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寓言(十):鲲鹏展翅 [2010/05]
- 列子寓言(十五):朝三暮四 [2010/06]
- 庄子寓言(四):鸱得腐鼠 [2010/05]
- 列子寓言(三十一):能而不为 [2010/07]
- 庄子寓言(十二):大瓠之种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七):虎狼仁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六):津人操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五):痀偻承蜩 [2010/05]
- 庄子寓言(三):神龟曳尾 [2010/04]
- 庄子的影响 [2010/04]
- 列子寓言(六):杞人忧天 [2010/06]
- 列子思想及其影响 [2010/06]
- 列子寓言(二十): 莫有觉者 [2010/07]
- 庄子寓言(二十四):坚白之鸣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五):云将东游 [2010/05]
- 列子寓言(二十二):乐天知命 [2010/07]
- 庄子寓言(五):知鱼之乐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每下愈况 [2010/05]
- 列子寓言(一):常生常化 [2010/06]
- 庄子寓言(十七):知者不言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六):顺治逆凶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一):越俎代庖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九):白驹过郤 [2010/05]
- 道家先哲:列子 [2010/06]
- 庄子的哲学 [2010/04]
- 老子故事(六):函谷著书 [2010/04]
列子寓言(十六):呆若木鸡
《列子·黄帝》载: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①。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向③。”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④。”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⑤。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⑥。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注释】
①纪渻子——渻,音 shěng(省)。一本作“消”。
②虚骄而恃气——张湛注:“无实而自矜者。”
③犹应影向——向,《释文》:“向音响。”林希逸:“闻响而应,见影而动,则是此心犹为外物所动也。”
④疾视而盛气——疾视,怒目而视。盛气,气势旺盛。
⑤已无变矣——张湛注:“彼命敌而我不应,忘胜负矣。”
⑥其德全矣——全德,指气专志一的精神状态。《天瑞篇》:“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这里讲的“莫加”的至德,即全德,由下文有“其在老耄”,“虽未及婴孩之全”云云,可知。气志专一,不为外物所动,如婴孩,如木鸡,如槁木死灰,即为全德。
【译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饲养斗鸡。周宣王过了十天就问:“鸡可以斗了吗?”回答说:“不行。还没有真本领,只知依仗骄傲之气。”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不行。它看到别的鸡的影子、听到别的鸡的声音就想应战。”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不行。还瞪着眼睛,气势旺盛。”过了十天又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大声鸣叫,它的情绪也不会变动了。看上去像个木头鸡了。它的德已经完整了。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只有转身逃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