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后,需到警局报到。。。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五) [2011/03]
- 中国护照的尴尬 [2011/06]
- 法拉盛的中国男人(一)骗功 [2012/06]
- 善良美丽的中国女人 (一) [2011/04]
- 在中国,必须要学会的一些武艺 [2012/05]
- 儿不教母之过。。。 [2013/01]
- 摘 环 记 [2013/11]
- 在美国的投诉生涯:美国机构里的中文翻译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2011/02]
- 思维这个东西 [2013/03]
- 儿子在中国时的保姆。。。 [2012/07]
- 谁更黑?一个“小人物”的痛苦争扎。。。 [2012/03]
- 你我不相争, 因为我们是骨肉 [2011/10]
- 节俭的丈夫,仿佛要活到永远;挥霍的妻子,仿佛第二天就要死去 [2012/01]
- 在纽约的蜗居日子,那段难忘的经历。。。。 [2012/01]
- 朋友的邀请函,我才能祭拜我的亲爸。。。 [2012/09]
- 被相亲 [2011/12]
- 种的是菜还是树? [2012/07]
- 儿女是债? [2012/04]
- 少爷上岗记 [2011/07]
薛宝钗是位六零后,长脖长腿长腰身,脖子以上的皮肤,白净又细腻,大大双双宽宽的双眼皮,还被人误以为医生所为。从小读书不用爹妈操心,在学校不是状元就是探花,实在是生错了年月,投错了胎,最终没有进到高等学府,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帮爹妈操持家务,也是一把好手,五六岁时,长脖子上就吊个门钥匙,爹妈放工前,把煤炉开开,把米饭提前烧好。初、高中阶段,也不见叛逆,乖巧伶俐。平时生活中,在与大家的相处中,能吃亏、能受气,是一位深得众人欢喜的主儿。按照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有这种闺女,爹妈还不是只要等着晚年享福就好。这也是做爹妈的基因好吧,按照佛教的说法,爹妈应该会有好报应的。
按照当时就业的路,也是唯一的一条渠道,顶替父母职位。父母不仅给于了生命,同时还给予饭碗。老父才五十吧,好好的办公室工作,年纪尚轻,为了孩儿的前途,放弃了自我,离开岗位,自己去外面做临时工,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和美国的临时工,可不是同一概念。中国的临时工,地位的低下,等同奴隶,不光活儿重体力,而且人人都可以使唤和吆喝。薛宝钗顶替父职,进入国企,加上自身出众的模样,很快引来牛鬼蛇神。人的自私,是予生具来的,薛宝钗就是好例证。在中国,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不是单方面,不是个人自己的私事。尤其自己身顶父亲的职务,将意味他们的晚年,自己应该更多地付出、照顾和承担。
薛宝钗在自己的婚姻上,以命相拼,以死相逼。父母不祝福的婚姻,一定有其道理。婚后的薛宝钗住进夫家,上有婆婆,婆婆还有老妈。婆婆的妈还是位有钱人的小房,不是好伺候的主。外加二姑姐,其中一姑姐,三口之家无房,长期定居在婆家。一大家子,八九十来口人。这大家子不缺主妇主人,缺的是仆人佣人。老婆婆基本卧床,中婆婆好吃懒做还恶人恶相,折磨人的法子又多又狠。二个姑姐,各有各自的精明,算计起人来,都不用草稿纸。什么叫水深火热?不要谈主卧次卧,更本没办法给新夫妻腾地方,只好蜗居顶楼自家搭建的草棚,享受冬寒酷暑的日子。中国的南方有火炉之称的城市,没有冷热空调可以调节,那可不是一般的折磨。
蜗居中,薛宝钗也是孤身呆在冬如冰箱,夏如烤箱的家中。与婆婆姑姐的生涯磨练,穷山恶水还是喜庆欢乐,只有自知。婚后很快薛宝钗变得清瘦憔悴。从未有人见过他们,夫妻双双把娘家回,也从未见过小夫妻相亲相爱的身影。只见孤自一人,骑辆二八男式自行车,车后又是女儿又是破布烂衫(尿布)回娘家。落魄时口袋里连一毛五分的洗澡票也买不起。自己的妈知道后,眼泪嘀嗒,泪湿衣襟,伤心难过一辈子。婚后的种种煎熬,不知是因为有爱,还是因为是自己找的,总而言之,薛宝钗铁嘴铜牙,绝不泄密。可能就是这段经历,彻头彻尾改变了薛宝钗,提升了她做人、识人、用人的基本底线。不讲亲情,没有情面。需要你时,象粘在鞋底的口香糖;用不到你,弃之一边。如果,在她做了一些做为家人亲人,应该做的事情,她绝不放弃机会,表白和极力讨好卖乖,可能她自己对此已经没有感觉。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在乎手段和途径,也是她常挂嘴边的口头禅。
薛宝钗会做人,也懂笼络人心。往娘家拾个春风行个夏雨,借花献佛都是她的拿手好戏。老公不在家时,时常偷摸着也会把娘家人请来吃顿饭,留老人在家洗个澡之类,而且薛宝钗最大的特点,绝对不会对双亲二老说“不”字,体现出绝对的孝和顺从。在老父嘴里,她的大名就叫“阴奉阳违”。时间如梭,很快一晃二十几年,薛宝钗父母老迈,养老问题摆在眼前。薛宝钗的家,风雨可进,钱财可进,老人绝不可进,薛宝钗女儿语言。
很快老父母被安排去了其它儿女家,其它儿女为了表示孝顺,纷纷不要任何费用,包过老人吃饭生活费。两老人都有高等教育,可观的收入,就是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以结省每一个铜板为荣。把工资卡和银行存款,委托薛宝钗保管,一托管就是二十几年。二十几年中,薛宝钗又炒房,又炒股,月进斗金,忙的不亦乐乎。有时间的话,就是到各家各处报告,给爹妈买了什么什么东东送过去了,给家人的感觉,爹妈的吃穿拉啥的,全需要薛宝钗提供,好像爹妈没有退休费。真实的情况,老妈常对薛宝钗吩咐,记个流水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薛宝钗每每也都是以对天发誓来搪塞。老头老太在世时,从不知道,自己一辈子的积蓄进了股市,大翻跟头大变把戏。其它儿女也从未听说过。
老头老太走后,薛宝钗也不主动提爹妈财产,好象人世间就压根没有发生过这件事,过人的镇静本领,是个办大事情的主。老父母都走了二年过后,对于父母的财产,薛宝钗做到一问三不回答。但是,银行和股票二本账目,照常在运作。当手握银行往来账目明细单据;股票交易交割单据;她居然可以厚颜无耻地说,如果上法庭,兄弟姊妹也就没有的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