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八”节 有感中国的剩女和老孤单女 [2017/03]
- 远行杂记(十二) [2015/01]
- 姐弟恋的故事 [2017/03]
- 香港印象 [2014/04]
- L的某同胞 [2013/11]
- 深圳新机场和给深圳人一个赞(回国的日子里8) [2015/11]
- 牙痛在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时 [2013/09]
- 深圳的莲花山公园及周边(回国的日子里4) [2015/10]
- 我不讨厌汤灿 [2014/12]
- 深圳湾运动公园、保利大剧院夜景(回国的日子里5) [2015/10]
- Happy美西自驾游之三(西雅图凯瑞公园游 ) [2016/06]
- 走过 破落的三线厂旧址下篇(回国的日子12) [2016/02]
- 最接地气的西雅图之旅 [2016/05]
- 一个 “三线”厂的变迁( 回国的日子里9) [2016/01]
- 美国的坏人 [2012/04]
- 普通打工女人小书 [2012/11]
- 北川行(上) [2013/02]
- 严重的皮肉伤及时喝童子尿救命有无科学道理? [2013/03]
- 刚来美国遭遇警察的一段亲历 [2012/12]
- 爬火车的往事 [2012/01]
- 当看到同胞犯事时 [2012/12]
- 地震了 [2013/04]
- 请村里懂车的网友赐教 [2012/08]
- 多大的便宜你有勇气占 [2012/09]
- 一场即将爆发的示威游行 [2012/06]
- 有感《男女平等的误区》 [2012/03]
- 闲聊:左派右派之我见 [2012/08]
- 严肃正式的呼吁 [2012/07]
北川行(中)
—吉娜羌寨
离开新北川,我们一行人,向位于北川新县城和老县城之间的吉娜羌寨奔去。
这是山区公路常见的弯道。
沿途有不少这样的村落,都是灾后重建的。简直就看不出曾经遭受过那样巨大的地震灾害了。
途中还有一座着落在山腰的庙宇:金霞洞,听名字好像是道家的修身养性之地。
很快我们到达吉娜羌寨。
吉娜羌寨系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一社、二社范围内羌族居民聚居的村寨
5·12大地震中羌寨损失惨重,七十一户人家有六十九户房屋倒塌,二十六人遇难。
灾后吉娜羌寨由山东省济南市援建,四川省规划设计院设计。2008年6月28日,吉娜羌寨重建启动,7月6日正式开工,当年12月25日竣工。第二日,当地受灾群众就放着爆竹搬进了新居。
我们的车还在吉娜羌寨对面的公路上时,就远远望寨子里的羌雕、羌楼随山势错落有致,色调淡雅素洁。数座高高的碉楼成为这幅清爽风景画里的点睛之笔,吉娜羌寨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俺从寨子的宣传栏上拍下来的,就凭俺——是不可能从那么高的角度来拍到这样的照片滴。
依山层叠而建的羌族民居,一直向山里延伸。两山夹持一沟,沟深处又是峰峦重叠的大山。
“吉娜”,是羌族传说中最美丽女神的名字,寓意为“最美好”“最极品”。
步入吉娜,可见家家户户房顶砌上羊角,白石兀立,插着各式羌字旗,大门上方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神奇美丽,远看就像一座座小别墅,要过年了家家高挂红灯笼,我满喜欢的。
碉楼,羌语称 “邓笼”,建于村寨住房旁,它是羌族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它的用途要追逐到上古,是羌人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最高可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耐用。
村寨的桥梁、公共设施已全部配套。寨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把自己房子的一部分用作开饭店、旅店,经营羌菜馆、农家乐,销售培训羌绣。道路两旁,土特产、生意红火不?俺不清楚,据说当下是旅游淡季。
俺拍到这些照片街道上显得没有人气。
中午在这家店里吃饭。给我们开车来的是俺朋友的同学,一行人中唯一的男性,他来过这里,据他说这家饭菜不错。
我们吃的是当地的特色菜,老腊肉,萝卜干炖腊肉,青椒炒腊肉,笋子烧土鸡,炒玉米条和时令蔬菜油菜头,儿菜,莴笋,豌豆苗,凉拌鱼腥草·······
老板向我们推介羌人所酿造的羌酒,俺们一群女人对酒没兴趣,唯一的男士要开车,不敢喝。但是好像当地极力在推介羌酒,说的是纯粮食酿造的酒。不知真假。
本来俺是特喜欢农家自己制作的腊肉香肠的,可回国后俺天天赴宴,早就吃得一天24小时没有过饥饿感,没有一刻有食欲了,胡乱吃了一点素菜和萝卜汤后就离席到处乱逛狂拍照片去了。
出的餐馆来,一眼看见一个小MM,一位清纯的小姑娘。一打听,女孩是老板娘的14岁的女儿,明显具有羌人或藏人血统。这里山清水秀,环境还没有被污染,姑娘们的皮肤都长得红润水灵。
下面的这尊石像是羌人贡奉的神像,上面刻有泰山石敢当的字样,一般放置在道桥要冲,或立于房屋墙壁上,意在镇鬼祛邪,以期盼村寨吉祥安康,保过往行人平安。
当地老百姓传说,羌族的祖先曾用石头打败了一个敌对的部落,后来石头就成了镇宅之物。所以,吉娜羌寨房屋的墙上,都清一色地镶嵌着石头。
俺顺着街道,来到一个碉楼下。进去看了看,一楼是卖羌族工艺品的,说是羌族工艺品,我看到这3样算是吧。羌绣还真好看,可以定做。据说制作很快,不用久等。
下图是另一家小餐馆。和老板交谈后,知道温家宝总理09年1月24日到北川视察,专程来吉娜羌寨时,在他家吃的饭。这让村民们羡慕不以,老板自豪得不行。总理留足过的地方,据说比别的家生意好很多,并且价格贵不少。
高高挂在餐馆墙上的照片中左边的男子就是这家的老板。
我问老板总理吃饭后有没有付钱,老板说没有。我说怎么会不收他的钱呢?老板说是政府安排的,我说那政府该付钱啊。老板娘抢过去说:“我们怎么能收政府的钱呢?政府帮我们修了房子,我们只付了一点点钱,到现在还没有还贷款呢,就当我们的亲戚来了吃一顿,哪能收钱呀?”
很朴实的山民,我无法说下去政府是政府,公务员是公务员,政府的钱是国家和大众的钱,不是公务员私人的腰包。一码归一码。
羌寨重建,是政府补贴、无息贷款、居民自己出资三个部分组成,由援建单位统一修建,原则是每人三十平方米。老板娘说贷款还没还就是说借的本钱还没有还。所以重建的房子基本上就是政府白送的了。难怪在灾区,到处都能感受到普通百姓的感恩之情。我当时还开玩笑的说,我要是今天来你这里吃饭,我也不付钱行不?老板娘豪爽地说,要是你也捐赠过我们,你来吃饭也不用付钱。
本篇的最后一张是我在羌寨的一处墙报中翻拍出来的一张吉娜羌寨全体村民的合影。
他们的确是幸运幸福的,至少他们感觉是这样的。祝愿他们不要在今后的商品经济潮流中,迷失了自己,丢掉质朴,变成现在国内有些景点的不法商人那样,宰人没商量。
在旅途中,俺的朋友中有两位作陪的不断的接听电话,确实不好意思多耽误她们的时间。我虽有在羌寨住一晚上的念头,但最终没好意思开口。而是很快的就随众人又出发了,向我们的最终目标老北川县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