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车观花初探印度 3 [2015/03]
- 小评微信朋友圈 [2015/05]
- 美丽的加拿大(火车旅行) 1 [2012/10]
- 跟妈妈学做素鸭 [2014/12]
- 如何在电脑上用微信 [2013/10]
- 北密 - Mackinac Island [2010/10]
- 晕啊, 看看国内来人的购物单 [2011/01]
- 美国回来的“三气”表姐 [2009/06]
- 道听途说说海归A(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2011/03]
- 飞车观花初探印度 2 [2015/03]
- 《Avatar》阿凡达 [2010/01]
- 诊所里的三个女人 [2011/10]
- 以色列约旦自由行 6 [2013/07]
- 极品官二代 [2011/10]
- 飞车观花初探印度 1 [2015/03]
- 想得穿的标准 驴包入门 [2011/09]
- 给八十后上课 - 80年代的物价 [2011/10]
- 省钱-花钱 [2009/05]
- XO和她的狐朋狗友(6) [2011/03]
- 朋友相亲说打扮 [2009/05]
- 我眼里的车城 [2009/06]
- 夭折了 [2010/03]
- 陈冲/领养和其他 [2010/02]
- 上墙了 [2010/03]
- 我是奴才 [2010/04]
- 自我批评与批评 [2009/10]
- 精致人生 [2009/03]
- 请求帮助 - 看不下去请捐款 [2012/06]
女儿是第一个跟我说起虎妈一文的, 她好象挺认同那虎妈的, 可能我这猫妈让她处处不上进, 在中国同学前丢了脸。 我倒是想检讨一番, 但忍住了。
第二天就在倍可亲上看到了关于虎妈的报道, 我的天啊, 我的第一反应是, She is a bitch! 可想而知我对儿女是多么的宽容。
网上铺天盖地的解说和评论, 却是虎妈女儿的一篇东西让我看了后有所理解, 虎妈应该是文笔夸张幽默的人, 也许正是她的Bitch似的独特专行, 才引起大众和媒体的轰动。
有个对中国了解及其透彻, 也会说几句中文的老美来到我的办公室, 问道:“你是虎妈嘛?” “不是。” “何以见得? 你女儿有男朋友吗?” “有过。” 老美笑笑, 绝尘而去, 抛过来一句,“你不是虎妈。” 得, 跟方方头坦白我是猫妈, 那就是猫妈吧。
其实对虎妈是挺佩服的, 但我佩服的人多了, 科学家, 明星, 我佩服但我学不来。 自已一事无成, 也不指望孩子出人头地。 早上起不来, 没法给孩子做丰富营养可口的早餐; 晚上睡下后, 也不会起来去给他们掖被子; 孩子弹钢琴, 在老师那里看小说笑得龇牙咧嘴(还没出声), 老师说, Diana妈妈, 人家妈妈一字不剌记笔记, 你可不可以假装认真听我上课; 儿子吹萨克斯, 面前放一本小说边看边吹, 跑过去一看, 我气得笑出来, 从此不硬性规定每天吹奏时间。
身边有很多虎妈, 陈妈妈孩子游泳, 她在泳池边边跑边喊加油, 孩子练多长, 她就连吆喝带跑多久; 程妈妈把副总的工作辞了, 在家事事亲力亲卫, 学校天天义务劳动; 潘妈妈孩子每一题数学难题, 她都不吃不喝解出为止; 周妈妈对孩子吃啥穿啥, 学校学什么, 业余要补充啥, 上网查, 朋友间问, 把孩子充实得德智体全面超级发展。 想想猫妈真是有愧。
检讨完了, 说说某些虎妈的不是。 有一英国同事, 跟我做了一年后对我说, 他在美国第一份工作在福特, 顶头上司是个上海女人, 天天都对他大喊大叫, 他说是生平第一次接触中国女人, 他以为中国女人都是不修边幅, 扯着嗓子喊的人。 以至于他被我们公司录取后, 听说他的Lead是个中国人, 一宿都没睡好, 第二天上班一问, 这中国女人还是上海人, 那阴影过了很久都散不去。 他说他真正和我说笑, 都在一个月后了(期间我一直出差)。 世界真小, 他那以前的老板我还认识, 其实也不是那种很凶的女人, 就是嗓门大点, 英文可能不是母语, 说起来着急, 把要说的意思一个个中译英串起来, Would you, could you 和 please 用得少, 再加上脸上少点笑容, 工作上要求也比较高, 所以就给了人家那么多的误会。
今日去公司上班, 在自动电梯上差点儿被后面跑上来的一人撞倒, 其实是她风风火火的走路架势和不合体的大衣撩到了我。 非常吃惊, 她也没有说Sorry, 当然, 那一定是个中国妈妈。 当然我也要检讨, 上班时间, 象我这么在电梯上站着等电梯慢慢前行的人也是讨厌, 但说真话, 可能有很多人心里嘀咕, 但能撞上来的人还真不多。 在美国入乡随俗, 排队都要和人有一臂之遥, 更何况是在移动的电梯上。 她抓住了几秒钟的时间, 可失去的是女人的优雅。
下班时间, 走道上传来震耳的声音。 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的办公室, 办公室是四楼的建筑, 中间一层到四层是开放式的, 就是说一楼的走道可以看到四楼的玻璃天蓬。 走道大概有半哩长。 如果在走道里大声说话的话, 一楼到四楼的回音效果是非常强大的。 那半哩路我走得, 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那中国妈妈用不熟练的英文大声训斥着什么人, 走道上下班的人们都用眼睛在寻找那声源, 我把帽子扣得低低的, 脖子伸进大衣, 生怕别人看我。 其实我的解释是, 她在打工作电话, 理直气壮, 所以大声, 然后她说得不溜, 只好在气势上再压人一把, 所以就变成了外人眼里看不懂的吵架似通话了。
虎妈也好, 猫妈也好, 不羡慕, 不强求。 做自己就好, 做得开心就好。 只是觉得作为女人, 多点笑容, 多点温柔, 慢一点, 柔一点, 也许不是坏事。 写完了, 去看看Times和People上关于虎妈的文章, 待会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