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中美开战了【转】 [2010/11]
- 家有泳池 的烦恼 [2011/06]
- 美国人看美国:美国的言论自由及其后果 [2011/01]
- 向奥巴马总统紧急请愿书:抗议种族歧视,发出华裔声音!请签名,请转发! [2012/02]
- 女儿对身份的认知迷思:“妈妈,我羞为半个中国人!” [2011/10]
- 俺当外婆了! [2011/12]
- 回国见闻 (2012-5)耶, 结婚了! (现场实拍,高清多图) [2012/03]
- 国内见闻(12-8) 空姐说英语,俺要跳机了! [2012/04]
- 老美也疯狂(二):卡尔的故事之 打乒乓 [2011/10]
- 回国见闻 (12-9) “向骆家辉学习!” 市委书记说了! [2012/04]
- 回国散记(10):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1/10]
- 一个美国人的反思:“中国有限公司” [2011/04]
- 回国见闻(2012-3) 北京黑车不见了! [2012/03]
- “我的宫缩正在融化” (18岁+) [2011/04]
- 越洋访谈(一):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的陈光诚事件 [2012/05]
- 最近村里很黄很俗!(勿对号入座) [2011/09]
- 丹奇海归,告别乡亲! [2012/04]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 (九) (18+++ 爆笑) [2011/11]
- 丹奇即将移民希腊,各位村友,再见了! [2010/04]
- 洋侄女的中国胃 [2009/08]
- 丹奇嗜酒记 [2009/06]
丹奇 (2012年5月15)
这次咱与俩合作伙伴上“西天”取经,当然少不了要体尝一番当地的风土人情。据说到了青海不去塔尔寺等于没来。接待我们的朋友当然不会让我们错过这个机会。早早地,就把我们一行仨人带到了目的地。由于时间尚早,寺院还没开门“上班”。我们就在礼品一条街上开始挑选纪念品。有店铺的摊贩,自然是稳坐钓鱼台,等着你进去,好好地招待一番,如果你是真识货的,还能带你进入他们的藏品间,把平时不外露的宝贝亮出来,俺队伍里有一个谭总,居然随身带着一支特殊电筒,可以照见各种玉的质地。于是被当做重点客人引入店铺深处,阁楼上或地下室,咱也跟着进去饱览了一下许多稀奇古怪的收藏。
早就听朋友说,在国内的风景名胜等地买东西要小心,很多都是假货或者要学会砍价。因此,很多时候,俺害怕上当,加上游览的脚步匆匆,基本没有时间安静地挑选礼物,因此到过很多地方都没有买过什么纪念品。然而自从上次故宫行,咱给自己和卡尔博士买了一顶军帽和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军用书包后,咱在旅游景点买礼物的胆子也开始大起来。感觉也自如多了。虽然多数时候被教导要学会拦腰砍价,咱就是不忍心那么残酷。最多是200元喊150元,就不好意思往下砍了。想想人家开个小店也挺不容易的,拦腰砍价挺对不住人家似地。
但是,大多数时候,拗不过店家的执着和“迅猛”的降价。他们居然也会在关键时刻使出“拦腰一斩”的功夫,确实令俺站立不住,于是,痛快地买下一大堆当时非买不可,事后后悔不跌的各种小商品。这种“买者的后悔”(buyers remorse)情结尤其容易在风景名胜之处得到最好的体现。这次也不例外。由于俺的实在,居然还获得店主的“同情”。看俺买了一堆东西都没有过分压价,人家竟然主动送俺两个中国结,一个转经轮等小礼物表示谢意。店家和俺居然客气地互相推辞着表达谢意。就这么着,俺还与店家成了朋友。后面这家店主还主动为我们约见活佛呢。
也是在这家店里,俺的两个合伙人一人花三百元买了一个玉如意后,就高高兴兴地去游览塔尔寺。然而,刚走出店门,就有人一拥而上。这些店铺外的个体户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堆小玩意,非得往你怀里塞,小商品从10元一串佛珠开始起价,你若是表示不感兴趣,马上变成10元可以买一串佛珠,一个转经轮,你要是继续不理不睬,10元钱立马可以购买四件礼物,看着他们那股不把你拿下誓不罢休的精神,咱早就心里崩溃了:这么个卖法,他们还赚啥钱啊。
在万分同情中,咱早把导游朋友的谆谆教诲抛到后脑勺了。即使咱不需要,也不喜欢的东西,冲着他们用这么低廉的方式来获取那少的可怜的10块钱,俺心里很替他们难受。还等啥,买吧。咱不但自己买,还催着伙伴们也买。捧着一堆小礼品,心里稍微好过了一点。其他人看着俺买了他们同伴的东西,眼睁睁地羡慕着。
俺可是真想每个人都买一点,好帮衬他们一把。可是,不现实啊。买不完啊。实在帮不过来呢。咱的悲悯心又上来了:什么时候这些小贩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地谋生呢?此时此刻,咱特想做绿林好汉罗宾逊,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又很想做耶稣基督,普渡众生。可是,想想自己还在水深火热,谁救谁还不一定呢,也就只好把妄想往地上一摔,做悲天悯人状,扭头去也!
游览完塔尔寺,大家兴奋地扛着一堆纪念品上车去,咱看到最末尾一家店里有很漂亮的围巾卖,准备买给女儿,进去后,店主很友好主动滴问咱:“你们刚刚是不是买了如意?”我说是的,我的两个朋友买了。“多少钱?” 咱老实地告诉了她:“三百。”“他们都是从我这里批发的。你要是还要买,我这里给你120元。”“差距这么大?不会是一模一样的吧!”咱疑惑着。回头看看同伴们都上车等着咱了。店主说着就从柜子里搬出一只玉如意,咱看着是一样一样的。可惜咱嫌太沉,带不动,没感兴趣。谢绝吧。
买了围巾,咱回到车上,告诉同伴们他们可能上当了,两老总居然特别淡定:买都买了,就这么地吧!嗯,够洒脱!世上的事情,不可能总是让你占尽便宜的。只要买到的东西不是假货,贵一点没问题。比起其他地方也算是便宜的了。这么一说,咱也替他们释然了。既然没有后悔药,那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所担当。你说是不?再说,旅游景点的人们也就靠贩卖一点小商品为生,咱就当是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点小贡献吧。
后记:
这样的故事后来也发生在游三峡白帝城的时候,从山上往山下走的时候,遇到许多卖黄杨木梳的小贩子。想着要给女儿的老师带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咱就从10元一把梳子买起,到10元三把梳子一把檀香扇,一路走一路买下去,10元五把梳子两把檀香扇,10元8把梳子,到山脚的时候,居然是10元10把梳子。而且都是一模一样的。咱一路买下去。到山脚一看,手里已经有十几把梳子,好几把檀香扇了。看见小贩手里还有檀香扇和咱手里一大堆的梳子,咱有点吃不消,看来咱要到下个景点去卖梳子了。于是灵机一动,干脆用三把梳子换一把檀香扇,这么一调整,把咱和卖梳子的都整糊涂了。于是,加上咱前面10元一把买的两把梳子,和后面花上百元一把买的两把“夔记”正宗黄杨木梳 (母女梳子,上面还刻了咱和女儿的名字呢),咱手里有13把梳子,8把檀香扇了,晕啊!!!
立马开店: 卖梳子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