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海归的失落与痛苦 [2012/11]
- “三高”女人結婚難 [2012/11]
- 娶個離婚女人做老婆 [2012/11]
- 回国前的感言....... [2009/03]
- 回國談婚論嫁須量力而行 [2012/11]
- “呆”在祖國發展之後的感言 [2012/07]
- 好人短寿与坏人长命 [2009/06]
- 為何美女多嫁醜男 [2012/11]
- 与大陆80后(部分)的对话 [2009/03]
- 当初出国与今日回国何错之有? [2009/05]
- 人造美女你敢娶嗎 [2012/11]
- 嗨!进退两难的小海归 [2009/03]
- 男人似舟,女人如帆。 [2009/06]
- 谈中国十八大和美国总统选举;透明与不透明 [2012/10]
- 五叹罗京 [2009/06]
- 網絡舞臺,需幽默有“度”風趣有“寸”。 [2010/01]
- 《貝殼村》民選村長有感...... [2010/03]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褒的貶的一時之間是滿城風雨。
其實,經典和著名的文學作品都是有所爭議的,作者本身對社會和人物的理解和刻畫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如果用挑剔的眼光去評判、解剖,幾乎沒有一部經典和著名的文學作品能如此的“折騰”。如同很多朋友說;“莫言的作品他們不喜歡,但莫言的獲獎是一個事實”。從五四魯迅先生開始,中國的文學作品和作家是在一種特定的制度下,用自己的情感和心血去解讀中國。即使莫言沒有獲獎,中國作家文化人依然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因為不要忘記,一個有着13億中國人的社會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語言,作家是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捕捉着與社會、生活、情感息息相關的信息,用文字的方式去理解、寬容、解讀這13億的中國人,這也許就是我想說的;不是莫言本身的作品有多少價值,而是這13億中國人的價值與莫言本身的價值融合後的震撼力!
25年前的《紅高粱》在世界影壇上頻頻曝光的時候,也許也是莫言站在13億中國人這個龐大群體中厚積薄發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會想到25年後的今天,《紅高粱》的作者莫言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信號,因為沒有一個結構會忽視一個13億人的龐大群體,莫言獲獎固然可喜,但不能因為獲獎而忘乎所以,更不能因為莫言獲獎而憤憤不平,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完美無瑕。希望中國的媒體不要閑得無聊而捧殺莫言,更不要急於為莫言“樹碑立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我想此時此刻莫言是興奮的,但真的希望莫言不要忘記水和魚的關係,不要忘記如果沒有13億的中國人,這個無法複製的群體和平臺,也許離諾貝爾文學獎會很遙遠,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