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师生访台避谈敏感议题 肯定台湾学子的友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应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基金会之邀,中国高校师生访问团一行40人在台展开九天的交流。大陆访问团的到来在台湾引发争议。批评者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努力的一部分。中国高校师生团成员在台湾受访时避谈政治,但肯定台湾学生的友好与热情。而台湾本地大学生则告诉美国之音,他们支持两岸交流,也不希望牵扯到政治。
星期四(11月28日),访问团参访台北孔庙时受到不少当地民众到场欢迎,其中不乏中国乒乓名将、奥运六金得主马龙的粉丝。马龙也是访问团的一员。有不少台湾学生专程来一睹马龙的风采。
大陆访问团在台湾引发争议
此次中国大陆访问团来台交流引发台湾内部争议。在陆生团抵台前夕,台湾有匿名官员透露了访团成员名单,指称该团成员均由中共精心挑选,包括共青团员、储备党员及具有中共党员身分的人士。
台湾的民进党立委沈伯洋直言,对于中共来说“所有的交流都是统战的一部分”,难以将运动交流与政治划清界限。
对此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星期三表示:“(中国)大陆制度和我们不同,”具有中共党员身份并不足为奇。他批评民进党阻绝台湾年轻人认识大陆朋友:“想把台湾年轻人关起来,变成楚门世界,让台湾年轻人走不出去”。
在蓝绿间的论战持续发酵之际,台湾陆委会于星期四召开记者会。陆委会强调:“政府一向支持符合法令规定、健康有序的两岸学生交流,”但短暂的参访团形式对体验台湾社会文化仍有局限。陆委会指出,所有大陆学生只有在“不设前提、没有政治的环境下”,才能自由、自主、自在的在台湾与学生交流互动。
陆委会并呼吁中共:“如果真的想让两岸青年交流,那就不要害怕让学生来台湾读书,不要害怕让学生来台湾居住。”
大陆学生禁谈禁问两岸议题
大陆师生团星期四下午参访台北孔庙时,马英九基金会安排了两名大陆学生接受访问,并于事前特别告知记者,访问过程中不得提问任何涉及两岸敏感的话题,否则将强制中断访问。
北京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汉语文学专业的大二生彭弋航在接受媒体联访时表示,星期三(11月27日)一下飞机就能感受到台湾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跟友好,在与北台湾中山女子高中学生的互动中,她有种“回到老家探亲”的亲切感。
谈及与台湾学生的交流,彭弋航表示:“(台湾学生)感觉非常亲切,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我们也加了微信的好友,他们也非常非常的热情。”她分享道,交流的内容涵盖了各地特产和学习生活等话题。
当被问及此次参访后是否还会再来台湾,彭弋航表示,她非常喜欢台湾的氛围和宜人的风景,认为台湾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因此很愿意再次来访。
奥运射击金牌杨倩则说,台湾学生既友善又热情,让她觉得可以与台湾的同学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大陆高校师生访问团成员,北京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汉语文学专业的大二生彭弋航(左)以及奥运射击金牌得主杨倩(右)。(美国之音记者 金谷, 2024年11月28日)
台湾大学生盼两岸更多交流
美国之音访问了几位大学生,他们皆期盼两岸间能有更多交流,但强调应在不涉及政治的前提下进行。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护理系大四学生张景智坦言,由于两岸政治因素,大学四年来他从未遇见过中国大陆的学生。谈到对此次参访的陆生,他觉得“每个看起来都满有气质,文诌诌的,”并对他们充满好奇。对于参访团中部分学生的共产党员身份,张景智称,他抱持开放的态度。
张景智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不管他(陆生)是以什么身分(访台),只要是来友善交流的,我是都支持。因为我们过去(中国)交流,有可能他也是国民党或是民进党的身份,所以我认为这部分没有任何问题。”
张景智补充道:“这次两岸的学校交流,从学校开始做,两岸青年人很重要,可以运动或者是学术上面的交流我觉得都是可行的。”
位于台北的台湾科技大学设计系大三生许沛涵提到,过去在校园中曾与陆生及港澳生进行过交流互动,她认为有机会多认识一些中国来的学生,不仅增进了解,也能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
许沛涵:“彼此有比较激进的政治观点的话,但是还是想当朋友。可能一开始就说好,或者是在交谈过程中就避免这个话题。如果都是可以沟通的状态,平常可以一起讨论(事情),可能会有新的想法。”
位于新北市的淡江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大四生李孟洁则表示,“交流归交流、政治归政治,”她说,“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当然是好的。单纯的交流吧,就不要扯到政治什么的。”
位于台北的铭传大学财经法律系大一生张同学表示,她虽然尚未遇见陆生,但如果有机会接触,她希望能藉此更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与陆生建立友谊。她也认为,两岸学生相处时,最重要的是避免讨论政治,专注于彼此纯粹的交情。她还说,若有陆生想谈论政治,她将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