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美GDP总量差距扩大,“70%魔咒”生效了?

京港台:2025-1-1 12:18| 来源:刘览勋鉴 | 评论( 92 )  | 我来说几句


中美GDP总量差距扩大,“70%魔咒”生效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就中国2023年GDP总量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数据显示,在整个2023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4272亿元,比原先增加了33690亿元,修改后GDP增幅约为2.7%。

  但尽管如此,中美GDP总量之间的差距却并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2023年,美国GDP约为27.72万亿美元,按照当时美元汇率计价,中国GDP只有美国的64.19%,即便是在修订之后,这个数字也没能突破65%。

  从过去几年的中美GDP总量对比来看,中国GDP占美国GDP总量的比例呈现出下降趋势。2021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美国GDP达到了77%。可此后2年,这一数值却开始不断下落,比如2022年下降到71.3%,2023年下降到不到65%,即使中国发展速度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在过去几年里,即便是在疫情负面效应拖累下,中国经济增速依旧要远高于美国。2020年,中国GDP增速为2.24%,美国为-4.3%;21年中国为8.2%,美国为3.1%;23年中国为5.2%,美国为2.5%。

  也就是说,中国过去几年时间GDP增速基本维持在美国2倍的速度。那为什么中国GDP总量占美国GDP总量的百分比却不断下降呢?难道真的是“70%魔咒”生效了?

  首先解释一下“70%魔咒”是什么。其是指不管哪个国家,只要GDP总量达到或靠近美国的70%,就一定会遭到美国的无情打压,苏联、日本(专题)乃至欧盟过去都是如此,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我们再说说为何中国GDP总量相较美国,不仅没缩小反而越大的原因。

  

  因为GDP的计算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变量发生变动,就会对总体数据产生巨大影响,这也是中国GDP总量和美国相比,这几年被拉大距离的主要原因。

  中美GDP统计方式存在不同。美国GDP统计方法是“支出法”,就是通过整个社会的总支出来计算GDP的总量。而中国则是沿用“生产法”的计算方式。

  另外,汇率也可能是中美GDP差值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疫情期间,美联储为了拯救国家经济,开启无限QE,货币大量超发,一直持续到2022年3月,才结束大水漫灌行为。美元超发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专题)相对升值,中国GDP占美国GDP比例出现明显上升,时间表可以说是完美契合。

  但到2022年3月之后,美联储大水漫灌带来了巨大的通货膨胀,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又开启了加息缩表模式,美国基准利率一度超过5%。而高息吸引大量美元回流美国,又导致美元升值。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人民币贬值。

  在计算GDP总量并进行比价时,通常以美元计价,这就导致二者GDP总量受到汇率因素的影响。比如在2024年11月7,美元对人民币迎来新高,汇率中间价创下改汇以来新高,达到7.45。而在2022年1月,中美汇率的中间价只有6.76。

  也就是说,中美GDP总量实际上受到汇率影响最大,在短期内可以影响10%以上的数据差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6 08: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