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国后,需到警局报到。。。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五) [2011/03]
- 中国护照的尴尬 [2011/06]
- 法拉盛的中国男人(一)骗功 [2012/06]
- 善良美丽的中国女人 (一) [2011/04]
- 在中国,必须要学会的一些武艺 [2012/05]
- 儿不教母之过。。。 [2013/01]
- 摘 环 记 [2013/11]
- 在美国的投诉生涯:美国机构里的中文翻译 [2013/10]
- 中国女人在纽约的故事(-) [2011/02]
- 思维这个东西 [2013/03]
- 儿子在中国时的保姆。。。 [2012/07]
- 谁更黑?一个“小人物”的痛苦争扎。。。 [2012/03]
- 你我不相争, 因为我们是骨肉 [2011/10]
- 节俭的丈夫,仿佛要活到永远;挥霍的妻子,仿佛第二天就要死去 [2012/01]
- 在纽约的蜗居日子,那段难忘的经历。。。。 [2012/01]
- 朋友的邀请函,我才能祭拜我的亲爸。。。 [2012/09]
- 被相亲 [2011/12]
- 种的是菜还是树? [2012/07]
- 儿女是债? [2012/04]
- 少爷上岗记 [2011/07]
今年的农历初三,也就是公历2月2号,我从南佛州北上亚城,拜访了我父亲辈唯一在世的长辈也是我嫡亲叔叔。
父亲亲兄弟七个,我父亲排行第六(我父亲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妹妹,因为是女人,不能算数)。我祖父有八兄弟,我祖父排第八。所以我父亲的堂兄弟共有几十人之多。在我父亲潜移默化之下,无形之中,我也接受了他们家的歪理邪说,女人不算人或女人不算数的说法。其实,还有几位伯母及堂伯母仍然健在,她们居住在台湾和亚特兰大等地。
七叔是在49年前随国军离开大陆,当时他还是在小学的学生。据他说,离开的那天,天空阴沉,布满黑云,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南方的春寒是能冻死老牛。当天,他脚穿元宝雨鞋,他五哥来到学校带着他离开。五哥是国军后勤处的一名小会计。兵荒马乱,他们匆匆忙忙回家和我的祖母做了简单告别。当时认为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撤离,部队计划撤到福建的蒲城。兵败如山倒,七叔跟随着部队,一路败退,沿路死尸,连金元宝丢弃在大路旁,都无人感兴趣。没想到这一走即成了永别,再见他妈妈时,亦是一个在外,一个已经在里面。
来到台湾,大学毕业后的七叔,因为他们的舅舅在军统任局长,所以自然而然也随家族人一样,顺利地进入军统任职,当上了一名英文翻译。叔叔的另一哥哥,我没见过,看照片肥头大耳,面目慈详,人民英雄碑是轮不到他上,但是,人民公敌戴笠戴公馆,现在已经对外开放,倒是榜上赫赫有名。看到这点,凡是从大陆出来的人们,一定会知道,我们留在大陆中国的家人们,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为这些反革命的分子们,背上的十字架是多么的沉重!对于他,我应该称为伯父吧,撤离大陆时,他官职国军中将,到台后转任电力部长官,在当时的台湾,位重权大。背靠这棵大树,台湾的外省人,在男多女少竞争异常惨烈的情况下,七叔顺利地把一位年轻于他九岁的外省女孩,变成了我的婶婶。随之而来的是婶婶三姐妹进入电力公司任职等一系列优惠待遇,婶婶娘家也从一个阿兵家庭,顿时鹤立鸡群。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父辈们舅舅的离去,军统内伯伯叔叔势力已经不再。七叔选择了离开军统,来到美国深造。一年后的家庭团聚,小婶婶才来到了美国。自尼克松访华,七叔有过多次探亲大陆,虽然离开军统多年,在美国也已经是终身教授职称,但也是谨小慎微格外小心,入籍美国,每年回国必到美国驻北京领馆备注。这种背景之下,我也就从未见过小婶婶的庐山真容。
八十年代,台湾放开到大陆探亲。我另一伯伯的儿子,我的堂兄弟过来大陆拜祭祖宗和看望他们的六叔,我的父亲。在一起谈起这位我们从未谋面的小婶婶,她的为人处事之道。我堂兄弟,在表达七婶时,用了“残忍”一词,听后大家都有种毛骨悚然。凭我们的善意思维,认为可能是两岸分隔多年,两地对“残忍”一词,随着时间/地域/政治等原因,发生了某些变化,应该也会有不同的意思。据他说七婶在嫁给七叔之前,大家还能相处,在七婶移民美国后,她是鼻孔插葱。我们知道,六七十年代时的台湾,也很迷信崇拜美国的。
九十年代,因为父母移民美国,和这位小婶婶有过少量接触,更多的还是电话接触。大家都知道,台湾女生腔调好好听哦。我婶婶也一样,一口台腔,软软酥人,可是她的用词,仅用尖酸刻薄,远远不足于表达她说话时伤人的等级程度。她嘴里吐出的字字是利剑,穿刺着你的五脏心扉;句句是利刀,伤的你遍体鲜血淋淋。
婶婶还是位情绪多变的女人,前一刻还在迷眼而笑,下一刻立马娇睁忿怒,一脸横肉满是杀气。象股市的图像,上下分明而又垂下直上。想要和七叔交流,婶婶就是泽东身边的小玉凤。什么时候电话能进来,通话多长时间,统统由她掌握。记得2007年的那次拜访我七叔,这位婶婶竟然不惧高龄,毫无声息,贴门观封,屈就在我们卧房外。我非常抱歉,不知道七婶到底想要什么?虽然我们是中外联姻,毕竟是有一定婚龄的老夫老妻了,还会有啥新鲜花样,一定要留着去他们宫邸表演?再说了,在美国想要看什么还不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