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袒裎相见 [2014/12]
- 睡不着觉 [2011/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电影《2012》中把逃生的机会优先给了权贵和有钱人,平等理念的体现还不如音乐剧《猫》。当然你要用现实主义的眼光来检视,说现实就是如此,并拿出类似“北大清华这些稀缺的教育资源就应当优质优价”、“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买不起房”等精英言论为论据,那我接受。同时我还接受本电影附带传达的另一现实:尽管我一直不愿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走狗和母狗总是好命的。
先说走狗,古往今来,文人多半是落魄的。《2012》中的小说家同样如此:写书没人看,老婆被插足,难得开一回自己的破车,想走自己的路,结果仍然是熄火。大难临头,按惯例是不会有逃出升天机会的,然后一旦成了富豪的车夫(典型的RUNNING DOG),便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左右逢援,印堂发亮;一专多能的情敌死翘翘,朝秦暮楚的旧欢回怀抱。文人一旦成了走狗,是很方便踩到狗屎、交上狗屎运的。这的确是事实。再说母狗,不用它走钢丝,不用她竖中指,那怕没看过这部电影,大家也都知道母狗是怎么回事,有个大家熟悉的笑话专道那母狗的得便宜处。一秀才死去轮回转世,阎王问他,“来世想托生何物?”此人说:“愿为母狗”。阎王问其故。回答道:“圣训有云:'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
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告诉我:“做成玩具的狗,总是好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