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承载不了人的“原罪”

作者:谢盛友  于 2009-11-8 10:0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

  2009年3月21日,全德国哀悼温嫩敦(Winnenden)惨案的牺牲者,德国总统也参加了追悼会。举国降半旗、举世同悲伤,全世界的人都在问:为什么?

  德国总统呼吁,社会各界应该更加严格管制网络暴力、电脑电影暴力游戏。

  每次校园惨案后,人们都在思考,电脑暴力游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诚然,暴力游戏助长校园暴力,但绝对不能划等号。如果那么简单,谁能想得通,相貌腼腆的Tim竟然一下子杀害15名无辜?

  与此同时,在台湾发生了“郭冠英案件”,马英九上台以来,省籍问题在台湾似乎平静一些,其实都是表面,族群撕裂仍然暗潮汹涌。

  在台湾的外省人,面对“台湾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感到不安,他们借用网络使用匿名、化名或笔名发泄不满。“范蘭欽”、“辛文菊”在网络里自称“高级外省人”,骂台湾为“鬼岛”,这些虚幻世界的言语,与现实台湾的本省人“中国猪滚回大陆去”,构成了一枚完整的镜子。这枚镜子有两面,可悲的是,人们喜欢用镜子的这面照自己,用另一面照他人。

  根据媒体报道,台湾新闻处郭冠英先生为了以笔名发表政见,2009年3月23 日遭免职处分。郭先生曾自讽为“高级外省人”,因而招惹围攻,并受惩处。经民意调查,台湾65%人口认为深绿政客炒作该议题。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都会因为宗族、血缘、肤色、宗教、阶级、职业等相互抗争。这种抗争是人类带有“原罪”的抗争。但是,不要因为抗争而恶化,不要因为抗争而厌恨而仇视而对立。在这个意义上,容忍宽容比自由民主更有意义。

  有一些人说,是电脑网络害死了Tim,是博客害了郭冠英,但是,更多的人不相信。更多人相信的是,郭冠英的确跳动了台湾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我不相信,郭冠英案件的了结,台湾就停止族群恶斗。我更不相信,把网络暴力游戏全部取缔干净,就没有犯罪,就没有杀人。网络没有原罪,网络是载体,网络承载了人的“原罪”。

  人,一半天使一半野兽,在现实生活中,人尽量掩盖自己野兽的一面,或受制于情面道德或受制于法律法规,在网络虚幻世界里就不一样,只要你有电子邮件(电邮也可以弄假),就可以在网络中注册,用假名将自己的野兽百分之百地抬出来,该骂就骂,该恨就恨,该杀就杀,反正人家不知道你是谁。

  自从有网络以来,人有一半是现实人一半是虚幻人,电脑里画饼无法充饥,网络里发泄不能完全解恨。当电脑网络承载不了人的“原罪”时,虚幻人消失,百分之百的真实人走向街头,拿着枪乱杀无辜。

  网络消失了,人的原罪不会消失;了结这个郭冠英,会出现另一个李冠英、谢冠英、陈冠英,人类带有“原罪”的抗争不会停止。

  写于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 09: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