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网络盛行极端民族主义 新红卫兵反噬《环时》

京港台:2021-6-22 23:43| 来源:ABC中文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网络盛行极端民族主义 新红卫兵反噬《环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国家掀起的民族主义浪潮日渐高涨,《环球时报》的记者现在也变成了攻击目标,而该报是一家奉行极端民族主义的官媒。

  大家普遍认为,这家小报为北京方面更为激进的观点每天发稿。尽管《环球时报》并不等同于中国官方的话语,但旗下的写手常用“嘴炮”攻击中国的敌人。

  最近几个月,随着澳中关系的恶化,《环球时报》称澳大利亚 “傲慢自大”,是“美国的战犬”。

  但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呼吁政府各级领导、国家媒体和外交官员改进宣传方式,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后没过几周,《环球时报》的几位知名记者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随着一些写手担心中国网络上的言论变得过于极端,他们成为“五毛”和“网络喷子”的攻击对象。

  五月,中共政法委微博账号“中国长安网”发布的一个帖子备受谴责,《环球时报》著名编辑、主编胡锡进也批评了那个帖子。事后,网络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在政法委的微博页面上有一张中国发射运载火箭的照片,旁边则是一张印度火化新冠病逝者尸体的照片。

  “中国点火VS印度点火,”帖子写道。

  这张在网上火爆的图片似乎让胡锡进心怀不安。

  “官方机构的账号应当在这个时候高举人道主义大旗,表达对印度的同情,将中国社会牢牢置于道义的高地上,”胡锡进在博文中写道。

  政法委不够得体的帖文得到了几位知名民族主义者的公开支持,他们对胡锡进的立场提出批评,称面对中国的区域内对手,这种立场没有积极捍卫中国的名誉。

  中国也出现取消文化

  一些来自官媒的内部人士说,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论调越来越激进,好像现代版的“红卫兵”一样。文革时期,红卫兵对他们的敌人严厉斥责,公开羞辱那些“反动分子”。

  微博这一知名社媒平台受到中国政府审查。近几个月,几名微博大V决定公开谴责一些知名作家和学者,称他们为“汉奸”,事态进一步发酵。

  何故?因为这些作家和学者之前参加了一个由日本政府资助的文化交流项目。

  随后,《环球时报》记者陈青青也趟了这趟浑水,在遭中国屏蔽的推特平台上表示“极端民族主义会适得其反”。这个帖子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传开后,陈青青成为民族主义者的靶子。

  她的另一篇帖子则试图着重说明中国的5G技术面对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禁令而未能按计划进行。结果,她再次遭到谩骂,后来还对自己帖文发表道歉。

  陈青青还就中国某高考考生利用5G技术作弊之事在推特上发帖评论,结果又被民族主义批评者作为其行为不端的例子。

  陈青青与胡锡进都拒绝就以上事宜发表置评。

  “我对澳大利亚的抨击最多”

  现在,《环球时报》的记者发现自己在网上成为攻击对象,开始为过往帖文中的错误论调发表道歉。

  其中一位,便是经常在微博中提到外国“敌人”,曾留学澳大利亚的《环球时报》记者、写手高雷。高雷发表了自己的道歉声明。

  他为自己在网上的傲慢行为道歉,并呼吁中国的爱国者团结起来,对抗真正的敌人——“境外敌对势力”。

  就中国作家参加日本政府文化交流项目一事展开的辩论中,高雷随声附和总编胡锡进,为知名人士与外国人的交流辩护,前提是不离开中国利益的本位。

  高雷用笔名“耿直哥”为《环球时报》撰稿。他说,留学没问题,只要出去留学的人没有“出卖了自己”。

  “我在澳大利亚留学多年,但我对澳大利亚的攻击是最多的,甚至直接引起了他们驻华大使馆的抗议,”他写道。

  “观点越激进,就越受关注”

  微博上粗暴而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论调并不新鲜。

  去年,武汉作家方方撰写了《武汉封城日记》,作品被当做武汉疫情初期的一手资料,坦率而略带批评。方方在网上遭到猛烈抨击,被骂为“汉奸”。

  但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一些中国媒体因其激进的民族主义形象而在海外出名,但这些媒体的记者遭到攻击的意义重大。

  “我认为这是一种反击,”住在悉尼的华人卢雄飞说。他是一名政治评论员,以“悉尼奶爸”(Sydney Daddy)的网名在YouTube上拥有大量粉丝。

  “躁动的人现在把枪口瞄准最先煽动他们的人。

  “声音越激进,得到的关注就越多,影响就越大,直到上面有人叫‘停’。”

  住在北京的独立政治分析人士吴强表示,网上搞言语攻击的这种腔调表明,新一轮“民粹民族主义”形成,越过了政府平常推动的极端民族主义的界限。

  “这是过去十年来形成的更加激进,也更加极端的民族主义,”他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表示。

  “在那些新出现的民族主义激进分子眼中,《环球时报》、胡锡进和他的同事都是过时的老古董,不再受人欢迎。”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与中共建党百年不期而遇

  有分析人士称,对中国的外交关系进行批判性探讨的空间缩紧,已被推上了民族主义的方向,即便是中国政府都可能对愈发离谱的言论束手无策。

  但是,随着博取关注的竞争愈演愈烈,一些中国政府的内部人士公开欢迎这些极端言论。

  “过去,《环球时报》的记者设定了界限,让大家看到、听到的民族主义信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网络分析师、前驻北京记者佛格斯·瑞安(Fergus Ryan)说。

  “但现在,其他国家行为者觉得他们也应该能表达意见,对管制言论的人发起挑战。"

  他表示,中国政府正在从集中发声的传播模式转为利用境内不同群体组织发声,从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到爱国艺人甚至网红。

  “观点不同的国家行为者利用表情包、流行语和其他内容,互相竞争。他们希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外交官以及其他党政机关在推特上将自己的声音放大,”他告诉ABC。

  他表示,当前最鲜活的一个例子就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发布的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遭到侮辱性篡改的澳大利亚军人的形象。

  现在,人们在爱国主义和忠诚度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国内宣传工作,准备迎接7月1日的建党百年纪念日。

  北京计划举行大规模的爱国主义庆祝活动,天安门广场上空可以看到战机进行编队飞行训练。庆典之前,中国官媒上会连篇累牍的刊载庆祝共产党诞生历史的报道。

  

 

 

相关专题:文革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5: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