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肯色州钻石公园烂泥塘中挖钻石 [2015/03]
- 在中国街头吵了一架 [2015/08]
- 逛吃逛吃游日本之逛 [2015/06]
- 我的宝马 [2014/02]
- 美国生活点滴: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2016/10]
- 吃货眼中的日本 [2015/07]
- 重庆 出租司机人人薄粉,街头吃货个个辣粉 [2017/08]
- 美国劳动节,在家里油漆阳台砍树钉地板 [2015/09]
- 逐鹿记 [2016/11]
- 砍树和资本主义 [2016/11]
- 中国的大帅锅们 [2016/09]
- 撞到我,算你运气 [2015/12]
- 从火鸡的脑子说到火鸡的胡子 [2017/11]
- 秋兴与食意:秋天的树林里,有什么可以吃? [2013/10]
- 榆树之殇 [2017/11]
- 令人失望的桂林 [2015/01]
- 火车车窗中的贵州,山清水秀与穷山恶水 [2013/04]
- 我是家里的擎天立地顶梁柱,可是...... [2014/01]
- 雷雨中登江西明月山 [2012/11]
- 当社会走向富足,猫狗应当走出人类的食谱 [2013/04]
- 猫送给我的礼物—老鼠和毒蛇 [2012/12]
- 赌石,蜡染,东巴文字和消失的民俗——云南纪行 [2012/12]
- 吃了吗? [2013/06]
- 爱情如是说 (三) [2013/04]
- 和尚还在,我哪儿去了? [2013/04]
- 我那撒落在太多地方的家乡 [2012/10]
- 聊天室:黄花花 Giada 论宝哥哥, 有见地。我跟着胡掰。 [2013/05]
——他梦见了一大片随风摇曳的波斯菊,盛开在那年炮火纷飞的春天里。 ——
现在小说界写修仙魔幻蔚为时尚,可能是受了《哈利波特》《指环王》等流行小说的影响吧。也可能是人们对平庸的现实不满,希望另辟蹊径寄托灵感。偷闲中偶遇《无心法师》,看了觉得不错,所以写个读书笔记。
《无心法师》用最喜气洋洋的鲜活笔法,写最恐怖哀伤的魔幻故事,纵横灵界与人世,交织怪诞和现实,描绘在民国军阀混战抗日烽火弥漫文革举国疯狂中,一个长生不老却没有卓绝大能的人,如何竭力寻觅自己的一隅安宁角落,随时度日。
《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剧,也与时下流行的修仙文有所不同。我是觉得此文比卡夫卡的作品更为荒谬怪异,也更为生动,还有着卡夫卡所缺欠的灵动美感,也许是因为语言和故事背景更与自己贴近的缘故,读来每有心领神会拍案击节的赞叹。生活若非太平淡就是太悲惨,若能添加些许幽默的精神点缀,方不至于心如枯井的没滋没味或满面戾气的人见人嫌,即便是黑色幽默,也可以解颐提神。一面看着抚掌笑骂作者贫嘴尖刻,一面悟出了几许悲怆苍凉,一面又为自己的庸碌庆幸,心情便在黑色幽默的冰火中沉浮。
小说不同散文,不能信笔悠游随意而发。小说的作者必须有铺陈堆砌故事的营造大匠功夫,而故事基于细节,细节源于作者的阅历记忆更需独到的设计创造灵感,才能让故事有声有色,邀读者携手同入幻阵共睹柳暗花明。《无》的作者就擅长编撰故事,不用大段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景物渲染,而以灵活的动作或简洁的对话来展露人物性格,每个段落都不是巴尔扎克似的长句,有着现代读者更喜闻乐见的干脆利索。
《无》里的每个妖精鬼魂都浸满人间烟火,与爱恨情仇竟是不离不休,脱去了人这层似乎体面的躯壳,却能活得更为肆意挥洒,也更精彩耀目。不过,所有的魂魄仍然依随着外界社会的动荡而辗转飘摇,战争、破国、饥馑、运动、宅斗,天意从来高难问,恰如无数自天而降的龙卷风,人类也罢,妖魔也罢,就连鬼魂也摆脱不了在狂风中挣扎无奈的命运。
在这片人流如织的沧海桑田中,何处能让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安身立命?“他的人生无边无际,简直无法计划经营,所以采取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活法”,别有一番听天由命的坦荡。
无心长生不老,爱情自有许多。但每一时段里,他都专情得一如所有女人的梦幻情郎:“女人的颜色气味是他生活中的花,无须多,有一株可爱的就好”。作者重笔细写的都是十四五、十七八岁青春启蒙期的小姑娘,因为这时期的爱情最纯真也最好看,每一段感情都丰盈饱满得无懈可击,但与结局遥相对应,则格外令人生怜:爱人们从横祸夭折或白发苍苍病老归西,独留下依然年轻俊美却孑然一身四顾苍茫的无心,“他无涯的人生整个儿就是一场迎来送往,无休无止,无尽轮回。再爱也停不下,再好也留不住,累死他了”。时间剥夺他的一切,他是永恒的一无所有,他的原形,就是永恒与孤独。 读到此处,谁能不同意永生是最痛苦的诅咒。以无生无死不衰不老与世长存的天人寿命,去爱凡人,大概和凡人爱上寿数譬如朝露的蚍蜉一样,终场永远都是离殇。所以无心模糊的记忆力反而是好事,在亘永的岁月里,爱恨都必须有新陈代谢,与死去的情意渐行渐远,才能悉心呵护怜取眼前人。
在人欲横流炮火连天的乱世,在废墟的残砖碎瓦缝隙里,依然生出大片随风摇曳的波斯菊,虽然只是过眼即逝的片刻,但这片刻为亘古蛮荒的浑沌世界添加了一处亮点,足以维持人存活下去的信念,也足以让妖感受到辗转难舍的眷恋。
咱村的乡亲们都是大学者,但似乎大多不是小说迷,至少不迷现代通俗小说,我好像是个异类。不过即便政治家们偶尔也得放下屠刀松松筋骨,请试看一下描写文革的第三部,您们看到“田小蕊冷淡的对他一点头,然后做出李铁梅的姿态,咬牙切齿的锐声唱道:‘我家的表嗷嗷嗷叔,数呜呜呜不清…’"时一定能意会我的推荐。第一部也很有趣,不过第二部第四部可以跳过。
这样的小说不是文学奖的菜,因为文笔戏谑甚至偶尔也会浅薄流俗,没有获奖作品普遍具有的苦大仇深莫测高深博大精深,不过从娱乐的角度来看,却比宏篇巨著们可看多了,至少咱看着比莫言可爱养眼。
据说最败兴的就是看了小说再看改编的电影电视,我自找没趣看了一集同名电视剧,呵呵。不过演员们长得还是蛮俊的。
掩卷长叹,古往今来求长生不老者多矣,谁又能够知晓天人永寿的艰辛,听懂寂寞如雪的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