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电荒吃掉中国经济 拖累全球供应链

京港台:2021-10-6 10:25| 来源:财商天下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电荒吃掉中国经济 拖累全球供应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年中共国“十一”期间大陆各地的限电,有民众调侃说:在中共的“大日子”里,中国人却要在黑麻麻中度过了。目前,大陆各地的“拉闸限电”已经愈演愈烈,波及到了20个省市地区,蜡烛也成了抢手货,企业是连声叫苦,政府束手无策。

  在上海传出了“十一”期间的停电计划后,紧接着,北京也传出了要停电的消息,不过,北京电力公司紧急安抚说,只是常规设备检修。而最新的消息是,为了缓解北方用电紧张,中共已经请求俄罗斯帮忙紧急供电。

  有分析说,“电老虎”吃掉了中国经济,甚至能让全球经济“躺平”,那么这波停电有多严重?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中国限电 外企也受伤

  我们先来大致看一下,这十多天的停电情况。

  江苏昆山是台商的大本营,9月25日晚上,当地部门突然发出通知,要求企业从26日中午到30日停产。随后,十多家台湾(专题)半导体相关公司,向台湾证交所提交了公告,表示在昆山的生产设施,会暂时关闭,直到9月底。

  有台商提到,其实之前也有过限电行动,不过地方政府,都会事先发文通知企业,让企业有时间调配应变,但是,这次停电,是在中秋节前临时“口头”通知要限电50%,直到9月底。官方的动作不仅是力度大,还处理的很紧急。

  也有电子企业透露,近半个月来,苏州一直有陆续短暂停电,有时是几个小时、有时是1天,影响到正常生产,再加上疫情导致的材料涨价、运输堵塞等等因素,这次,苏州停电5个工作日,虽然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加重了半导体导线架的缺货。现在的情况是,订单不缺,但是交不了货,如果状况持续,还可能会影响第三季的营运。

  还有在长江三角洲的台商表示,以前地方政府会听取企业意见,但这次下达命令的层级更高,虽然台商大声反映,但都没有效果。最糟糕的是,企业无法预料,限电措施是否会延长,目前还可以承受,但如果限电再延长两周,不只是高耗能产业会受到波及,估计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正值传统旺季,产能满载,受限电影响的台商,范围相当广,业界估计,这一波停工虽然只有5天的时间,但是,影响台资科技厂营收至少3.6亿美元。而且,让台商们担忧的是,一旦限电变成常态,原物料和供货排期都需要再调整。

  台商之外,德国企业也受到冲击。中国欧盟商会主席武特克(Jörg Wuttke)说,企业能提前两、三天接到停电通知,这算是很好的情况了;但在沈阳只有一天时间;而在天津,当局是临时决定,就立即停电。德国大众提到,在中国的一些工厂不得不取消个别班次,主要原因就是断电,配件供应商没办法及时供货。大众中国区的一位负责人,还在德国电视台采访时提到,主要是担心中方,说停电就停电,一切都不透明,没有法律确定性,导致企业没办法做计划。

  此外,珠江三角洲也有2万多家香港(专题)企业,有企业表示,公司只能靠自己的发电机维持生产,如果这样的情况只有一个月,厂商可能可以挺过去,但是如果11月、12月一直这样,将会非常艰难。

  在这一波限电潮之前,8月份时,中共发改委曾经发布了一个“能耗双控”报告,点名有9个省的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列为红色的一级预警。随后,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地区的省政府,开始针对钢铁、化工、水泥、冶金、纺织等领域的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执行“开三停四”、“开二停五”,甚至一次停工10天的调控方案。

   限电何时结束?

  那么这轮限电限产会到什么时候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共为什么突然要限电?

  总结来说,限电原因主要有三个:

  前几天我们讲过,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电减少,因为煤炭价格高涨,而电的价格浮动很小,所以长年亏损的发电厂没有多发电的意愿。

  大家知道,中国70%的电力依靠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就是煤碳,根据中共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1月至5月期间,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和去年同期比较,已经呈现了“连五降”,另外,根据广发证券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原煤产量同比只增长了4.4%,进口量同比减少了19.5%。

  第二个原因是用电增加,受疫情影响,各国经济恢复缓慢,已经恢复生产的中国企业收到的订单越来越多,造成用电需求高企。

  第三个是“能耗双控”。

  “能耗双控”是中共在2015年提出的,而一些评论认为,其实中共并不真的在乎环境,它只在乎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上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况且,中国是碳排放世界第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完成减碳目标必须要中共配合,中共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自然要表现一下给世界看。

  另外,由于人权问题,北京的冬奥会受到抵制,中共想用减碳来抵销抵制冬奥的压力,而气候议题,可能是中共现在,最能和西方讨价还价的王牌了。

  至于中共会限电到什么时候,有分析认为,11月份,格拉斯哥气候峰会即将召开,而中共想让自己的气候应对成绩更加亮眼,所以,限电措施可能会到这个会议结束。还有更悲观的说法是,限电会持续到明年的冬奥会结束,甚至更久。

  电荒吃掉中国经济

  但是,如果长期限电限产的话,不仅中国经济会受到打击,还会拖累到全球供应链,并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

  都说中国经济靠出口、投资、内需,那我们就看一下这“三驾马车”的近况:

  我们先看一下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在8月份,急剧放缓到2.5%,和上月比较,下降了6个百分点,是去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再看一下投资:

  房地产投资继续回落,基建投资乏力。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0.3%,和7月比较,下滑了1.1个百分点,已经是连续6个月下滑。而1至8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了2.6%,和1至7月相比,下滑了1.6个百分点。此外,8月的多项金融数据都反映出,实体信贷需求正持续走弱。

  我们再来看一下,制造业和出口的情况:

  刚刚公布的中国官方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9月制造业PMI指数,从50.1下跌到49.6,是19个月以来首次跌到荣枯线以下。其中,新订单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而且连续2个月在临界点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是46.2,创年内新低,且连续6个月下降。

  一些分析认为,对中共政府来说,疲弱的PMI数据是一个“警钟”,如果不改变政策,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放缓,而且放缓的步伐可能会加快。

  而且,我们看到,中国一些出口导向性最强、最具活力的省份都是能源消费大省,但这些省份,像是江苏、浙江、广东等,都被列入到了能耗管控的名单中,而这些省份的产值大约占到了中国GDP的70%。

  对中国缺电的担忧,也让多家机构,下调了对中国经济表现的预测。9月28日,高盛把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8.2%下调到了7.8%,理由是,能源短缺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

  中金国际认为,煤炭供给不足导致的电力短缺,其实自7月份以来,就已经对生产带来了影响,而且,在今年年底之前可能都难以消除。因此,中金国际预测,“能耗双控”政策会拉低中国第三、第四季的经济增速,影响数值大约在0.1%到0.15%之间。

  摩根士丹利预测,如果中国2021全年,仍然是以当前的速度进行“运动式”的减产,第四季经济成长,将会减少大约1个百分点。

  而野村证券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这一波供给侧冲击带来的影响,可能被市场低估了。陆挺预计,这场冲击波可能会蔓延并影响到全球市场,全球都将感受到纺织品、玩具、机械零部件的供应收紧。

  大家看到,短短几天,全球热议的话题,已经从中国“恒大”转到了中国“电力短缺”了。

   全面通货膨胀一触即发

  那么,中国电力供应的持续紧张,会不会导致电价上涨呢?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湖南省发改委已经在几天前宣布,从10月份起推出浮动电价机制,允许发电厂根据煤价来调整电价。而广东省发改委,发布的消息更直接,从10月1日开始,针对工业用户,拉大峰谷电价差,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调25%。

  彭博社在报道中,也引述了知情人士的说法,表示中国正考虑,提高工业用电价格以缓解电荒,而上调居民用电价格也在考虑之列。当局将以电价统一上调、或者是和煤炭价格挂钩的方式进行调价,不过,计划还需要经过高层批准。

  但是,这也引发连锁问题,因为电价上涨,也会带高其它产品的价格,一些分析认为,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去,也会带动下游消费产品的价格上涨,这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事实上,中国全面通货膨胀一触即发。建筑业的原材料,比如水泥,还有化工产品的价格等,最近都出现了跳跃式上涨。天风证券的统计显示,当前已经有11个省,要求水泥企业限电限产,而这11个省份的产能,占到了全国水泥产能的一半。

  自由亚洲在30日的报道中提到,各地限电措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弥补经济上的损失,企业只有涨价。限电限产的后果是,很多地方的商品都会涨价,而最终,会在民生领域体现。

  那么,下一轮涨价潮会轮到谁呢?目前的趋势是,很可能会发生在粮食供应方面,因为生产化肥的原料是煤炭和天然气。今年以来,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50%,而且供应还十分紧张。随着天然气和煤炭的持续短缺,化肥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是定局,甚至很可能会出现短缺。而中国农牧业,对化肥的依赖十分严重,一旦化肥短缺,产量就无法保证,粮食库存的继续下降,势必会拉升粮食价格。

  现在,中国的两件大事中,拉闸限电已经要抢了恒大的风头,不过,对恒大来说,一边要赶工还债,一边还要配合限电停产,而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价格还在攀升,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07: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