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车库 [2015/06]
- 说说上海 [2014/12]
- 上海的高度 [2017/01]
- 仙境黄龙 [2016/08]
- 南国风情----迈阿密 [2012/10]
- 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2016/05]
- 移民美国五年感想 [2010/11]
- 桂林山水甲天下 [2017/02]
- 金窝银窝和草屋 [2015/04]
- 国籍、签证与出入境 [2013/01]
- 重庆印象 [2015/01]
- 阿拉斯加冰川湾公园 [2017/07]
- 山楂树 [2018/01]
- 阿拉斯加游船 [2017/06]
- 班芙公园 [2015/09]
- 宰你没商量(上) [2012/05]
- 黄石公园 [2012/06]
- 习惯思维 [2013/03]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五) [2012/02]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十) [2012/02]
- 【贝壳村2012亲近自然亲近你我】拱门公园及摄影绘画 [2012/07]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四) [2012/02]
- 西安----世界文明古都 [2011/11]
- 左轮手枪 [2013/02]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一) [2012/02]
- 邻家女童与狗狗 [2012/08]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七) [2012/02]
随着气候变化,农场开始进入春耕播种季节,被称为“三弯腰”就是收割、拔秧、插秧,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是种双季稻,早稻和晚稻,为了抢种也是最忙最累的时候,农场还种棉花,冬季还种小麦。在忙收忙种的农活中,身材高的比别人更吃力,近半个月差不多天天弯这腰,走路都直不起来,在炎热的夏天中的“三枪”,所谓“三枪”抢收、抢拔、抢种,因为天气热尽快把早稻收起来,再把晚稻秧种下,让晚稻有足够的时间生长,也就是“三弯腰”,加上高温,差点中暑。
为了避免太阳直射,凌晨二点起来,在月光下拔秧,上午九、十点收工,下午三点开始插秧到八点才收工,连续十天,特别是凌晨叫起床,人太累了怎么也爬不起,连队的连长凌晨二点开始叫起床,到三点大部分人还叫不醒,后来用高音喇叭放歌曲逼着起来,好比半夜鸡叫,夜幕下走在田埂上跌跌冲冲,蹲在地里拔秧手都起泡,在月光的陪伴下只听莎莎拔秧声和女生的哭泣声交织一起,还有稻田里的蚂蟥钉在腿上,被咬的流血,几天弯着腰都直不起来,有的干脆跪在秧田里拔秧,城市姑娘在农田里她们汗水、泪水、泥水都分不清了。
秋收季节也是景色最美的时候,庄稼地里一片金黄色的稻谷相间一片白色的棉花,农忙时间长用一个多月才忙完,摘棉花、割稻、种小麦,也要弯腰,秋高气爽是丰收季节,天亮就出工天黑才收工,清晨庄稼地里还是露水,棉花开花有先后,先开花的先摘,棉花地里要摘几次,在打谷场上成堆的稻谷和晾晒的棉花,辛苦了一年也有一种收获感。这也是到广阔天地改造的结果。
农场进入冬季那是农闲时季,但每年的冬天没让我们闲着,农场沿海围垦的大片芦苇地要土地改良,就要引进谈水,平地开河。整个农场都出动,浩浩荡荡开河大军从四面八方汇集在围垦荒地上,从我们连队住地到开河工地步行一个小时,芦苇都清除了,远望看不到海边,空旷的大地上风也大,摆开架势,挖的挖、挑的挑,干的热火朝天,天气越来越冷,挑着担还顶着西北风,感觉那年的风特别大。
中午吃饭的时候,真是餐风饮露,手用筷子夹着一大块肉,还没送到嘴边被一阵狂风把肉吹到地上,等天快黑的时候收工回去,一路上又冷又饿,半道上见到用草棚搭建起来的杂货店吸引我们进去,那是专门为开河准备的后勤,有点心饼干,大家都纷纷购买,最吸引的就是万年青饼干,这一路回去边吃边走,等到了连队一斤饼干也吃完了,再去食堂打六两饭,好大的胃口,一个多月差不多天天如此,钱也用完还不够向别人借。
开河工地上远远望去,人来人往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我们农场青年还不是开河的主力,来自各个郊县的农民才是主力,在他们的工地上,人比我们少,速度比我们快,这次开河我们的肩膀锻炼的结实了,体力也大大增强了,将结束的时候,一条30米宽、5米深、河底宽5米的河出现在眼前有种自豪感,总算真正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