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二代“中国人”身份的认同

作者:谢盛友  于 2011-8-8 04:4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已有7评论

【苦涩槟榔】


留二代“中国人”身份的认同


作者:谢盛友


我把我们的后代称为 “留二代” (八十年代留学生的第二代)。

儿子没来电话,应该是安全“过关”了。我感觉疲惫,本想上床睡觉了,不放心,再次启动电脑,打开电子邮箱,阅读到儿子的来信:

爸爸,请你明天上午九点至十点在办公室等我们的电话,我们路过匈牙利时,被海关扣押了,必须返回维也纳,到匈牙利驻奥地利领事馆办理过境签证。附件里是申请表格和给M先生的委任书。

这是儿子15岁那年发生的事情,他所在的教会每年大约50个大人带领小孩,开着3辆大巴士,到罗马尼亚最贫困的地区(靠近俄罗斯),帮助建造学校和给罗马尼亚的小孩补课。儿子15岁开始,每年参加,一直到中学毕业。没想到,第一年就被匈牙利海关来个“下马威”。

儿子持中国护照,办了罗马尼亚的入境签证,当时过境匈牙利,有人说中国人不用办签证,我们信以为真,想图方便,结果更麻烦。

在此之前的一年,发生过一件更加不愉快的事情。儿子中学的交响乐团到波兰演出,到了德波边境,儿子被拦住,海关让他到柏林办理入境签证,可是当天晚上就要演出,到柏林折腾,也来不及了。怎么办?三个领队老师,只好留下一位陪伴我儿子,在边界租了旅馆过夜,第二天等乐团回来,集体返回班贝格。

交响乐团的指挥责怪领队:“为什么没有事先给谢于骅同学办理签证?交响乐团没有第一小提琴手,怎么演出?”
领队:“我们往年去波兰,像赶集一样,哪知道要办理签证?我们也不知道,谢于骅同学还是外国人,况且,不是说有永久居留的外国人,进出波兰与德国人一样吗?”

看,当老师的德国人都搞不懂,让我们这些外国学生怎样搞清楚?

2005年,儿子参加滑雪,小腿骨折,住院我陪床,这次我哭了:“儿子,爸爸真的对不起你,人家的父母花很多时间陪同自己的孩子长大,而我们不知道整天忙的什么?太少时间给你了。”
儿子为我擦干眼泪:“爸爸,你给我的时间够多的了。”
大概看得出,这时的我感情完全倾向于他,儿子大胆地与我讨论一些谢家的原则问题。儿子问我:“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放弃中国国籍?”

我:“爸爸现在还没有找到做德国人的理由,等你年满21岁再说吧!”
儿子:“我21岁,你就有不做中国人的理由了。”
我:“你21岁,我就丧失了为你选择的权利。”

西方年轻人成长法律上有三个概念:十六岁是成人,允许同居;十八岁是成人,拥有选票;二十一岁是成人,独立开业。

年满21岁,儿子在慕尼黑果真立刻申请加入德国国籍。今年儿子22岁,这次八月在家住两周,他给他妈妈一个“任务”,不管他夜里学习多久,第二天早上七点钟一定要叫醒他,与父母在一起吃早餐。席间我问他,对“中国人”的身份到底感觉如何。

儿子:“做中国人,是我无法改变的事情;保留中国国籍或加入德国国籍,是我可以选择的事情。”
我:“那年你为什么说,你是班贝格人?”
 “我出生在班贝格,当然是班贝格人。班贝格的中国人。班贝格是我的家园,中国不是我的家园。”儿子回答得很干脆。

上回我写《“海不归”与“留二代”》一文,读者给我写信:“老谢,你这样的故事不能重复,这对你儿子的心身健康不利!”

感谢这位好心老兄,不过,我儿子若能阅读我这些汉字文章,他也许不用挣扎了,我也省心,正因为儿子的中文“堕落”,我才开始写《苦涩槟榔》这本书。《东张西望》出版后,我决定以我儿子和周围朋友的孩子为主线,继续写《苦涩槟榔》(留二代“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故事)。

我自己还很得意,发明了“槟榔留二代”,他们真的像槟榔一样,表面有坚硬的“中国人”外皮,内心的滋味如何,却无从而知。槟榔的苦涩,是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咀嚼时的感觉。也许留二代像槟榔一样,森秀无柯,风至独动。他们像槟榔一样,天生棘重累其下,却举羽扇扫天。也许他们有槟榔般的高大、自信、傲慢和执著,我们却视他们之身眇眇,微不足道,孤单无依。

 

 


高兴
2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2 回复 fanlaifuqu 2011-8-8 05:33
真心披露,两难处境。让人心酸感慨!
3 回复 白露为霜 2011-8-8 05:40
我们当初出国,除了为自己,很多也是为孩子有一个更好得发展前景。如今孩子加入外(美)国籍。理应认同(效忠)自己的国家。那怕这个国家并不完美。又有哪一个国家是完美的?
我觉得并不是孩子挣扎(他们并没有认同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挣扎。
2 回复 yulinw 2011-8-8 10:50
白露为霜: 我们当初出国,除了为自己,很多也是为孩子有一个更好得发展前景。如今孩子加入外(美)国籍。理应认同(效忠)自己的国家。那怕这个国家并不完美。又有哪一个国家是 ...
   同意: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挣扎
4 回复 yulinw 2011-8-8 10:53
   所谓的第一代又和以前的大不同,以前的第一代大都没啥文化是生存为主,对孩子的要求不高,现在的是目的明确,对孩子的希望比天大~~
1 回复 老君岩 2011-8-8 17:17
不用担心孩子,他们好的很。他们没有受过民族国家沙文主义的熏陶,没有这些包袱。国籍只是决定你参与哪个政府,同时受到这个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人没法选择自己的民族,可是有些幸运的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政府。
2 回复 看得开 2011-8-9 11:49
白露为霜: 我们当初出国,除了为自己,很多也是为孩子有一个更好得发展前景。如今孩子加入外(美)国籍。理应认同(效忠)自己的国家。那怕这个国家并不完美。又有哪一个国家是 ...
9494, 同感!
作者: 这并不是孩子的包袱, 这你是的. 不要把你的包袱放在你的孩子身上.
2 回复 心如水 2011-8-16 07:12
也许我们担心的是流着我们的血液的后代,有一天会站在我们自己祖国的对立面,伤害自己的民族和同胞,成为我们不齿的汉奸。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4 05: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