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8)

作者:lixixing  于 2009-9-22 10:5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中华文化|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关键词:

 

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

 

39.曼德拉 (1918- )

    曼德拉1918年生于南非—个部落酋长的家庭。他从1941年开始了争取黑人权利和地位的斗争。在1994年的全国大选中,他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标志着南非白人种族统治的结束。他缔造了一个新时代,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被称为“南非之魂”。曼德拉也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和尊重的领导人。上世纪90年代“台独”阴谋分裂中国,大肆拉拢非洲国家。曼德拉尽管因国内经济困难与台湾有往来,但最后能从大局出发,坚持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发展友好关系。他说:关于处理与台湾关系问题,南非一定会事先同中国商量,不会背着朋友另搞一套。

    27年的监狱生涯,使曼德拉成为世界反抗不公正势力的正义象征。曼德拉和甘地一样,以宽容、非暴力来对待长期的压迫,并赢得最终胜利。曼德拉的道德榜样作用对中国知识界有相当大的影响。199811日,中国与南非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曼德拉对巩固中非友谊做出的贡献不能忽视。(金灿荣)

 

40.萨马兰奇 (1920- )

    西班牙人,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长期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1978年的中国,尚被排除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外。时任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四处奔走。第二年中国成功加入奥运大家庭。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开赛第一天,许海峰就在手枪慢射中获得一枚金牌。萨马兰奇亲自把这枚金牌挂在许海峰胸前。他在会前就许诺,要为中国颁发第一枚金牌。2001713日,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3天后,完成“在任期间最大心愿”的萨马兰奇宣布卸任。

    在萨马兰奇任内,中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只要理解了中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重视程度,就不会不理解萨马兰奇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萨马兰奇说过:“我相信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的将来,对中国的将来,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今奥运已经成功,萨马兰奇的预言得到了证实。萨马兰奇有言:“我在全世界取得过许多荣誉学位和荣誉称号,但最珍惜的是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有个西班牙老人叫“萨翁”。(丁刚)

 

 

41.皮尔·卡丹 (1922- )

    有人说,在法兰西文明中,有4个名称的知名度最高、地位最突出:埃菲尔铁塔、戴高乐总统、卡丹服装和马克西姆餐厅。这其中,皮尔·卡丹一人竟然占了两项:服装和餐厅。这就是说,卡丹成了法兰西文化的突出象征。皮尔·卡丹时装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1979年,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满眼还都是蓝灰黑,皮尔·卡丹却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外品牌的时装展示会。模特身着设计大胆、颜色艳丽的服饰,在当时的北京城引起极大轰动,并开始改变中国人对服装的观念。上世纪90年代,他通过转让品牌,并代为设计款式的方式在中国推出以他名字命名的服装,使皮尔·卡丹一度成为高档服装的代名词。拥有一件皮尔·卡丹服装,曾经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之一。可以说,皮尔·卡丹是中国时装的启蒙者。他给中国带来了颜色的革命、审美观的革命和服装营销的革命。

    皮尔·卡丹为中国人带来了已经断档的时尚文化。皮尔·卡丹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尚品牌。他在带来时髦衣服的同时,还带来了时髦的饮食。他的马克西姆和美尼姆斯餐厅,给中国人带来了在“老莫”之外真正的西餐。这些其实都打开了一个窗口,让封闭已久的中国感受了消费的魅力。让中国人发现时髦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种美好的事物。贫非罪,但丰裕的生活也非罪。虽然那时他的服装和餐厅都很贵,但它们当年就是时尚,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代名词。如果没有那个阶段,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所以,这个法国人和他的团队,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史中是不可遗忘的。(张颐武)

 

42.西哈努克 (1922- )

    柬埔寨王国政治家、前国王。1960年西哈努克就任国家元首。2004年宣布退位。西哈努克国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长期致力于中柬友好事业,并多次访问中国。他曾先后创作了《怀念中国》、《万岁,人民中国;万岁,主席毛泽东》和《啊,中国,我亲爱的第二祖国》等,赞颂中柬友好的歌曲。他也曾多次慷慨解囊,向中国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

    在一代中国人的眼里,西哈努克是国际友人的象征。在中国相对孤立的年代,西哈努克永远的微笑,代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善面孔,让被封锁的中国人在孤独中感到一丝温暖。(金灿荣)

 

43.基辛格 (1923- )

    基辛格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家庭,后因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纽约。基辛格曾为学界中人,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和教授。1971年他秘密访问新中国,作为中美破冰会晤的牵线人和实际执行者,协助尼克松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其战略思想在我国政界、军界和学界有广泛影响力。他先后担任过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其间,他参与了使美国从越战脱身的国际谈判,197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延承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思路,主张“均势”与“实力”相呼应的外交战略。其著作《大外交》对中国学者和政治家影响深远。

在冷战后期,美苏竞争美国处于颓势的时候,基辛格襄助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美国的战略转型,推出“五大中心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动中美和解。自1971年第一次秘密访华以来,基辛格共访华超过60次,也被中国媒体认定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金灿荣)

 

44.李光耀 (1923- )

    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以及现任内阁资政,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李光耀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与中国大陆交往,会晤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多位中国领导人。在李光耀的促成下,海峡两岸于1993427日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首次“辜汪会谈”,极具象征意义。

    由于李光耀的个人影响力和对外政策,使得新加坡这样的微型国家,获得了远超其国力的国际影响。改革开放后,新加坡经验和新加坡模式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一定影响。李光耀本人的政治智慧也受到中国媒体的高度推崇。(金灿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xixing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1 05: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