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的法国梧桐 [2011/03]
- 清秋路 黄叶飞——最有智慧的脱衣舞女 [2011/09]
- 生产夜话 [2015/03]
- “闲常时只好鸟嘴,一时间没了智量”——从签署“京都协议”看美加两国的“智量”差距 [2011/12]
- 伊人母子 [2011/09]
- 白猫、黑猫和野猫 [2011/12]
- 祥林,你面对现实吧! [2010/11]
- 花里端详人一刻 [2011/10]
- 睡不着觉 [2011/12]
- 袒裎相见 [2014/12]
- 压力山大之不可一事 [2011/11]
- 胭脂水粉打扮前来,一个巴掌打将回去 [2011/10]
- 当孙子的待人和做人 [2011/07]
- 抖一抖 是草狗 [2018/02]
- 独自去寻欢 [2010/04]
- 秋月(18+,有三俗内容,谨入) [2010/08]
- 周末话饼 [2011/07]
-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2010/07]
- 一座名叫马甲河的村子 [2010/06]
- 热爱劳动(我的六一) [2010/06]
- 花气袭人 [2010/05]
- 坐到右边听 [2010/03]
- 缃琦的故事 [2010/03]
- 胡颜乱语 [2010/05]
- 是英雄自有光芒(写在七七事变纪念日) [2010/0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
这词是诗人写给其弟苏子由的,本意是谈亲情而不是爱情,然而爱情应属亲情集合概念的范畴。“朱阁”、“绮户”又跳宕其间,有点香艳,把它看成作一首情爱诗亦未尝不可。词人另一首戴月的词则无疑是一首情歌了: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时见微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
据哥的观察,苏轼即便身处逆境,愈迁愈远,其精神总是昂扬的。周围一片黑暗,头抬着,总是容易看到月亮,见到光明的。
“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苏轼眼中的月是白而清亮的,不同于蔡琴歌声中的朦胧,《饮水词》的感伤。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心已愁。请明月代问候,思念的人儿泪常流。
月色朦朦夜未尽,周遭寂寞宁静。桌上寒灯光不明,伴我独坐苦孤零,人隔千里无音讯,欲待遥问终无凭。请明月代传信,寄我片纸儿为离情。” (蔡琴《明月千里寄相思》)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性德《鬓云松令》)
月亮与其他的情爱符号相比较,还有一处明显不同,它空灵而富于思辨。这在李白的诗歌中尤其明显。
在李白之前,有首咏月诗,集情爱和空灵于一体,“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闻一多语),被闻一多大师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哥本来还想“兄弟说两句”,未及开口,已在虎年新春到来之际,被大师一槌定音的鼓槌击打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