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陈破空/籍中共建军80周年,中国军事博物馆推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成果展”,一身戎装的林彪像,赫然现身。官方媒体报道时,用“实事求是”、“客观态度”、“尊重历史”等词汇予以诠释。展览馆处长明确表示:“以后不再丑化林彪。”显然,该处长的表态,绝不代表他本人,乃是传达中共高层的意向。林彪于1971年出走并坠机身亡后,一直遭到毛泽东和中共官方的彻底否定。胡温为林彪含蓄正名,是对官方历史结论的颠覆,惟采取“只做不说”的低调手法。
正如毛泽东一手炮制的其他冤案一样,就中共党内而言,林彪案,也是一段天下奇冤。毛、林二人,从早年就开始合作。林彪所部,是毛泽东的嫡系,嫡系的嫡系。打硬仗,打恶仗,冲锋在前,撤退在后,都是林彪及其所部。应该说,很长时间,林对毛忠心不贰。
林彪具有卓越的军事天赋,被称为“战神”。中共赢得内战,林彪当推首功,他为中共打下三分之二以上的江山。但林的结局和下场,却极为悲惨:驾机出走,折戟沉沙,葬身荒原。毛泽东与林彪,其合作起家及关系结局,犹如太平天国时代的洪秀全与杨秀清。毛林故事,活脱脱就是洪杨演义的翻版。只是,论下场,林彪比之杨秀清,情由更冤。
岂料,毛打倒刘后,竟又凭空对林猜忌、生疑。因为有人提出设国家主席,毛就怀疑林有野心,要取毛而代之。整死刘之后,毛已经容不得在他之外,任何人还有“威信”。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偏偏在中共党内,林彪威信奇高,林所在阵营,是唯一可以与毛抗衡的营垒。毛林关系结局,应证“伴君如伴虎”。针对1970年“庐山会议”的党内些微争议,毛非要林作检讨,林是硬骨头,偏偏不吃毛那一套,顶回去,毛便决意灭林,拔除心头大患。1971年,毛林终于摊派。毛泽东南下,一路无端咒骂林彪,一路造林彪的谣。林知毛加害之心,被迫出走,最后坠机身亡。
林上飞机,原先的目的地极可能是广州,想到那里避祸。但周恩来和毛泽东联盟,下令关闭全国机场,并管制机场灯火。此时,最大的可能是,林的飞机在黑夜中飞行,无法取得导航,无从辨识地面,即便飞到北京机场,甚至飞回山海关机场,都无法着陆。飞机在天上兜了一个大圈之后,被逼向北飞,被逼出走,飞出国界。究竟是因为飞机耗油太多而坠毁?还是毛下令发射导弹击落?或是苏联方面导弹击落?至今还是一团谜。三叉戟的黑匣子,至今还攥在俄国人手中。
海内外众多研究林彪的专家学者,达成基本共识:林彪被逼出走,绝非“叛国投敌”,而属“政治流亡”。林对毛没有谋反之心,毛却对林有加害之意。
林立果提出的“571工程纪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来,几乎是一份难得的具有人道与民主彩色的变革纲领,让我们随意检视其中的内容:毛“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毛“把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毛政权是“披着马列外衣的封建王朝”。
毛泽东和“四人帮”批林立果,拿“选妃”来做文章。事实上,中共高干子弟或亲属,都搞这一套。林立果不是皇帝,用“选妃”来比喻,并不恰当。说毛“选妃”,才更恰当。对林立果来说,不过就是要找一个对象,而且是在母亲叶群的主导下。最后,林立果找到一个叫做“张宁”的姑娘为伴,他真诚对待张宁,与普通人的恋情无异。张宁本人后来写书(《尘劫》),证明了这一点。迄今没有任何材料显示,林立果在女人方面花心或者胡作非为。连中共都造不出那样的材料来。
人格对照
毛、林二人,虽都位居中共高层,但在性格、人格、人生观等各方面,都迥然不同。比如:
林彪和彭德怀一样,都主张抗日,而毛反对抗日。在抗日战争中,中共方面能够提起的,只有两场战役:一是林彪指挥的平型关战役,二是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就这两个战役,都曾受到毛泽东的强烈反对和病态责难。林彪与国民党军队合作开展平型关战役时,毛连发五封电报给林,予以阻止,说不要暴露中共军力,自我牺牲。但是,林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回拒,坚持把仗打了,而且打赢了。毛恼怒不已。后来,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毛更是严厉指责:“无端地把敌方引向我方。”后来彭受迫害,直到死,这都是“罪名”之一。
毛崇洋媚外,尤其喜读马列。临死前,念叨“要去见马克思”,认洋人而不认祖宗。林则相反,不读马列,只认孔孟。林去世后,毛指使抄家,吃惊地发现,在林住处,只有孔孟的书,而没有马列的书。毛为此下令“批林批孔”。与毛的数典忘祖迥异的是,林崇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有“克己复礼”的信条。林甚至迷信中医,而不信西医。还自己研究中医,为自己诊病、开药。
林彪是中共及其军队的开创者之一,但其人越到晚年,越是自我反思。越是远离马恩列斯,越是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根。在普遍盲从的中共党内,林的思想行为,可谓清醒,堪称独步。正如其自喻:“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从外交政策上,林彪趋向开放格局,展示大国气度,主张与美国、苏联都友好相处,因而反对所谓“抗美援朝”。毛却同美国对抗,与苏联翻脸,四面树敌,闭关锁国,老百姓陪着遭殃。当中美关系即将解冻时,林彪流露罕见的兴奋,对部下感叹说:中美关系被“耽搁了二十年”。
生活上,林则简单俭朴,节俭自廉,连专车专列都不用,更不沾钱,以至于连人民币都不认识。毛对部下异常残暴,斥骂由己。林对部下却宽厚仁慈,林因此备受部下爱戴,即便被打倒,仍受部下缅怀,女儿林立衡也终其一生,为父亲辩护。从人格上来说,林彪远远高于毛泽东。
史料证明,林彪与彭德怀,是中共高层仅有的敢于当面顶撞毛泽东的两个人。在1959年整肃彭德怀的“庐山会议”上,林彪虽然说了“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这种含义模糊的话,但当时,在人人争相对彭落井下石的关头,林却是唯一为彭辩护的人:针对长征路上的一封信(毛责彭要夺取他的军事指挥权),林明确表态,是他自己所为,与彭无关。
邓小平与林彪
毛泽东死后,邓小平上台,为绝大多数被毛打倒的老干部平反,唯独林彪例外。原来,邓有私心。邓和林,同属中共开国元勋中年纪较轻的一辈。林比邓还小三岁。林在军事上有奇才,邓在政治上有作为,都被毛看重,而暗中列为“接班人”。林、邓二人,于是成为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严格地说,是邓视林为对手,为死对头。
建政初期,因林身体欠佳,深居简出,邓则活跃舞台,得毛重用,走红了得。文革时期,邓被毛打倒,林才走红一时。暂时“靠边站”的邓,对林深为忌恨。所以,当林坠机身亡,邓复出,形势又反了过来。
毛死后,邓掌权。按理,文革巨祸,毛是首恶,周恩来与林彪,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事,都是助纣为虐。林介入文革早期,周则介入文革全程。但邓为了保毛抬周,把文革中的污水,尽都泼在林彪身上。事实上,中共建政后,林身体欠佳,深居简出,行事低调。文革中走向前台,是毛硬拉林出来为他垫背。毛主张天下大乱,林则坚持尽量保持平稳,至少保障“军队不能乱”。毛大量打倒和迫害中共老干部,林并不赞同。大量资料佐证,说林迫害老干部,是毛的栽赃和嫁祸。就连贺龙、罗瑞卿这两个案子,原先都说是林彪要迫害他们,现在查明,都是毛泽东一人做主,非要加害不可,与林毫无关系。
杨尚昆、胡耀邦等人都曾提出为林彪翻案,杨曾跟林立衡亲口说,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林彪获得平反昭雪。但邓不顾党内外要求为林平反的呼声,一手遮天,硬是将案子压了下来。这个冤案,一悬就是几十年。
胡温尊林尊四野?
邓出于私心的这套做法,也给胡温当政,留下后患。原来,邓主政时期,利用手中大权,大量提拔解放军中二野(所谓“刘邓大军”)的人,排挤四野(林彪旧部)的人。以至于,在中共军内,二野军头独占鳌头,独霸天下。如张廷发、刘华清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江泽民当政后,也与这些二野军头交好,继续结成利益共同体。
江退休,胡接手。胡就发现,这些二野的军头,并不听他的号令,江依然可以通过这些二野军头,牵制、乃至监控胡温。加上政治局和军委圈内,江系继续把持党政军各处隘口,依然控制党政军各处要津。此时,胡欲突破军内钳制,启用四野旧部,无疑是一个选项。借为林彪正名,可以制造机会。
从早期红军时代开始,林彪所部,就是共军最大主力,之后,不仅是抗日时期主力,而且是内战时期主力,还是赴朝作战主力。与林彪相关的将士,遍布全国党政军系统。胡温恢复林彪名誉,正好安抚四野旧部,有利于巩固胡温在党内军内的地位。这大概是胡江权争在军队问题上的直接体现。
摘编自(香港《开放》杂志,2007年9月号)
[ 本帖最后由 Atlantician 于 2007-9-11 00:4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