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张澜澜的档次,与汤灿一比 (少儿不宜) [2014/08]
- 徐才厚情妇张澜澜(图) [2014/08]
- 赖昌星为什么想搞董文华?(18+) [2012/04]
- 彭丽媛并非一只死穴 [2017/07]
- 解密:谁出卖了张玉凤? [2014/09]
- 看女人玩弄男人生殖器有感 [2020/02]
- 中共高层已达成妥协:大阅兵游行十大疑点 [2019/10]
- 红二代聚会发泄对习近平不满 [2017/04]
- 肺科病房淫乱的难言之隐(18+) [2013/03]
- 与高官通奸的杀伤力 [2017/02]
- 中国大阅兵漂亮女兵最新集萃,先睹为快 [2015/08]
- 严重关注:上海市全体党员登记名册外泄 [2020/07]
- 请大家来辨认:她是谁的私生女? [2019/10]
- 耿爽出面收回对美国的肆意攻击 [2020/03]
- 国色天香:中央办公厅直接挑选“两会”女服务员(一) [2021/03]
- 中国官方缘何不为毛泽东“私生子”平反? [2013/04]
- 红军到处强奸妇女是真是假? [2016/09]
- 祖国有难不捐款,你能算是中国人?! [2020/01]
- 南海开战一周后的中国局势 [2016/08]
- 为韩正同志,我再赌一把! [2015/01]
- 最新发布:就上海踩踏事件答记者问 [2015/01]
- 离开主席教导我成不了游泳好手 [2015/07]
- 华人在哪里都不心齐,为什么? [2016/01]
- 一个专门打着名人旗号的写手 [2015/04]
- 上海是重灾区 [2012/10]
- 得天下者是因为得民心? [2014/11]
- 大妈舞与体貌特征(附图) [2016/12]
- 维护毛泽东思想的五种手法 [2012/10]
- 红歌响彻国会山,她的希望? [2015/01]
- 抗美援朝,何必纠结? [2016/09]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报纸杂志纷纷复刊,一家后来跃居中国第二大发行量的报纸,半公开地对全社会招考编辑记者与各部门员工。
称其为半公开,出于四点原因:
一是宣传部在考前三个月,为部分报考生办了一个新闻学习班,学员由宣传与文化系统的干部推荐,教员兼负责出考题;二是报考者为社会各界比较活跃的人士;三是新闻界的干部子女优先准考,但明确10年内凭考分录取的其他职位,不得转为编辑或记者;四是招考消息未公开发布。
与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相比较,总裁判算啥(生下来不是啥当然那时连啥都不是),只在考试前几天,恰巧听朋友说有这么回事,就想办法开后门去报个名。
开后门多半要借助血缘关系,这对谁都无例外;家父曾是民国政府所属机构里的一个低级职员,当时和他一起工作的老同事,就是后来这家半公开招考的报社总编辑。总编早年参加地下党,潜伏在民国要害机关,并未作出过类似《潜伏》那样的贡献,就连劝说我父亲跟他“求进步、求光明”都没成功(我父亲胆小,对民国政府不满,但更不了解共产革命,不然我早就是太子党,说不定能介入眼前这到底是“7个常”还是“9个常”的竞争)。总编唯一的贡献,据我认为,是他冒死革命的几十年后,为我开了次后门,而他其余的一辈子时间都在喉舌,他本人到底有些什么观点,有什么主张,却没人知道,好像始终在做地下党。
经过我父亲一个电话,三天后我就直接奔考场去了,什么准备都谈不上,毕竟当时总编还不至于腐败到卖给我考卷,他确实到死都没被双规,这话是要有一句说一句。事隔半年后,我父亲特地赶到城里看望他,顺便捎去两条活鱼,他们每次见面都很高兴,尤其是这一次。
考试结果让我对党的人才制度胃痛了半天,特别是对那个被活生生扣去的10分。
试卷上有一个占10分的“名词解释”题:“新闻五要素”。
对当时一般的无知青年来说,文化的命才刚刚革完,不参加新闻学习班,是没人知道答五个要素只用十个字就行,来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五个W”。这一道题竟然花了我近20分钟,冥思苦想之后,我老老实实地答道:“考生我不知道五要素是什么,但我觉得新闻的特点就是它的以事实为根据,即真实性;以及时为效率,即迅即性;以无禁区为条件,即自由性”;等等,我写了五个概念,并叙述其内涵。结果当然是零分,还耗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人家办过班的人,半分钟便轻松捞得这垂手可得的10分,10分哪!考试是差一分定终身的拼命活儿啊 —— 爹爹,奶奶啊!
三年后,据《新华文摘》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第一位文革后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其论文答辩得到新闻界的普遍重视,其论点:五个W不能作为新闻的要素。他认为,任何文体及其表现方式,比方小说、讲故事、唱绍兴戏,都离不开何时何地何人等等五要素,不然构不成对任何事件的描述,所以单凭五要素没法揭示新闻的性质及内涵。他认为新闻的五要素,居然和总裁判三年前的零分答题几乎完全一致。
所不同的是,他的学术观点在新闻史上注上了一笔,其本人也早就成为名教授,而论点在先者,却无可奈何花落去,直到后来的某年某日,境外某国的店铺大门两侧,早已堕落为真正无产阶级的总裁判,在地上捡着一份份免费的华文小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