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十七大政治报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五个闪烁的金字也被载入《党纲》,就像招牌已经挂起,正等待生产物美价廉的实用货品摆到柜台上来,供中国和世界消费。当前最最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产品的柜台是台湾问题。中国国内民意中有“失去台湾中国就完蛋”的声音,是到了及时设法妥善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了。
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就可以看到“法理台独”必须通过两大关:一、国际法律论坛承认台独“合法”;二、台湾人民坚决拥护(甚至愿意不惜一切牺牲来实现)台独。
陈水扁发动“公投”,想一箭双雕朝这两方面前进一步。但要通过第一大关是不容易的,通过了也成不了大业,因为中国对台湾的领土主权早已在国际上肯定,中国不让步台独就不合法。第二关是一场严峻的争夺战,如果形成台独是台湾“民意所归”,问题就难解决了。
中国要解决台湾问题,最最关键是争取台湾民意。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就,先得科学解决两个观念问题:一、台湾问题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二、“台湾意识”是正常的还是危险的?这两个认识有了科学性才能有科学的、正确的对台政策。
在蒙蔽与觉醒之间
台湾问题受美国干扰,少数政客为了自身利益故意把海峡两岸“敌”化,这些都是事实。可是,美国之所以能够干扰台湾是因为台湾当政者半个多世纪的邀请,如果台湾当局对美国说:“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务吧!”台湾问题早就不存在了。台湾政客至今能依靠美国而不被台湾人民唾弃是因为台湾人民多半被蒙在鼓里,认为共产主义是台湾最危险的敌人。如果台湾大多数人觉悟了,对政客说:“两岸都是同胞,你们休想挑拨离间!”那台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换句话说,台湾问题的主体是“人民内部矛盾”,更具体地说是台湾人民绝大多数还没有感到大陆把他们是当作同胞对待,矛盾在于台湾同胞处在被蒙蔽与觉醒之间。
为什么台湾绝大多数人至今还缺乏中国“同胞感”而不能觉醒呢?一方面因为半个多世纪的反共宣传(国民党对此要负责),另一方面,大陆也没有明确做出斩钉截铁的“同胞”表示。如果中共十六大文件中明确提出:台湾问题百分之九十九是“人民内部矛盾”只有百分之一是“敌我矛盾”,那今天台独在民间的欺骗性也不会这么强大。
最近中国舆论讨论陈云对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作过重要贡献。陈云认为: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各种利益关系的矛盾,往往头绪众多,各方的利益矛盾又互相纠缠在一起。他的这种思维最适合于清楚认识台湾问题的关键所在,应该把注意力落实到互相纠缠的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中去。
与两岸“利益关系”连接得最紧的是所谓的“台湾意识”问题。有人认为这“台湾意识”是“台独”的萌芽,它会进一步发展成“台湾主体意识”,再进一步发展成“台湾主权独立意识”,是与两岸“和平发展”背道而驰的。我认为这种看法不是科学发展观。
所谓“台湾意识”就是台湾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认同,应该从地理、历史的背景来分析它。地理上,台湾是个海岛,普通台湾人作为世世代代的“岛民”就免不了具有:一、坐井观天;二、隔岸观火;和三、世外桃源这三大因素的“岛民意识”。历史上,台湾是19世纪末从大陆分割出去的,抗战胜利回归中国后又有一段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特别是“228事件”造成社会伤害),岛内政治“民主”化以后台湾人想冲破“岛民意识”而在全球化中有英雄用武之地却又碰到“独”、“统”之争。台湾人“中国意识”淡薄和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意识”先天不足
地方“主体”意识在每一个大国都有,中国传统向心力强,爱国主义压倒“地方主义”是其他国家不如的,这说明中国情况特殊,不是说地方主义反常。但是地方主义是可以由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而克服的。印度就是这样。孟加拉语把非孟加拉的印度人都叫“外国人”,但孟加拉知识精英却是印度各方面的爱国急先锋。
如果半个多世纪来台湾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台湾主体意识”是不会产生的,产生了也能克服。换句话说,“台湾主体意识”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环境的必然产物,客观存在环境不改变,它是不会消失的;它的存在并不危险,也不一定会导致分裂与独立。
难道这些年来中国没有给台湾同胞种种优惠吗?这不成问题。但按照陈云的话,利益有“互相纠缠”的复杂现象,致使香港和台湾形势大不相同。举个例子,五星国旗和洋紫荆区旗在中国、香港和全球各地共同飘扬的那种姐妹情结如果能延伸到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关系上,台湾人的“中国意识”是会大大加强的。应该在中国、在台湾、在海外发动“爱中国、爱台湾、爱和平”的三“爱”运动,多出些“三爱”歌曲、电影、文学作品,同时在外交措施和国际关系上用三“爱”精神进行调整,一定会使“台湾情结”改观的。
要使台湾人民发展“同胞情结”、强化“中国意识”才能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样的话,台独就没戏了,“公投”不“公投”都一样。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的教授,现旅居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