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的观念“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太在乎了”-----你赞成吗? [2010/07]
- 文化冲突,代沟冲突(一) [2010/08]
- 文化冲突,代沟冲突(三) [2010/08]
- 文化冲突,代沟冲突(二) [2010/08]
国人的观念“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太在乎了..”------------你赞成吗?!
我的侄儿(谦谦)和我青梅竹马的好友温某的女儿(寒寒),是家乡的“最好中学”里“最好班”的同班同学,高考完了,听说侄儿被上海某高校录取了,就急忙打电话去问问温的女儿(寒寒)被哪里录取了?结果温的女儿没有参加国内的高考,在北京考了雅思,下个月去加拿大一家大学读书。
我们家欧,美,日都有亲戚,可侄儿就是不愿意到国外来读大学,所以,我们大家也就只好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了。温说她的女儿也不愿意去国外读书的,是她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女儿,逼女儿出去的,为此还和自己的老公大吵了一架,最后老公也妥协了。
我赞同地说:“对,应该让她从小出来闯一闯,虽然在国外很艰难,艰辛,但是对她自己将来的人生会有很多好处的........”。温却继续补充地对我说:“寒寒是个性格很细腻,敏感,喜欢为人作想的人,有时甚至到了神经质的地步,比如有一次寒寒的同学叫寒寒到她家去住,寒寒有过敏性皮炎,她非常想去,可就是担心自己的过敏性皮炎传染给了同学,不去了..............我希望她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太在乎,否则将来在社会上会很吃亏的,所以我要她出去改变改变自己......”。我赞成温送孩子出来读书的事情,但听了温的理由却很吃惊,忙说:“寒寒为他人作想的性格是很好的啊,细腻,敏感并不是坏事,它也有它的很多优势的,你为什么要说它不好,要去改变它呢?!在国外,学校的教育主张的是: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并协助和引导孩子去发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你从小生活在中国,从中国人的观念来说,就说寒寒的性格不好,可外国人,外国的社会不一定会说寒寒的性格不好哦,相反外国的社会就是接受她这样的人.....”。
一向喜欢固执,任性,强词夺理的温,不但不反省一下自己,思考一下我说的话是否正确?继续说:“北京,清华大学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跳楼自杀,就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好造成的。我的朋友,同事们都说我家寒寒是个很可爱,很懂事,很乖的孩子,对别人来说是很好的,但是对她本人自身来说是很不好的。她是我的女儿,我才不管它什么观念不观念的问题,为了她的将来不要成为像那些“受了挫折就想到要去自杀”的人,我就是要锻炼她成为“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太在乎的人”..............”。我继续辩论地说:“造成那些跳楼自杀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中国教育只重视了人的学力上的教育,没有重视人性,人格(包括道德,人品,涵养.........等等)方面的素质,思想上的精神教育,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优秀的高材生思维放不开,视野不宽广,遭到挫折想到去自杀.......”。
全家都是高科技人才出身的温,好像没听懂我的话,继续说:“我虽然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但是现在网络很发达,从各种网站我也知道中国的教育是全世界公认了的-------基础教育是做得最好的国家!所以中国的教育不存在“不健全”的问题...........”。我说:“对,你说得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不差的,但是你知道吗,在国外,除了基础教育之外,还有人性人格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你可能听说过了,但是你体会过吗?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是不会懂得“人性人格教育”对人的重要性的.......”。温再说:“我把孩子送出去,是想让孩子通过在国外的教育,和国外,和世界接钩.........”。嗯,哈哈,这个大道理听起来是很不错的!对于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温,我也不想去说更多的现实来打破她的幻想,就回答她说:“和国外,和世界接不接钩,我看都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帮你的女儿选择“国外读书”选对了的是:国外的学校,社会环境可以让你的女儿多得到一份“人性,人格,情操“方面的教育,你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你的主观选择却是正确了的.......”。
就这样,我们辨来辨去,在电话里”友好"地吵了一个多小时,我知道要说服我这个顽固的朋友(温)是不可能的,我只好说:“温,我是知道你的性格的,我也不想和你争个高低,你保持你的观点,我保持我的观点,我将我们的观点发到网上去,看看海外华人是怎么评价我们的,怎么样?到时我把结果发邮件给你看看......”。
好了,来听听大家的意见和评论,请多多包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