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结束期的几个年青人的结局

作者:评评灌灌  于 2012-6-27 00: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16评论

关键词:年青人

写的是受到组织信任的几个年青人,他们是工厂革委会下属的一个材料组的成员。记得是四个人,都有中专或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材料组的主要任务大概就是给工厂里的员工写文革表现的档案,另外会给领导写些大会发言的稿子。他们还是很辛苦的,虽然已从车间长期脱产,似乎工作很忙,所以不怎麽象我们这些员工每天要回市区的家,他们长期吃住在厂,有专门的办公室,有专门的宿舍,在那个物质相对困难的时期,生活条件还是要比普通员工要好些。

记得他们其中的一个H,身为厂团委副书记,Z生,老家在农村,向来以厂为家,D生,家在市区,积极要求进步,也在追求以厂为家的生活方式,L生,是跟随着的一位,较为爱技术,只要有时间,还是愿意回车间作他的工艺员工作。

文革后期,怪了,H,Z,还有D,这三位相继一个个得病,住进医院,得的是什麽病呢?保密。但是消息还是走漏出来,癌症那一类的吧,而表现似乎不大一样。一个个的都走到那个未知世界了。H生在临终时极为痛苦,大骂提拔他的厂领导。

L生,在“四人帮”下台后,悄悄地从工厂调出,。。。。我好奇怪,因此问起原由,一个同在技术部门的老同事用有点开玩笑的口气说:逃命走掉了。原来材料组这四个年青人很是要好,照过一张合影。大家认为,那三个人“走”掉了,L想想,离开这个厂是上上策。道听途说里也有个因果报应的讲法。我不怎麽信,我想,真要有阎罗王的话,他吃供奉还来不及呢,还有心管地上的啰嗦的人和事?!

后来,我和工厂的医务所所长说私房话,所长说,告诉你吧,你可不能讲出去啊,这儿的地下水,在近年检测出致癌成份,有内部通知。致癌的某工厂已确定搬迁。那几个年青人的宿舍前有个压把深水井,说不定是他们经常用地下水做饭及烧水的原因。但是哪儿能找到依据?好在厂里职工食堂和锅炉房里的开水还是用的自来水。

偶尔想到那几个年青人,当时受到信任,自以为无比光荣,还是那个L生聪明些,想必他住在宿舍里的时间少些,算逃了一命。





高兴

感动
2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1 回复 总裁判 2012-6-27 00:37
积极呀,唉,积极。
2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00:47
总裁判: 积极呀,唉,积极。
其实林彪事件以后,“积极分子”在员工心目中已成贬义词。

谢谢支持。
1 回复 xqw63 2012-6-27 02:08
  
3 回复 真爱华 2012-6-27 07:38
   被利用。
2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10:13
真爱华:    被利用。
谢谢啊。

最让人感慨的是他们四人前前后后五六年里建立的那些档案资料基本上无用。千人厂里的重点人,被整对象,后来全部解放。普通员工的那些档案呢?也说不上有多大的用。我估计到了九十年代中,工厂改制,人员的变化大,那些档案就是在的话,起什麽作用?堆集成小山的档案恐怕也是后任领导们的困惑,是留还是销毁?除了后世文革研究者有兴趣的话,没人再把那些档案当回事了。
2 回复 总裁判 2012-6-27 10:17
评评灌灌: 其实林彪事件以后,“积极分子”在员工心目中已成贬义词。

谢谢支持。
时段定得很对,这点被毛泽东严重地感觉到了,于是一场大病而一蹶不振。对外依然让四人帮“到处莺歌燕舞”,对内,毛惶惶不可终日,否则绝不会让邓小平来主持领导国民经济。
2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10:19
我因同事关系,和上述的年青人(同龄人麽)均有过交谈。H生本来是车间的模范青工,干活好,讲话有思路。正是这样,被提拔上去做组织信任的工作。

他这半辈子,最后做了无用功,也许这是他在留弥期间后悔而痛苦之事,据说病痛得很厉害。
2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10:26
Z生平常爱穿一身黄军装,在同事面前是一副政治学权威的架势,但是普通员工总是躲着,怕和他说话。想啊,都怕给他抓到话把。

D则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什麽解放全人类之类,普通员工里也是难找到说话的人。

还是L精明,不忘技术,有了个吃饭的本钱,文革之后,还是能找到去处。
3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10:27
谢谢表态的朋友们。
2 回复 真爱华 2012-6-27 11:13
评评灌灌: 谢谢啊。

最让人感慨的是他们四人前前后后五六年里建立的那些档案资料基本上无用。千人厂里的重点人,被整对象,后来全部解放。普通员工的那些档案呢?也说不上 ...
国情之一。
3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6-27 12:49
真的可惜~,或者说,真是倒霉~
2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23:29
无为村姑: 真的可惜~,或者说,真是倒霉~
是啊。现在想起这几个人,好像也有命中注定的因数。关于地下水里可能遭到不为人知的污染,那时的认知很差。十年前,就听老同事说起当年的一些同龄或小于我年龄的人生了怪病,早早地离世。我庆幸的是离开这个工业区的时间不算太晚,不过也不是怕这个癌症的威胁,当时哪知工业污染的厉害。
1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23:31
真爱华: 国情之一。
文革的浪费,有物质的,更有人力资源的浪费,。。。。
3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7 23:55
总裁判: 时段定得很对,这点被毛泽东严重地感觉到了,于是一场大病而一蹶不振。对外依然让四人帮“到处莺歌燕舞”,对内,毛惶惶不可终日,否则绝不会让邓小平来主持领导 ...
林彪事件的影响极大。

那个571工程记要,发到基层,本意是用来批判。另外,人们心中在想,里面有些话不错啊,比如青年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城市里的家长们早就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乡下受苦,那571记要上的话,正好说到家长们的心里去了。

再一个重大的就是你伟大领袖怎麽选的接班人,你的英明和伟大在哪儿?

后来上面下来一封信的传达,说伟大领袖早就看出来林彪的内心。那麽,你们上面斗来斗去就斗是了,何苦把我们小老百姓卷进去?

人们当然不敢公开评论。而文革初期的所谓观点之争,派性之争变得毫无意义。不少人明白了,原来我们就是小民而已,什麽要如何投入大革命之类,就是宣传,谁真信,谁倒霉。
2 回复 总裁判 2012-6-28 01:12
“那个571工程记要,发到基层,本意是用来批判”。
是啊,作为反面教材,这是冒着风险的,不然无法打击林彪集团。但是,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毛是极其阴险的教主,他知道纪要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民情,而他欲警告的正是这些平时不显露的民意。于是就下发了,说是林彪集团反文革的罪行,这是第一步。
批林一年过后,第二步就开始了。全国各省市下达一批反革命书信材料,这都是匿名的人民来信,要求公众举报,其中作了个别字句的删节,但几乎就是纪要的翻版。过了两个月,这些匿名者被枪毙的所谓公判书传达到每个基层单位。
3 回复 评评灌灌 2012-6-28 23:45
谢谢,你写的这些匿名者被枪毙的事,是很重要的历史事实。

我所在的单位里的群众,经历了四清及文革两次大运动的考验,好像很聪明似的,没有上书写信这类的事。对政治运动就是应付,特别是技术部门,(工厂生产事实上缺不了技术人员),急得组织找来个老工人来作支部书记,由他来推动林彪事件以后的一个接一个的跟进形势。他其实很孤立,几个科长有业务工作,和这个书记也是应付。最有意思的是,批判资产阶级法权什麽的,找来一个新进厂的徒工来念一份批判稿子,几十人的会场上,气氛沉闷,男人们一个个抽烟,因为那个稿子联系实际,把工程技术人员总体上骂了一通,至今,我也不知那篇稿子出自何人,那个小徒工或那个书记肯定是写不出那样的文章。哎,那天,大家气的够呛。

可笑的是,那个书记还不知道把大家得罪的那个样。文革结束后,就回到了他原来的工作岗位。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9 04: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