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西湖还是游人头? [2013/10]
- 邱会作和吴法宪回忆录比较 [2012/07]
- 饿死数千万人是个反科学的大谎言! [2015/10]
- 劝君遇事多思考,勤用脑 (1) [2011/12]
- 不要买 Extended Warranty! [2011/11]
- 李天一被判10年冤吗 [2013/09]
- 深圳女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 丈夫躲猫猫为何? [2011/11]
- “百鱼宴” 记实 [2010/11]
- 愚蠢的 AT&T [2011/12]
- 西雅图一夫妇住豪宅领补助 [2011/12]
- 63的幸福生活 5 [2012/03]
- “毛泽东承认长津湖之战惨痛失败的亲笔信”是伪造的 [2021/10]
- 白宫高官也行窃(和63的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中医凭什么一枝独秀? [2011/12]
- 大多数人的权益哪里去了? [2012/05]
- 63的幸福生活 [2012/03]
- 贝壳村里的夜蓝宫(外传) [2011/10]
- 情愿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 [2011/10]
- “百鱼宴” 后记 2 [2011/01]
- 63的幸福生活 4 [2012/03]
- 大牌的63 [2011/08]
- 63的幸福生活 3 [2012/03]
- 韩寒的支持者看过来,代笔的铁证找到了! [2012/03]
- 民族大英雄! [2012/10]
- 63的幸福生活 6 [2012/03]
- 63的幸福生活 8 [2012/04]
作者:严建兵
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转基因致癌试验
最近有法国科学家在《食品化学毒物学》上发表研究文章称,抗除草剂的玉米喂食大鼠导致致癌率大幅上升。这一惊人新闻被很多媒体和反转基因的组织和
人士转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不实之处,已经有很多人予以了批驳和澄清。比如说,对照也致癌,用的试验鼠是易感鼠,这些老鼠最终90%都会自然感染癌
症而死亡,本试验无法区分是衰老导致还是转基因玉米导致,喂食的玉米没有做毒性成分检测,等等。具体就这个试验来看,假定所有的过程都正确无误,还有
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样本太小。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调查了10个女孩的身高,平均为1.7米,另外也调查了10个男孩的身高,平均为1.6米,如果你根据这个结
果说女孩比男孩身高要高,大家一定会觉得很荒谬。要得出男孩和女孩到底哪个身高更高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小孩的身高都调查一遍,然后再比较,
实际操作过程中,显然做不到,所以常用抽样的结果来估计实际的结果,这就要用到统计分析。例如这篇文章的对照组也有大鼠致癌,我们可以问:为什么同样
的老鼠,吃同样的东西,最后有的感染有的不感染呢?这就是随机效应,它无法避免,只能估计,要准确估计,必须要用大样本。而本试验每组别所用的实验鼠
的数量不过10只,从统计上讲太小(样本数的下限是30,否则统计学意义有限,比如人类对疾病等的研究,调查的样本可能高达几万)。当然试验鼠因为遗传背
景和培养条件相对一致,所用样本可以相对较小,但基于每组10只大鼠做出与普遍结果不符(有几百篇文献证明转基因食品无害)的结论仍然过于草率,尤其是
在没有其他证据支持的情况下。而且对照和处理都有同样的结果出现,甚至有些对照出现致癌鼠的数量还更多,不同处理之间结果也不一致(比如吃更多转基因
玉米的大鼠致癌率更低)。难怪方舟子据这个不严谨和自相矛盾的结果“戏称”转基因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更有抗癌功效。在该文发表的前一天,来自中国的一
个研究团队也在同一个杂志发表了类似试验,结果却完全想反,得出的结论是,转基因玉米和普通玉米都不会导致试验鼠致癌。与前一篇文章不同的是,该文的
发表没有引起任何注意。迄今,估计有超过300个以上的独立试验,证明了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这些文章加起来的影响估计还不及这样一篇“不正常”文章
所引起的关注。从科学角度上讲,对于这样一个不寻常的结果,我们应该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更加严格的论证。
为什么谣言比事实传播的快
为什么这样一篇试验设计,材料,统计分析方法,结论都可能存在问题的文章能顺利发表,而且被广为传播呢?这要从科学文章发表的程序来分析,全世界
目前发表科学研究结果的杂志估计有几万种,每年发表文章估计有几百万篇,绝大部分文章的发表都是基于两个左右的同行评审意见,如果两个评审的意见都同
意发表,一般文章最后都能得以发表。所以评审人的水平和立场就特别重要,而越是主流的杂志,就越能找到高水平的审稿人,其发表的质量就越能保证。而相
反,质量越一般的杂志,其发表的文章的难度就越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根据一篇文章的结果而得出什么结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应该如何判断呢?其实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写给同行看的,有争议非常正常,老百姓需要相信的是主流的科学观点。什么是主流的呢?一般来说,写在教科书上的,被国际知名机构或者组织认定的,被绝大部分研究所支持的,或者发表在著名杂志的就更可靠。比如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已经是写在教科书上的,是被世界各大主流科研机构,如
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美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等等,被数以百计的研究结果所证明了的。这样一篇不靠谱的文章为什么能如此流传呢?这和普通受众的科
学素养和心理有关。前段时间看报道说,某地有个大学生为庆祝减肥成功,然后狂吃馒头,最后撑死了,我相信没有人也不会有记者报道:“吃馒头能致死”。
也不会有人因此就拒绝吃馒头,因为大家都有这个基本常识,馒头不会吃死人。但是,对于没有这个基本常识的事情,就不一定了,比如网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流
传,某地忽见大量癞蛤蟆上街,是地震前奏,会有很多人相信,但绝大部分人不会因此上街打地铺,因为成本太高(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但如果某地刚发
过地震,然后附近再传这样的消息,估计上街打地铺的人就会有很多。而对于转基因,大部分普通百姓不具备基本常识,但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
态,反正反对也不需要什么“成本”。很多无良商家抓住这个心理,以“非转基因”为推销手段之一引导大家做倾向性选择(实际大家还是付出了成本,因为可
能更贵,或者更不安全)。实际上:拍着胸脯说自己卖的大豆油是非转基因的商家没有几个经得起验证,因为目前中国的大豆大部分依赖进口,而进口的大豆绝
大部分是转基因的。那些反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最好的办法是不吃。因为如果不进口,我们就面临无油可吃的尴尬局面。这个背后隐含的问题,我有时间再专门论述。
顶级期刊一样犯错
有些研究本身就是受有倾向性的基金支持,这样的研究结果我们更应该小心。比如烟草公司资助的烟草毒性研究,医药公司资助的药物疗效研究等,因此现在
越来越多的杂志要求作者在发表的文章中要有“利益冲突的声明”。尽管《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也要求作者做出类似声明,但其实这篇错误百出的“转基因玉
米让实验鼠致癌”的文章受到了法国民间反转组织“基因工程研究与独立信息委员会”的基金支持,因此让人很难相信其出发立场是没有偏见的。是不是发表在
著名的杂志的文章就没有问题?或者说著名科学期刊就特别中立?也不一定,著名杂志也可能带有立场,或者或多或少受环境影响,这样的事情其实在顶级杂志
也出现过,世界顶级杂志《自然》就直接拒绝了那篇著名的“金大米”文章,那篇文章不管从创新性还是从结果来说都是极其价值的,但《自然》作为一个生在
反转大本营的英国的杂志,编辑们更期待说转基因坏话的文章而不是证明其价值的文章。难怪“金大米”的主要作者Ingo Potrykus教授生气的回忆道:“给我们的印象是,《自然》对于质疑而非支持基因工程技术价值的事情更感兴趣”。但另外一本同样享有盛誉而地处美国的科学杂志《科学》却欣然接受了这篇文章
的发表,尽管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欧洲许多地方正处于“反转”的高潮。而事实证明“金大米”已经成为基因工程的典范,《时代》等大众传媒和报刊纷纷把
它作为封面,截止今天它的引用已经被超过1400次,不逊色于任何一篇经典生物学文章。与此同时《自然》却把版面给了“转基因花粉危害帝王蝶幼虫”这样一
篇没有足够证据支持的文章,发表该文的是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助理教授John Losey,他当时正在为晋升终身教职而努力,文章一发表,各大传媒欣喜若狂,
纷纷报道,因为帝王蝶是美国人最喜欢的一种昆虫,竟然BT花粉能让其死亡?但John Losey的大多数同事却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质问,发表文章到底是给传媒
看还是给同行看。后来许多试验证明这个结论有误,因为帝王蝶只能吃转基因花粉,而对照组却能吃到其它食物,换谁也受不了,相反,适量的玉米花粉能为帝
王蝶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而让其生长的更好。而今天John Losey估计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提这篇文章了。有趣的是,当他第一次把这篇文章投给《科学》杂志的时
候被无情的拒绝,而《自然》却接受发表。这两个事例充分说明,杂志的立场不可避免的受所处环境的影响,或者说也喜欢投“普通百姓”所好。顶级杂志也不例外。
(XYS201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