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走不出去?中企爆物流危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标榜“中国制造”的产品正碰到全新物流问题,据报道,疫情大流行及贸易紧张局势已扰乱国际供应渠道,那些在中国国内享有生产价格优势并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中企,现在也踢到铁板。
《CNBC》报导,中国家电企业海信集团(Hisense)亚太区总经理兼国际行销副总Fang Xueyu上月受访表示,很多商品都无法发货,且每个货柜的运输成本上涨5倍,约从3000美元涨到15000美元,送达欧洲还需要大概1周的时间。
据报导,从今年3月的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到6月中国广州疫情爆发,过程中导致物流中断,接连对全球贸易造成打击。
中国电动车初创企业爱驰汽车(Aiways)执行副总Alexander Klose上月受访也向《CNBC》表示,他不会将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运输问题称为“混乱”,但物流系统确实存在许多干扰,他说:“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预订货运班次,不得不推迟班次,没有可用的船与货柜,这确实对我们造成了影响。”
对于销往欧洲的中国产汽车,Klose认为物流中断“导致一些发货延误2到3个月,因为汽车仍停在港口等待运输。”
管理谘询公司贝恩(Bain)合伙人James Root指出,在大约3400家开展国际业务的中企中,仅200家海外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Root表示:“当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比如联想、海尔及华为(专题),我认为他们比较像是真的例外,而非某种开创道路或许多中国跨国公司追寻的先驱。”
此外亚马逊打击虚假评论,以及欧盟对进口商品实施新税收政策,也对在海外经营业务的中企构成挑战。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在6月下旬的1篇文章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合规、物流人员等供应链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