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美关键矿产大战,这一地区缘何至关重要?

京港台:2025-11-2 12:02| 来源:观察者网 | 我来说几句


中美关键矿产大战,这一地区缘何至关重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巴西、阿根廷、智利与秘鲁等拉美国家处于全球关键矿物供应链上游,正日益走向中美关键矿产博弈的中心舞台。

  对美国而言,拉美是西半球“后院”中的战略要地。近几个月,美方动作频频——从重启墨西哥锑冶炼业务,到提议推动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加大在拉美关键矿产领域的投资,再到在贸易施压中释放收购巴西锂、铌等资源的信号,美国正加紧推动拉美成为“非中加工链”的环节,以此摆脱中国钳制。

  与此同时,在全球资源竞争加剧与拉美多国进入大选季的背景下,“资源民族主义”正在该地区持续升温。典型例子是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等“锂三角”国家不再满足于原矿出口,而正通过法规强制外资在当地建厂与技术转移,以在供应链环节捕获更多附加值。此外,稀土储量仅次于中国的巴西,也正将战略矿产视作“国家主权”问题,严控未经增值加工的战略资源出口。

  本文作者指出,线下关键矿产已处于一场新的地缘政治竞争的核心,拉美正在其中扮演决定性角色。相较于特朗普(专题)政府“复活门罗主义”、关税施压等做法,中国的合作姿态更具吸引力。对拉美国家而言,中美在该地区的博弈,将迫使其不得不“选边站”;但它们自身也希望在吸引投资的同时,提升本国在矿产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而获取更多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能源需求,正在重塑全球权力格局,将拉丁美洲置于中美关键矿产竞争的中心地带。

  关键矿产——因其在现代制造业与国防供应链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得名——如今已成为中美地缘政治紧张的核心焦点之一。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构建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矿产供应链,而美国则在设法快速追赶。为此,特朗普政府入股多家关键矿产生产商及勘探企业,这一举措已引起全球矿业及军方的关注。

  这些投资大多旨在提升美国关键矿产的供应与加工能力,涵盖稀土、锂、铜等品类。尽管这对美国增强本土关键矿产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言是积极进展,但在获得美国政府投资的企业中,仅有稀土矿商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拥有在产资产。总部位于加拿大(专题)、正在内华达州开发大型锂矿的美洲锂业公司(Lithium Americas),预计要到2027年底才会启动生产,2028年方能实现全面投产。

  事实上,美国多数关键矿产项目短期内均难以投产,这将在美国国家安全领域留下一个巨大的空白——毕竟这些矿产在众多商用与军用产品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十年,从锂、铜到用于武器制造的镝、铽等稀土矿物,对所有关键矿产的需求都将持续增长。

  鉴于美国本土矿产供应要数年后方能到位,这段时间内美国必须依赖海外合作伙伴。而拉丁美洲矿产资源丰饶,且美国历来深度涉足该地区,它必将成为(美国寻求供应的)前沿阵地。

  拉丁美洲长期以来都是矿产资源重镇:其黄金与白银曾是西班牙帝国军事实力的关键支撑;二战期间,其铝土矿与铬曾助力盟军作战;如今,其铜、镍、锂又成为中美地缘经济竞争的核心焦点。拉美地下的关键矿产,是电池、电网、磁体、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及国防装备的核心原料,支撑着能源、技术与军事应用的新时代发展。

  人工智能(AI)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关键矿产的重要性,以及拉美在这一领域的价值。作为推动计算能力向更快、更强方向突破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将完成下一个重大的科技-工业飞跃。其对电力的需求极为旺盛,目前已给中美等领先国家的电网带来压力。

  自2017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年均增长12%;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这一消耗的增速仍将保持在15%左右。届时,AI专用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占全球总能耗的约3%,且主要集中在少数的热点地区,以中美两国为主。

  中国的先发优势

  中国在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链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不仅掌控着多数关键矿产与稀土的巨大储量,还主导着加工环节——而西方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任由本土加工能力萎缩,并乐于将这一环节外包。中国也毫不避讳在该领域运用自身影响力。

  如今,全球锂、铜、钨、锗等多数矿产的大部分加工环节都由中国主导。其最大优势——也是最能将矿产供应“武器化”的领域——就在于稀土:截至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在多种稀土材料的加工环节占比更是超过85%,而美国的产量占比仅为12%。

  这种差距使得中国在2025年中美贸易谈判中,能以稀土供应作为筹码——当时中国对国防、能源、汽车等领域使用的七种稀土及磁体实施了出口限制。近期,中国又宣布扩大稀土出口限制范围,旨在进一步强化自身在稀土加工与制造领域的实力。

  除关键矿产外,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发电及设备制造领域同样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经本土加工的金属原料。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布局与地缘经济战略,正日益围绕“关键矿产主导权”展开。

  2000年代初,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有企业的支持,以及积极的外交推动下,中资企业开始进军拉丁美洲矿业项目。这些项目往往位于西方企业不愿涉足的地区:要么因资产风险高而让其望而却步,要么因政策限制而难以进入(例如玻利维亚——该国于2006年将天然气行业国有化,此后锂矿领域的外资准入难度极大)。

  如今,中国已成为南美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尤其在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支持。其中部分援助项目属于中国跨大陆发展计划“一带一路”倡议的范畴,例如秘鲁的庞大的钱凯港(Chancay Port)——这个耗资36亿美元的项目,将成为中国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重要物流枢纽,同时也能加快秘鲁关键矿产向中国的运输速度。

  美国日益加深的参与度

  美国正努力追赶中国。拜登政府高度依赖产业政策,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与《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推动本土加工能力建设与供应链多元化。而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则采取了更直接的方式:不再像拜登政府那样以环保和气候相关议题为框架,而是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直接对关键矿产企业进行政府投资。例如,美国政府已入股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稀土)、美洲锂业公司(Lithium Americas)及三部曲金属公司(Trilogy Metals,铜)。

  特朗普政府还将关键矿产供应置于外交政策核心,达成了在乌克兰稀土产业和刚果(金)关键矿产领域扩大资本投入的协议。这两项协议均是在维和协议背景下签署的,可见美国乐于通过发挥调解作用换取实际利益。

  但拉丁美洲情况有所不同。尽管多家美国大型矿业公司活跃在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国,但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铜等产品加征关税的倾向,使得当地商业环境愈发复杂。

  此外,在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对外援助及软实力工具的同时,中国正通过孔子学院及积极的宣传扩大影响力,使之成为自身的优势领域。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门罗主义2.0”,重新确立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霸权地位,这种做法在拉美地区必然面临政治层面的阻力,甚至可能遭到强烈反对。

  在美国对外政策愈发倾向“交易导向”之际,中国则试图利用拉美地区对美国政策的迷茫与反对,将自身定位为一个“无西方殖民历史包袱”的长期合作伙伴。

  拉丁美洲缘何至关重要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靠近美国、与其有传统南北经济合作关系,且政治相对稳定,拉丁美洲在中美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矿业长期以来都是该地区的经济核心,保留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与监管体系,这些都使得拉美成为全球矿产竞争的核心地带。

  智利与秘鲁是全球铜生产的中心;而阿根廷与智利的锂占美国锂进口量的97%;玻利维亚拥有全球最大的锂矿储量之一;巴西则拥有铌、铝土矿、镍、锰等极具战略价值的稀土矿产。

  对拉丁美洲各国政府而言,在这场竞争中,机遇与压力并存。多数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然而美国的“交易导向”政策,以及中美都将该地区关系视为“零和博弈”的态度,迫使拉美国家不得不做出选择。

  对部分拉美国家而言,中国被视为“更公平的合作伙伴”——其愿意投资西方因政治或市场原因不愿资助的急需基础设施建设,且承诺不干涉当地内政。尽管中国的宣传营销说辞仍存在许多可指摘之处,但相较于特朗普政府“复活门罗主义”、削减对外援助、对巴西等国“指手画脚”(要求其按美国意愿治理内政)、用关税施压等做法,中国的合作姿态显然更具吸引力。

  拉丁美洲也面临着自身的一系列挑战与需求:多数国家不愿仅作为关键矿产的“开采方”,而是希望参与“价值增值”环节;它们不希望自己的资源完全由外资掌控,而是期望发展加工与高端制造能力,进而从地下矿产中获取更多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此外,拉美各国还面临水资源权、土地管理、原住民权利等环境问题,这些都使得矿产项目开发难度不断加大。

  变化中的政治格局

  拉丁美洲举行的选举,也可能会彻底改变该地区的矿业与能源格局。玻利维亚就是典型例子:2025年8月,该国选举结束了社会主义运动党(MAS)长达20年的执政。在10月19日举行第二轮投票中,中右翼领导人帕斯以54.5%得票率击败豪尔赫·基罗加,这意味着玻利维亚可能向更多外国投资者开放锂矿领域——而在社会主义运动党执政期间该领域由优先准入的中资与俄资企业所垄断。智利总统选举可能是影响最深远的选举之一,它将决定智利国家在矿业领域的影响力。

  右翼候选人则倾向“非国家主导”模式,为私营资本投资与持有矿业资产提供更便捷的渠道,这可能使智利矿业体系更接近阿根廷的“自由矿业模式”。

  2024年,阿根廷矿业出口额超过46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约14.4%;预计2025年矿业出口额将突破50亿美元。阿根廷没有国有矿业公司,而是将矿业审批权交给省级政府,且对外资持开放态度。

  新地缘政治时代的关键矿产

  展望未来,全球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持续加剧。在此背景下,拉丁美洲已成为一个中美争夺供应链安全的“战略竞技场”。对拉美各国政府而言,挑战在于如何在维护主权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而对于在拉美开展采矿业务的大型企业而言,成功的关键将取决于能否预判市场波动、管理治理与合规风险以及建立持久的本地合作关系。

  关键矿产不再是全球事务的“边缘议题”,而是新地缘政治竞争的核心——在这场竞争中,拉丁美洲正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3 03: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