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吐真言,医生永远是无奈的....

作者:homepeace  于 2009-7-3 03:1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84评论

作者:纪小龙
    背景   纪小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每年在病理会诊中解决疑难、关键诊断1000例以上。
 
  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说到病理学,老百姓瞭解得不多。在国外叫doctor's doctor,就是“医生的医生”。因爲我们每天干的活,都是给医院里每一个科的医生回答问题。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我们都有一台显微镜,可以放大一千倍,可以看到病人身体里的细胞变成什么样子了,可以从本质上来认识疾病。
 
最好的保健就是顺其自然
  我认爲,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运动的规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大家都吃保健品,保健品毫无作用。男人喜欢补肾,我不明白他爲什么要补肾。男性的强壮和性能力,是由身体里的男性激素决定的,不是用什么药物、吃什么食物能够补充的。
 
  化妆品只能用作心理安慰。有的人皮肤乾燥,抹一点润滑的保持水分,那是可以的。但是想用化妆品变得年轻,今年20明年18,那你就上当了。
 
  皮肤的黑和白,决定于皮肤里黑色素细胞産生的色素多和少。我去美国的时候专门考察过,黑人、白人皮肤里的黑色素细胞都差不多,差在细胞産生的色素是多是少。
 
你以爲抹了药,就能让细胞産生的色素多一点或少一点,这是做不到的。很多化妆品抹上去之后确实有效果,但它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于刷浆,你的黑色素细胞是永远不变的。
 
  每个人的皮肤都有7层细胞。如果你去做美容,磨掉3层,就像原来穿着厚衣服,看不到里面的血管,现在磨薄了,血管的红色就明显,看上去就红润了,像抛光一样。所以你做美容以后,会又红润又光亮,显得年轻了。不过,人的细胞替补是有次数的,假如能替补50次,你早早的就消耗掉了,等你老了,再想替补就没有了。
 
  还有运动。咱们可以运动,但是不能透支。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频度和幅度,好比说心跳,正常人1分钟跳70下,你不能让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运动限度。运动的时候,不能超过身体里细胞所能够承受的限度。许多运动员都不长寿,因爲他的运动强度超过了应该承受的频度和幅度。就像蜡烛,燃烧得特别旺,生命一定很快就结束了。
 
  我们说,平时大家心跳是70下80下,不过成年累月都是这种状态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个礼拜有一次或两次,让心跳达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过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动,等于给房间来了一次大清扫。一个礼拜左右彻底清理一两次,把每个角落里的废物都通过血液迴圈带走,有助于你身体的代谢。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人体是个很複杂的东西。每个医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爲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
 
  我们应该正常看待误诊。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複杂,一时说不清,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得了什么病,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
 
  有一些不是误诊的问题。比如说脂肪肝,它不是病。在20年前,不管哪本书上,都不会专门有这个词儿,这全是B超惹的祸。有了超声这个仪器,把探头往你的腹部一放:哦!你是脂肪肝!这个词就叫出来了。
 
  我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我在解剖之前,先给超声科打电话,让他们推一个超声机到解剖室,在打开腹部之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然后打开来验证。有时候他们说:没有,打开一看:这不是黄的脂肪吗?有的正相反。所以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
 
  身体里脂肪多,你的肝脏里脂肪一定多,问题是脂肪多了,给你带来什么疾病没有?我们做了很多解剖,没有发现一个肝脏的硬化、肝脏的损伤,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有人说你现在是轻度脂肪肝、过两年变重度脂肪肝,然后就变肝硬化,最后是肝癌,说这样话的人没有任何证据。
 
  还有酒精肝,都以爲喝酒对肝损害最大。酒精叫乙醇,乙醇到了肝脏,在那里分解,像剪刀一样,把两个碳的分子剪断,最终産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去,水尿出去。如果你的肝脏里都是这样的剪刀,你害怕喝酒干什么?关键不是对肝的损伤,肝细胞死了可以再生,关键是对神经细胞的伤害。人体里只有神经细胞是生下来多少个,一辈子都不会再增加一个,只会减少。喝酒每喝醉一次,都要牺牲一批神经细胞。
 
  癌细胞是杀不死的
  我对癌症的兴趣,从70年代上学时候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开始的时候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激情。我认爲,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鼓捣癌症,总能鼓捣出名堂来吧!1978年第一届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着癌症去了。结果搞了半天,发现原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个新方法一出来,我就去鼓捣一阵,最后一个个都破灭了。
 
  我感觉最悲惨的就是:送进来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已经全身转移、扩散了,他还不明白,还想回去上学。我去查房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就问:爷爷,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学啊?我怎么回答?我如实告诉他?面对这么幼小的一个生命,我怎么能说得出来?我如果隐瞒,等这个孩子到了最后阶段,就会知道我是在说假话,我再去看他,他还能信任我吗?
 
中晚期的时候,你去治疗癌细胞,想把癌细胞杀死,这个思路是错的。癌细胞是杀不死的!你不要指望通过医学的办法,来解决你的癌症问题。那么要用什么办法呢?我打个比方:任何癌症,就像一个种子,你的身体就是一片土壤。这个种子冒芽不冒芽,长大不长大,完全取决于土壤,而不是取决于种子。种子再好,土壤不适合,它决不会长出来。怎么改善这个土壤?这是现在研究的课题。
 
  我们提倡健康体检。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问题是怎么发现。傅彪最后也到我那里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数都经历了乙肝、丙肝,然后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细胞变成癌要5到10年!肝脏受到攻击,1个变2个、2个变4个,像小芽冒出来一样,然后一点一点长大。你每过半年查一次的话,它决不会长成两三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两三公分以前,肝癌都可以手到病除。
 
  像傅彪这样的桉例,如果提前诊治,不是老说工作忙,是完全有办法挽回的。但是他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没办法控制了。他的肝脏切下来我也看到了,太晚了,不可能再活下去。那时别人还骂我说:人家手术以后不是好好的嘛!你怎么说人家活不长?
 
  我可以肯定他活不长。他的癌细胞像散芝麻一样,在肝脏里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怎么能活得长?有人说换肝就可以了。癌细胞很聪明,肝癌细胞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是肝脏,肝脏里面长满了,它就跑别的地方去了,等你换了一个好肝,四面八方的肝癌细胞都回来了!没有用的!
 
  我们有责任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如果是晚期,我建议针对生存质量去努力,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针对晚期癌症的治疗不需要做,因爲没有用。
 
  作爲医生,我给自己只能打20分。爲什么?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爲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
 
  做医生这么多年,我有一种感慨: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爲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
12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84 个评论)

2 回复 fanlaifuqu 2009-7-3 03:18
SF!
2 回复 rongrongrong 2009-7-3 03:23
就是这样。
2 回复 fanlaifuqu 2009-7-3 03:25
文章很好,尤其出于一个高水准的医生。我几乎100%同意。但对癌症早期发现的说法有保留。这往往使很多人疲于奔命,找早期癌症,浪费资源。美国医生就这样把整个国家经济拖垮了。没那么多癌!
2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3:33
rongrongrong: 就是这样。
谢谢阅读
4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3:35
fanlaifuqu: 文章很好,尤其出于一个高水准的医生。我几乎100%同意。但对癌症早期发现的说法有保留。这往往使很多人疲于奔命,找早期癌症,浪费资源。美国医生就这样把整个国
把美国国家经济拖垮了的,应该是银行家吧?
3 回复 fanlaifuqu 2009-7-3 03:41
homepeace: 把美国国家经济拖垮了的,应该是银行家吧?
都有责任!
什么六个月一次,什么每年,什么每两年。那有那么多道道?!都抓收入为主。当然他们有专业学会撑腰。
国内更无法无天,感冒作CT几乎成常规了。天哪!
4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3:56
fanlaifuqu: 都有责任!
什么六个月一次,什么每年,什么每两年。那有那么多道道?!都抓收入为主。当然他们有专业学会撑腰。
国内更无法无天,感冒作CT几乎成常规了。天哪!
增加GDP呀
2 回复 大西洋人 2009-7-3 03:57
第一次看高水准的医生的自白, 有道理
2 回复 fanlaifuqu 2009-7-3 04:04
homepeace: 增加GDP呀
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两个经济学博士吃大便,增加一亿GDP!
2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7-3 04:10
讲得透! 好文
2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7-3 04:15
fanlaifuqu: 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两个经济学博士吃大便,增加一亿GDP!
现代经济基本上都是吃大便!两个经济学博士吃大便的故事,是用极端的方法把这道理讲透了!
2 回复 野木耳 2009-7-3 04:43
好文, 再贴一篇小纪讲误诊的:
<误诊判断要等人死了、解剖过才知道>
 http://talk.39.net/zjft/084/26/382971.html
2 回复 redbud 2009-7-3 04:55
皮肤的不太同意,皮肤虽然有7层,但是28皮肤细胞就更新一次,老化的细胞如果不去掉,就会变成角质层堆积在皮肤表面,所以才有了去角质之说。做美容还是有用的
2 回复 milu 2009-7-3 05:30
原来这是高大夫,失敬
3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5:53
大西洋人: 第一次看高水准的医生的自白, 有道理
谢谢阅读!
2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5:53
borninheaven: 讲得透! 好文
谢谢阅读!
2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5:54
fanlaifuqu: 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两个经济学博士吃大便,增加一亿GDP!
对呀!
2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5:54
野木耳: 好文, 再贴一篇小纪讲误诊的:
<误诊判断要等人死了、解剖过才知道>
 http://talk.39.net/zjft/084/26/382971.html
谢谢!
3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5:54
milu: 原来这是高大夫,失敬
谢谢阅读
2 回复 homepeace 2009-7-3 05:57
redbud: 皮肤的不太同意,皮肤虽然有7层,但是28皮肤细胞就更新一次,老化的细胞如果不去掉,就会变成角质层堆积在皮肤表面,所以才有了去角质之说。做美容还是有用的[e
好,美容继续做。。。
123... 5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3 16: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