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经济吹寒风 北京施压专家学者少谈坏消息

京港台:2023-8-7 05:39|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经济吹寒风 北京施压专家学者少谈坏消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COVID-19疫后经济复苏乏力,市场充斥通货紧缩、资本外逃等讯息。业界分析师、智库人员、大学研究人员等7名经济领域专家透露,接获指示要求避免发表经济趋势负面言论。

  业界分析师、智库人员、大学研究人员等7名经济领域专家对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表示,接获雇主告知,某些话题禁止公开讨论,要求避免对于中国经济通货紧缩、资本外逃等议题发表负面言论。

  金融时报6日报导引述智库学者、券商经济学家意见表示,现在积极报导经济新闻面临着压力,为了增强公众信心,监管机构不想在公开场合听到有关经济负面评论;一名央行顾问说,「他们希望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坏消息」。

  一名分析师说,经济研究专业人士的自我审查正在日益加强,投资者在难以获得可靠数据的市场上往往依赖这些专业人士,这凸显了北京对于讯息流动的控制加大。

  位于香港(专题)的东方资本(Orient Capital Research)董事总经理柯里尔(Andrew Collier)说,任何国家都会担心经济放缓,中国喜欢在世界面前摆出勇敢面孔且领导层特别注重形象,「将这3个因素放在一起(电视剧),就会导致经济非常不透明」。

  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年6月连续9个月呈现负成长;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微幅波动,6月年增率为零成长,外界频指中国经济恐已陷入通货紧缩。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消费需求疲弱,扣除波动性食品、能源成本后的核心商品价格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区」;中国官方则否认这个情况,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日前说,通货紧缩在中国不存在、也不会存在。

  金融时报引述上海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经济学家意见表示,当地电视媒体明确表示,仅能容忍正面评论。这名经济学家说,去年谈论通货紧缩或其他经济风险没有问题,现在这样的评论不会出现在电视上,即使是预先录製的採访。

  有分析师指出,北京对于负面评论加强控制,以提振市场信心,信心对于推动经济复苏非常重要,目前明显信心不足。

  报导强调,这种压力促使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报告或投资者电话会议中避免谈论敏感话题、字彙,或改採用委婉说法,例如用「通胀(通膨)疲软」取代通货紧缩。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2-2 12: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