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发生一边倒现象,中国又一个行业要解体了?

京港台:2023-8-6 02:07| 来源:历史逆时针 | 评论( 49 )  | 我来说几句


发生一边倒现象,中国又一个行业要解体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墙内自媒体历史逆时针文章:今年1月2日,韩国带头发布专门针对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可以说措施最为严苛。

  “以后再不来韩国了!”许多旅客在网上信誓旦旦地表示。

  不过,这些旅客的话一点也不能当真。

  自2月11日韩国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短期签证后,中国游客就络绎不绝地涌向韩国。

  7月4日,韩国观光公社称,中国将成为7月赴韩外国游客数量占比最高的国家。

  6月份,赴韩外国游客约96万人,中国游客高达16.8万人,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韩国6月份向中国公民发放的签证数为11.4万份,是去年同期的12倍。

  不仅赴韩游火爆异常,前往欧美的中国公民也一证难求。

  据《环球时报》报道,年底前中国公民前往欧洲和美国的签证申请已经饱和,许多领馆都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无法再继续接受预约。

  

  

  不过,与之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是,赴华的外国旅客寥寥无几。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旅行社入境游接待人次仅为5.2万,而2019年第一季度则为370万人次。

  等于说,和2019年相比,今年一季度入境游人次暴跌了98.6%。

  而且,这少得可怜的5.2万人次,一多半来自港澳台。

  

  这一数字让许多业内人士倍感震惊。

  5月9日,中国旅游协会智慧旅游分会会长肖潜辉在无锡举行的旅游论坛上表示:“整个入境游的产业链已经解体,振兴入境游迫在眉睫!消费水平较高的欧洲、美国、日本(专题)、韩国游客都在大幅减少,他们的空缺无从弥补。”

  

  海外游客和商务人士大幅减少,无异于让中国经济复苏雪上加霜。

  荣鼎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外国对华直接投资降至200亿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1,000亿美元,同比暴跌90%。

  一个好消息是,赴华的俄罗斯游客正在增加。

  今年6月,80多名国际旅行服务商受邀到张家界的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考察,其中大部分来自俄罗斯。

  

  当地承诺,将增加俄罗斯到张家界的直飞航班,增加懂俄语的导游。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俄罗斯游客增加了,但他们的消费能力比较差,不能完全算严格意义上的游客。

  外国赴华游客骤降的原因之一,是中美渐行渐远,关系不断恶化。

  6月,美国发布了一份旅行警示,警告美国人重新考虑赴华旅行,理由是存在所谓的“随意执法”。

  一家为在华投资提居留询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美国发布警示之后,尽管企业高管仍在咨询前往中国的事宜,但许多人现在关注的是风险,而在过去他们想了解的是如何加快签证速度。

  “各家公司都非常非常担心他们的员工去中国的问题。他们怎么能不担心呢?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人们不会前往中国。”

  另外,一些长期定居中国的外国人,也纷纷选择离开。

  宋轩是一名韩国留学生(专题),3岁在北京长大,北大(专题)读本科,人大读硕士,毕业后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他早已把北京当作故乡,但是,最近各种事情在提醒他,韩国人不属于这里。

  他太想留在北京了,但一切都回不去了。

  宋轩回到韩国之后,按照韩国法律规定,男性30岁之前必须服兵役。

  他选择了陆军前线哨兵军种,开始18个月的服役。

  

  贾丁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导演,十年前,他拍摄了一部关于韩国人在北京的望京社区生活的纪录片——《望京》。

  如今,贾丁找到了一群仍然留在望京的韩国人,和他们聊了聊,听他们讲起一直徘徊在心底的“去留”抉择。

  从他们身上,贾丁强烈地感受到:韩国人正在彻底离开望京。

  离开中国的欧美人也越来越多。

  中国欧盟商会上海分会表示,过去一年,约有25%的德国人离开了这座城市,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数量减少了20%。

  现年37岁的投资顾问Alexander Sirakov从上海搬回了保加利亚。他说,在他的外籍朋友圈子里,大多数人也都离开了。他所在小区的10个外籍家庭中,有8个离开了。

  

  一位美国人受访表示,上海的气氛变了,大家都躲着我。

  他说,四年前的情况恰恰相反,那时上海真的开放又充满活力,是一个必到之地。

  肖潜辉表示,我在上海亲眼目睹老外撤离的潮流,非常的痛心。海外游客和商务人士减少,意味着交流的机会减少,而这是缓解地缘紧张局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用类似于当年的乒乓外交,是反脱钩。

  他最后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多交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2-7 21: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