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萧条阴影中的美国穷人

作者:广南子  于 2008-1-24 16:4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人在海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路透费城1月23日电(记者Jon Hurdle)---尽管上一轮经济萧条六年前就已经结束,许多美国穷人还在馀波中挣扎。目前经济下滑的征兆对他们无疑又是一场噩梦。

据美国普查局2006年的数据,12.3%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而2001年的这一数值是11.7%,当时尚处于萧条之中。

“在经济的复苏中这太不正常了...现在的贫困率比萧条时还高。”华盛顿自由派智囊机构、预算和政策中心(CBPP)的分析员莎朗・帕罗特(Sharon Parrott)说。

帕罗特表示,这说明穷人们没有在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在最近的经济扩张中,高阶层人士所获比底层更多。”

很少有哪个地方能比费城更能说明这一问题。43岁的玛蒂・麦克奎恩(Mattie McQueen)推迟支付12月的电话费,这样她就能为自己和1岁的孙女买一些圣诞小礼物。“你只能拆了东?补西?。”她说。

拿着欠电话公司的162美元,住在费城南部的麦克奎恩能买一些鸡肉、火鸡、蔬菜和孙女梅利亚(Mayliyah)的玩具。如果不是欠电话费,她们的这个圣诞节不会快乐。

贫困线以下

麦克奎恩患有糖尿病,目前正处于失业。每个月,她能从市政府领取637美元的福利,以及孙女每两周102.5美元的补充社会保障金,以及89美元的食品券。

这样算下来,他们的年收入刚刚超过1.1万,比联邦政府设置的两口之家贫困线1.369万还要低。每个月,她要花319美元租房,425美元买食品,60美元交电话费。她甚至坐不起公交,有时不得不向亲戚借钱。一家教堂附属的社会服务组织也不时向她提供育儿帮助。

和那些被次优贷危机折磨的有钱人家相比,麦克奎恩还不用担心这些。曾经无家可归的她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里。

但抵押品止赎的危机让全美国的经济深受其害,并很可能将美国拖入衰退的深渊。衰退通常被定义为“连续两个或多季经济增长下滑”。

像麦克奎恩这样的穷人费城共有35.4万,占全市人口的25.1%。衰退无疑是对他们的坏消息。

帕罗特说:“历史上,当经济止步而失业率上升,我们会发现贫困率的上升。”新的衰退预计意味着贫困率持续升高,甚至无法从上一次衰退中复苏。

反贫困组织CBPP表示,布什政府发起的两轮减税措施并没有惠及穷人。费城的贫困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是美国十个主要城市中最高的。对18岁以下的人群,贫困率为35.3%,而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5都在贫困线以下。城市一半的居民是黑人,他们占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教育

玛丽・斯库林(Mary Scullion)是费城一家教堂的修女,她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她表示,城市的临时庇护点超负荷15%。她将贫困率上升归因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制造业工人失业,低薪、高涨的住房成本和从监狱里释放的犯人。

但她表示,日益恶化的公共教育是贫困的最重要原因。该市24%的高中生在毕业前辍学,由于管理不善,该市学校运营已在2001年被国家收回。

“当我读高中时,教育是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的。”她说:‘现在,资源日益分布到私立学校。”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安德华兹的一项核心竞选方案即是重振公共教育,这也是候选人中唯一就贫困制定详尽计划的。但之前的民意测验表明,由于费城在4月22日进行初选,克林顿和奥巴马二者之一将稳操宾西法尼亚州民主党提名。

在费城西部,沙希德・莫斯里(Shaheed Moseley)和他的七个孩子在12月中旬搬进了新家,此前6周,他们都住在莫斯里妹妹的房子里。三年前,莫斯里的妻子清扫门前台阶时中流弹身亡,此後他就成了七个孩子的单身父亲。前9个月里,他租住“贫民窟”一样的房子,後来屋顶塌掉,大多数的家具和财产都被毁坏。

站在还没有装修完毕的新家门口(他从“费城安家”--一家非营利机构租得该房),33岁的莫斯里希望在建筑业找到一份工作。

在福利金和食品券的补助下,八口之家依靠着2500美元每月生活。他们依靠国家补助来支付水电费,从市政府获得医疗保险。莫斯里表示自己在三年前有一辆车,但因为花费将其卖掉。

虽然各机构都提供了帮助,对莫斯里而言这还不够:“我们在勉强度日。”(完)

翻译:刘文琳 发稿:王丰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广南子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妙语连珠之英文超级94句 [2007/11]
  2. 郑州人到昆明宣传毛泽东思想 被警察抓走 [2007/11]
  3. 嫦娥奔月更加让人怀疑美登月的真实性 [2007/11]
  4. 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中国男人出轨的十大原因 [2008/01]
  5. 商务周刊封面故事:别了,摩托罗拉 [2008/06]
  6. 高屋建瓴,精辟透彻: 毛泽东对西藏平叛及国际反响的讲话 [2007/12]
  7. 贴身警卫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许世友 [2008/01]
  8. 透视中国现代民谣 [2008/01]
  9. 1959年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秘照 [2008/04]
  10. 胡紫微劫持奥运议程 [2008/01]
  11. 《庄子·逍遥游》原文、白话、英译本 [2007/11]
  12. 吃在美国 [2008/02]
  13. 民国“四大美男” 汪精卫第一周恩来第二 (组图) [2007/12]
  14. 为什么移民女性更容易在西方成功? [2007/12]
  15. 五百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房子(附图) [2008/02]
  16.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给孩子的父母亲们 [2008/06]
  17. 喝茶与性格 [2007/10]
  18. 带你看透男人心(十篇) [2007/10]
  19. 汪敬煦: 美丽岛、台独与共产党 [2007/10]
  20. 民主是什么 vs 民主不是什么 [2007/11]
  21. 台独, 是事业还是商品? [2007/10]
  22. 我们是否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2007/11]
  23. 台独本质是什么? [2007/09]
  24. 马云: 阿里巴巴de故事 [2007/11]
  25. 化解压力20招 [2007/10]
  26. 建国以来,我们外援打了水漂的清单 [2007/12]
  27. 余秋雨的读书秘诀 [2007/11]
  28. 婚姻如鞋,你穿的是什么鞋? [2007/12]
  29. 连战反台独真的那么坚决么? [2007/11]
  30. 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 [2007/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6 14: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