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感受俄罗斯“三多”

作者:燕山红场  于 2012-3-25 02:3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4评论

初到俄罗斯,契诃夫人文基金会的伊琳娜女士告诉我们:“如果说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大脑,那圣彼得堡就是她的心脏,苏兹达里则是她的灵魂。”10天访问,3座城市,在感受博物馆、演出、美女这“三多”的时候,也在试着走进俄罗斯的精神世界。
  一
  行走在俄罗斯,不经意间就会邂逅一座博物馆或纪念馆。从珍藏油画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到显赫贵族之家尤苏波夫宫,再到展示乡村生活的木质博物馆,犹如一场视觉和精神的盛宴。有数据显示,俄罗斯拥有1700多家博物馆,每年的参观人数超过7500万。对俄罗斯的儿童来说,博物馆可能是最生动的文化启蒙老师。
  圣彼得堡郊区的“皇村”是历代沙皇行宫所在地,后来因为普希金在皇村贵族中学读了6年书,在1937年改名为“普希金城”。昔日的中学如今是普希金纪念馆,花园里还有诗人的雕像。“普希金城”的参观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俄罗斯儿童。也许就是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解俄语的美丽,学会背诵生命中的第一首诗。
  博物馆和纪念馆不仅守护着俄罗斯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在传递着俄罗斯的精神。
  在圣彼得堡的胜利广场,我们参观了位于地下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馆。它记录了在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德国纳粹围困900天里的抵抗故事。这被称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围困,纳粹军队在发动数次强攻无法攻下该城后,决定用饥饿来扼杀它。在纪念馆里播放的纪录片里,看到狂轰滥炸让城市面目全非,成年人每天的食物配给仅有一块面包,但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在送别儿子时眼神里的坚毅,居民在粮食储备消耗殆尽时,凿开冰面取水的顽强。
  我们离开时,正好看到一队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参观。在远离战火的今天,那种在危急时刻团结不屈的精神,就这样传递给下一代。圣彼得堡女孩艾尔娅告诉我们,在当地,很多新婚夫妇在市政厅登记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和朋友们庆祝,而是来到胜利广场,为纪念碑献上一束鲜花。没有人强制,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二
  有人说,在俄罗斯人的生活里,戏剧的位置排在面包之前,俄罗斯人对文化的酷爱由此可见一斑。陪同我们的俄罗斯科学院的博士玛丽亚说,对住在大城市的俄罗斯人来说,去剧院看戏或者看芭蕾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莫斯科有上百家音乐厅,大大小小的剧院超过300家。在城里,随处可见戏剧、芭蕾、音乐会等演出的宣传海报。据说从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7月,剧院几乎每晚都有演出。
  就算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俄罗斯人也照去不误。沃罗帕耶娃是莫斯科一家私营剧院的总经理,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管经济危机多么严重,只要是优秀剧目,剧院就会门庭若市。玛丽亚也表示,当有一流剧团来巡演或是知名剧目上演时,往往几个月前门票就被一抢而光。
  一位在当地居住多年的中国朋友告诉我,俄罗斯人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高,对艺术要求也高,类似“小沈阳”那样的通俗文化若是在俄罗斯可能不会那么火爆。每当去欣赏高雅艺术时,俄罗斯人总要身着正装,男士西装革履,女士精心装扮,以表示对表演者的尊敬。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列宁格勒保卫战纪念馆里看到的一组展品:一把小提琴和一张唱片。在缺粮断水的岁月里,音乐并没有消失,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仍通过电台播放。在纳粹的炮兵地图上,音乐厅和电台被列为首先摧毁的战略目标。在整座城市被围困的最艰难的日子里,列宁格勒广播交响乐团举行了一场音乐会,全城幸存的28名乐手,进行了80分钟的演出。
  三
  出发前,不少朋友都“叮嘱”我:“到了那里,要多拍些俄罗斯女孩的照片啊。”到了俄罗斯,更是感受到“俄罗斯的特产是美女”这种说法确实并不过分。无论在繁华的商业街还是在幽静的公园,都可以见到很多身材高挑、五官精致的女孩。
  除了美女多,我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俄罗斯女性多于男性。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餐厅酒店的服务人员,几乎都是女性。在参观俄新社的编辑部时,我们看到女性新闻工作者的数量要比男性多。
  从人口统计数字上看,俄罗斯男女比例确实差距很大。根据俄罗斯官方的统计数据,在全国1.41亿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00∶1147,城市男女人口比例则达到了1000∶1167。俄罗斯女性数量为7600多万人,比男性多1000多万人。历史学家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俄罗斯男性战死沙场,因此留下这个后遗症,直到今天都未扭转。
  玛丽亚开玩笑似的对我们说,在俄罗斯当男人很轻松。由于男少女多,男性变得很“抢手”,一旦结婚后在家几乎很少做家务。这虽然是玩笑话,但在俄罗斯社会,男女比例失衡确实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由于在国内难觅如意郎君,不少女孩把目光瞄准了跨国婚姻,这引发了一些专家的担心。他们认为,很多涉外婚姻的俄罗斯女孩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她们的“外流”会对俄罗斯整体人口素质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1 回复 胖蛋007 2012-4-10 01:07
俄罗斯暂时还没去过,但在中亚各国跑了多年。大致感观相同。
2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10 01:12
胖蛋007: 俄罗斯暂时还没去过,但在中亚各国跑了多年。大致感观相同。
交流!
1 回复 胖蛋007 2012-4-10 01:22
燕山红场: 交流!
各个都是酒桶,我前年在哈萨克,有一天加夜班,1点多钟冒着雨回家路上,从路边水坑拉起一个醉汉把他叫醒后安置到干燥避风的地方才离开。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雪下了半尺厚...
2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4-10 04:27
胖蛋007: 各个都是酒桶,我前年在哈萨克,有一天加夜班,1点多钟冒着雨回家路上,从路边水坑拉起一个醉汉把他叫醒后安置到干燥避风的地方才离开。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雪下 ...
   好人总有好报!!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燕山红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2.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3.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4.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5.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6.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7.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8.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9.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10.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11.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12.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13.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14.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15.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16.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17.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18.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19.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20.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21.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22.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23.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24.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25.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26.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27.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28.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8 07: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