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大反转,100余家媒体集体翻车

京港台:2024-1-17 06:02| 来源:燕财局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大反转,100余家媒体集体翻车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有些个事儿,生产队的驴看了都得自惭形秽。

  这几天上海一外卖员送外卖三年赚了102万持续霸榜热搜。

  标签如下:26岁,小学未毕业,二十多岁开饭店失败负债80万,2019年来上海干厨师月入1.3万,2020年加入送外卖行业,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天只睡3小时,3年多时间逆袭成为上海的跑单王之一,还清80万欠债,还在老家买了房,还有10万房贷。

  老实讲,我看到这个新闻纸之初所想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大神,可能他就是那个大神。

  本来这事儿听听就算了,但没想到的是各路知名的不知名的媒体一直在往上风口上抬,似乎生怕这个热点掉下去一样。

  随着这几天这个个体情况不断发酵,事情就有点变味了,我也忍不住聊两句。

  首先,一个人、一辆车,三年出头的时间能不能赚到102万?

  综合之前的报道,2024年之前关于外卖“单王”的数据显示,最高的一个是在2022年总入22万,单月最高拿到23567元。

  单王的收入往往远超同行,之前饿了么统计2018年有四成骑手收入是在4千到6千之间,收入超过1万的骑手一百个人里也只有1到2个,美团之前发布的报告更是显示月入1万以上的不足1%。

  至于时长,这些单王往往都是一天超过16小时工作,一年365天几乎全年无休。

  

  三年多时间赚到102万的陈思表示,他没有任何社交和娱乐活动,每天就是上班和睡觉,在两个不同的平台跑,平均每个月可以有3万,最高的一个月有6万,这跟很多因素有关,你的努力、能力、运气都有关系...

  面对三年102万,网友都在算他几分钟一单,陈思表示“我除去跑一圈,最多能带12单...”

  说实话,我是觉得有一定吹牛的成分,之前媒体统计的单王最高是2022年一年赚了22万,那还是特殊时期。陈思三年多年能赚到102万,平均一年34万左右,比那个单王还高出50%以上,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能在一个行业里能成为单王的绝对没一个是傻子,互相之间可能会有差距,但差距不大会有这么大。

  其次,岁末年初,这种宣传攻势对谁有好处?

  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热点持续被推到热搜,要说没点推动力,我是不大信的。

  有个老故事,说的是某地发现一处金矿,然后被“无心人”一传十十传百,四面八方的人一窝蜂的聚集过去挖金子。但挖金子需要镐头、耐磨的鞋子、绳子、矿灯,还有衣食住行等等,而且这些还都是已损耗的,所以不管众人挖没挖到金子,买镐头和吃喝拉撒的钱是必须花的。

  最后你会发现,挖金矿的最后远远没有卖镐头的赚钱多,更不如“黑中介”,而且挖矿风险还大,动不动就会被埋进去。

  同理,全上海几十万骑手,谁最赚钱?

  并不是骑手,而是租赁电动车的、卖头盔的、提供床位租赁的等等,特别是拉人头赚人头费的。

  岁末年初,都想早点回家过年,这时候发布这种年入30多万的视频,是不是在装作“无心人”散播“此处有金矿”的消息?

  送外卖的老人估计心里都有杆秤,那这种消息是不是在吸引四面八方的小白聚集过来?

  不需要多深入的了解,只需要懂一些常识你就能明白,这更像一些人打造的人设,甭管你来了是月入三千还是月入一万,电动车、头盔、床位、人头费等等,一定有人在背后赚个盆满钵满。

  现在有人开始扒出,陈思极有可能是在为一个杂牌子电动车代言。这样的话就很好理解他为什么不去跑单而是来拍视频了。

  

  跳出他人既定的圈子来看,这妥妥就是个超级的大饼。

  给出一个常人只能仰望的高点,却又引导舆论把塔尖当成常态,我们天天刷视频都说“不吃画大饼那一套”,但身处其中的时候,你却很难发现这是个天大的饼!

  看到对方送外卖三年多赚102万,又或是收破烂月入2万多,普遍性想法就是“人家行,为什么我不行”,然后就就去干,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大饼着实很实在,牙口不好的根本咬不动。

  别说送外卖三年时间赚102万,就算是想月入过万,也要没日没夜的全力跑单,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跑单。

  三年时间赚102万,几十万骑手里都未必真有这么一个神人,即使有,那也是对自己身体与精力的极限施压,完全不可取!

  不需要多深的道理,就拿闯红灯来说,别说跑出3年102万这种量,就算降一半也能算个单王了,你觉得这种外卖员能老老实实等红绿灯?

  而且越是大城市,红绿灯越多,越是热闹的商圈住宅附近越多,只睡三四个小时还得满血干,能是好事?

  

  毫不客气的说,凡是义正言辞把这事当成正面励志故事大肆推崇报道的媒体都需要反思。

  抛出大饼吸引外卖小哥们玩命送外卖,除了能让租电动车拉人头的大赚特赚、让配送单价降低,我实在想不出对外卖员有啥好处。

  有些个励志故事,说难听点就是穿肠毒药,只不过,外层的糖衣太甜。

  拿这种超级透支的方式当励志,那我们只能怀疑这些人与真正赚钱的人是不是穿同一条裤子。

  当然,他们更会的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9 13: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