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印 [2012/11]
- 生日话“天命” [2015/01]
- 真“免费” , NOT FREE [2012/01]
- 酸辣汤:中餐第一汤 [2010/08]
- 边走边谭:表叔杨达才的“笑” [2013/09]
- 边走边谭:探访吕梁 [2013/09]
- 闲话--------话“ 狗 ” [2010/10]
- 一盘水饺 [2012/07]
- 军队的贪腐 [2015/03]
- 哥 你慢慢走 [2012/09]
- 向阳参军 [2015/03]
- 人到中年万事休 [2010/03]
- 边走边谭:天台山寻“道” [2013/11]
- 边走边谭:探 “华 陵” [2013/10]
- 向阳之死 [2015/03]
- 边走边谭:近乡情更怯 [2013/06]
- 一枚银元 [2009/09]
- 酸辣汤:停车位真贵 [2009/12]
- 开场白 [2009/06]
- 追忆母亲(完结篇) [2010/01]
- 我的故乡 -----汉中 [2009/06]
免费 , NOT FREE
这次带小女儿 回故乡探亲访友,除了让她亲身体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亲情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里面,就是想让她这个ABC 走马观花似的了解在故乡的这块土地上,有着古老的历史,也有着古老的传说,还有着前辈们生活过的痕迹。那么,免不了要走访故乡(汉中)的名胜古迹。
在汉中市城区的古迹中,最能吸引游客非“饮马池”和“古汉台”莫数。说起古汉台,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楚汉相争时期的刘邦,被楚霸王项羽发配到汉中后,以此做为行宫,招贤纳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逼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成就了汉家四百多年的基业。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而这“一坯土”,大概就是指这“古汉台”吧!。
记得那天吃过午饭后,牵着女儿地手出了家门,边走边向她解说着汉中的风土人情,地方小吃。过了钟楼,沿着中山街来到丁字街旁的“饮马池”。这“饮马池”,也是汉中的名胜古迹之一,相传汉王刘邦驻军汉中时,因曾在此池饮马而得名。
池子旁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下方刻有“饮马池”三个大字,接下来便一行小字“汉中市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公布”,落款为:“汉中市文化局立”。这次本想让女儿观尝,并为她讲解那块刻有“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常怀赤帝风”(赤帝指刘邦)的石碑对联,为找这块石碑,父女俩围着这池子差不多转了一圈,忽见好端端饮马池围栏被硬生生地掐断,装上铁门并砌上砖墙把石刻对联圈了起来,且有那铁将军把住铁门,搞不懂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要不你收费得了。
唉,不得其门而入,真不知是谁的主意,真可恶。
离开饮马池,由中山街转到汉台街,并沿着古汉台围墙来到东大街上的古汉台正门口。只见正门口有进出三个通道,并装有安检门,在进出门口处站立着三位足有一米八以上,且身强力壮,身着保安服的人员,对偶尔三,两个要入内参观的游客收取门票,并要游客拿出身份证进行登记,最后查检手袋并通过安检方可入内参观。正门口两边的墙上都装有玻璃像框,像框里贴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名人政要来古汉台参观游览的像片,好似因有这些名人照而使得古汉台更加古色古香,蓬碧生辉。
要携女儿入内,需有门票才行。我当即来到出票窗口,见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无精打彩地坐在那儿,低着头朝下看着什么。显然,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对于我的来到仿佛全然不知,不得已我便开口说道:“同志,我买俩张参观卷。”
“不收钱,票是免费的”,一听这话,我心里顿时乐开了花,两张票能省几十块钱哩!
“给我两张,行吗!”。
“把你的身份证拿来”,窗口内的小姐依然面无表情。
“我没有身份证,护照行吗?”,我急切的问道。
“不行,没身份证不能给票”。
“那我掏钱买票该行吧?”。
“ 不卖票。没身份证不给票,这是国家文物总局的规定”,看来没有再商讨的余地了。
我心有不甘,再次靠近窗口对那位小姐说,既然是免费,又没有本地外地,本国外国之分,就应该给我票,让我入内游览才是。对于我的喋喋不休,这位小姐不耐烦地说道:“没有身份证,你进去搞了破坏,我们到哪里查你去?”。
一听此言,气得我火冒三丈,当即说道“岂有此理,你们这里的保安是干什么的?,安检门也是假冒伪劣吗?谁敢说有身份证就不搞破坏了,没身份证就要搞破坏?”。
说完我拿出像机,打算把进出口旁边张贴着的“游客须知”照下来,可恰巧瞧见了门口那三位保安中的一位,急速奔向大门旁边的小屋子,另外两位朝我这边移动,我赶紧拉着小女儿的手,离开这实实在在向公众“免费”开放,而又NOT FREE 的古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