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 吃在美国 [2008/02]
-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 喝茶与性格 [2007/10]
-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马英九的“三不主义”正建立在两岸应以“相互不否认”为基础,这正是其一厢情愿之处。
马英九 11 月20 日公布了外交政策白皮书,首次将竞选政纲付诸文献。马英九强调在两岸关系的基础之上,以经济实力拓展"活路外交"。
台湾外交一直受制于两岸关系。现有的 25 个邦交国多半是因为台湾的金援才保持外交关系,两岸的"凯子外交战"历时数十年而不变。马英九意图先在两岸关系上取得突破,在对岸的认可之下,再以经济实力拓展主要是非政治性的外交空间。
马阵营很清楚当下台湾外交的最大关键在北京,于是制订出这三步走的外交政策。一言蔽之,马英九的外交议题无非三个: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两岸签订和平协定,拓展台湾国际空间。这三项呈递进式的步骤看上去很美,但都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前提之下——即对岸同意。
倘若马英九如愿当选,两岸经贸在短期内不难实现突破,台湾萎靡不振的经济或可从中再获生机。单就经贸而言,国共合作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以两岸经贸缩短海峡距离本就是北京的既定政策。如是,壮大台湾经济实力之目的,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仍可达成。
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却是难事。马的立场是"不独、不统、不武",前两者正是目下现状,"不武"却略见幼稚。在北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和平协议立即会在飞弹问题上形成僵局。北京对连战是放心的,对马英九却很难放心,和平协议的附加条件会让马阵营防不胜防。
马英九认为两岸应以"相互不否认"为基础,这正是其一厢情愿之处。九二共识的共识恰恰是"没有共识"。北京还没有计划承认"两岸对等的政治实体地位",所谓的"相互不否认"云云,国民党政府——如果其执政的话——是非常弱势的,这就是马英九的最大难题。马声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作为与对岸协商国际空间的基础",没有共识何谈基础?北京充其量会默认台湾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但绝不会在台湾返联以及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之问题上有任何让步。马英九声称的"中国与台湾同时在国际社会存在",这不仅不会引起北京的兴趣,反会招致更严重的质疑。在名器问题上,北京从来都是保守而强硬的。除非北京愿意放弃"唯一合法代表"这句表述,否则活路外交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by 贾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