是代表佛罗里达州的美国联邦参议员。他在听证会上对中国太空计划最近取得的成功发出警告。他说,中国的太空计划并不局限于火星探测。

  “他们想把三个大型着陆器送到月球南极。那里是有水的区域,” 他说。“而我们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把一个小得多的着陆器送到那一区域。”

  纳尔逊敦促议员们支持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该计划准备再次将人类---包括首名女性---送至月球,而最终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目标。

  纳尔逊说,中国也有类似的计划图景。

  “我认为,在决定我们是否该严肃对待此事并积极运作人类重返月球的计划时,这成了新增的一个考虑因素,” 纳尔逊说。

  “中国正在迅速赶上美国,欧洲人也已参与到这场太空竞赛中,” 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教授洛基·科尔布(Rocky Kolb)说。他认为,一场新的太空竞赛可以是互惠互利的。“竞争促使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最佳表现。它推动人们不断前进,而太空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东西,” 他说。

  科尔布希望看到美国和中国的太空项目既合作又竞争。

  “我认为,如果美国能够像现在与欧洲航天局合作那样与中国合作,那将是一件很棒的事,会给我们的研究增添很多东西。中国有很多人才和很多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去探索太空。我认为这是件人类应该共同做的事情,” 科尔布说。

  但凯特和科尔布也都承认,美国和中国之间能实际进行多少合作是有限度的。

  “和平探索太空所涉及的技术也可用于军事用途,” 科尔布对美国之音说。

  凯特表示,虽然有一些法律和政治上的障碍阻止NASA与中国航天局的合作,但这些限制“不适用于学术机构所从事的非NASA资助工作”,比如他本人的研究。

  目前,凯特、科尔布及全球科学界人士正继续检视从火星传回的诱人数据和图像,这些数据和图像可能会提供有关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科尔布指出,人类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超越国界。

  “火星是颗大行星,有很多地方可以探索,也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每一辆火星车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我们能探索到的东西的总和很重要,” 科尔布说。“火星只有一颗,它既不属于美国,也不属于中国。”

相关专题:美国,火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13: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