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菜的滋味 [2015/07]
- 千万富翁的穷日子 [2017/09]
- 上海杂感(二) - 养老 [2018/11]
- 归国杂感(一)- 看不懂的上海 [2013/01]
- 上海杂感(三) - 学前教育 [2018/11]
- 上海人与苏北人 [2013/01]
- 归国杂感(二)- 不想再去的香港 [2013/02]
- 贪官与污吏 [2016/07]
- 野菜的滋味 [2017/10]
- 中国佬在美国的一天生活 [2012/11]
- 一百年前的政论文 [2013/11]
- 亲眼见识国人的购买力 [2014/05]
- 春日尝鲜 [2018/04]
- 我所知道的钱钟书(下) [2016/06]
- 上海杂感 - 点赞与吐槽 [2018/10]
- 归国杂感(四) - 听国人评论习李新政 [2013/02]
- 我的祖母 [2013/11]
- 前尘往事 - 歪打正着(下) [2011/12]
- 六四和Bonus Army有可比性吗? [2013/06]
- 从保险箱里取出一份残破的书画珍品(附照片几帧) [2013/04]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二)祸根在哪里? [2013/03]
- 乐在加州作野樵 [2013/04]
- 将欲胜之,必先学之 [2013/07]
- 洛杉矶村友聚会,热闹过年 [2013/02]
- 对对联儿 [2013/01]
要过年了,朋友之间互有馈赠。最近收到几个小礼品,风格迥异,不免有点小小的感想,写出来为村里的活动捧个场。
国内的朋友来美国旅游,送了两件礼品:一盒阿胶,一盒白茶。都是好东西吧,我还舍不得打开呢,却先对两个盒子的包装有了兴趣。
阿胶是北京同仁堂的,明黄色,浮雕两条金龙,暗示着是皇家御用的规格。
碧云天白茶包装不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国务院会议指定用茶”一行字,很骄傲地告诉你这个茶叶的身价,在前清时候,是军机处大学士的杯中物哦。
另一份小礼品来自一个日本学生,自东瀛休假返校,送我一盒“お土產”,是红豆沙馅的糯米饺。我留意的还是包装,浅蓝色的纸,写着“古都の冬” 几个字,旁边衬着数朵雪花。不见丝毫高大上的气派,只是一派淡雅,与朋友间互赠的情谊贴合无痕。
我们与日本一衣带水,日本的传统文化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可是时代走到今天,从这几份小礼品的包装上却体现出来迥异的风格,一个沾沾然仍旧以帝王显宦为炫耀,尽管我们已经是“人民共和国”了;另一个却只着眼民间的淡泊与古意盎然,绝少用天皇御用做广告的。
其实,富贵与淡雅这两种风格,在中国历史上都曾有过它们的身影,只是今天的各取所喜,不知道是否反映了中日两个民族不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