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十二)--言语暴力

作者:waveyq  于 2013-5-4 07: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心理健康|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7评论

 

上篇是关于躯体虐待型的父母,这里谈谈言语虐待型父母。

 

父母如果侮辱性叫名字,贬低式的评价及挑剔都会给孩子向孩子传递负面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戏剧性地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什么说戏剧性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想到这样,也不相信是这样。

 

父母如果偶尔对孩子说过贬低的话,那还不足以认定是言语上的虐待。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相貌,智力,能力等进行经常的攻击就是言语虐待了。一种表现是父母直接,公开刻毒地贬低孩子。有的说孩子笨,丑,没用的;有说希望孩子没有出生过的;还是有一种是经常取笑孩子的生理及行为特征,比如讽刺,挖苦。这种情况孩子还没有办法表达不满。如果有不满,会被冠以玩不起,开不起玩笑,不识闹之类的。

 

前几年和几位小学同学见面聊天,说到一个同学叫李滨。几年前这几位见到他了,现在变得唯唯喏喏了,李滨本来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可是现在好象没什么如意的地方,我们都检讨对他当今的状态有一定的责任。小学在一个班,还是玩的不错的。一天几个同学到他家去玩,因为房间搞乱了,正好他妈妈回来,见此景就骂他,我们从没有见过他那么尴尬,我们也有一点尴尬儿。同时我们还从他妈妈骂他的话中听到一个外号“大耳朵”。这个同学耳朵有点大,还有点招风耳,他妈妈不这么叫他我们还没注意。这个外号就从他妈妈开始叫起来了。很快全班,全学校都知道他叫“大耳朵”了,下课放学经常是“大耳朵”此起彼伏的,那个时代,那正是愿意叫人外号的年龄,这个外号来自他家,我们叫起来就更有理了。以后再去他家里,他爸爸妈妈也这么叫他,不光生气时叫,不生气时也叫,那个同学总是红着脸,什么也不说。现在想起我们都很痛心。为做过蠢事后悔。但是当时任何一个孩子都会起外号的,被叫外号也感觉受伤,还要回家向父母哭诉求救。可是李滨却受伤严重,不能不说他父母启动并持续参与了毁灭自尊的行动。

 

这个同学事业生活并不成功,我们也见到事业虽然成功,但是生活却不如意的案例。这些本质都类似,小时候情感伤害造成了,但是长大以后这种伤害并没有自然地消失,他们会把这种恐惧和负面经验扩展到更大的世界去。一直准备着来自外界的伤害和敌意。表现也是超级的敏感,害羞。

 

丽丽是个形象气质很引人注目的女士,给人的印象不易接近。她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她的举止表明她有过系统的形体艺术训练。对她了解之后,她的内心并不象外表不一样赏心悦目了,她自称自信心很低,胆子很小,仍然象一个受惊吓的小女孩。

 

丽丽说她妈妈是个舞蹈演员,后来嫁给条件很好的爸爸,就没有再跳舞。她妈妈很小就开始培养她跳舞,可还总是骂她。小时候有点婴儿肥,在妈妈口中就是“跳舞象个小河马”,但还说督促我变得完美。到青春期时,丽丽已经出落的非常漂亮,她感觉妈妈眼睛中时常闪过一丝陌生的眼光,但她说不清。丽丽开始对自己的形象慢慢有点信心了,但是妈妈总能找出缺点来,她的自信也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妈妈打击下去。每当这种时候她真希望有个地缝钻进去。丽丽感觉很困惑,一方面妈妈要求她出类拨萃,另一方面妈妈又在不断地打击她,说她什么都做不好,以督促她进步为理由。

 

后来有机会见到丽丽的妈妈,她说到自己的光辉历史,也说到舞蹈生涯的不如意,遗憾之情溢于言表。为女儿的事而来,谈女儿的情况却很少。丽丽的妈妈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说是为丽丽和她爸爸,但不提自己没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而结婚生女就是她一个很好的遁词来回避这个现实。但她的梦想还是深藏心底的,既要女儿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又无意识地把女儿当成职业竞争对手,她当年职业生涯就是败在女儿这样的对手手里。因此对女儿的态度也在矛盾地表达着,这些刻毒的言语是出于自身成长不足的需求,她这么做是基于自己焦虑,恐惧。

 

子女的成长的确给父母客观上带来竞争,但健康的父母可以理解这种情况,能处理自己的内心需求,能保子女的健康成长。而有意无意与子女竞争的父母做不到,使用各种手段,包括辱骂打击。这样的父母在自己成长阶段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撼,无论是幼时食物,衣服还是关爱的缺乏。这样的痕迹在内心太深刻了,长大后既使这些东西都有了,但仍然嫌不够,还是在病态地索取。人类传宗接代的自然属性是要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要一代胜过一代,“有毒”的父母也随着世俗的惯性在养育子女,潜意识同时也在毒害子女。但这种方式却在摧毁丽丽们的自尊和生活。

 

另一个与丽丽条件类似的案例燕燕,伤害来自父亲。她父亲是个有名的医生,但从她进入青春期起,她父亲就说她身体有怪味道,并时常以此为由取笑她。她每天洗三次澡,但父亲你然说那怪味存在。在诊疗室里很久,我们并有闻到任何怪味。我们见过燕燕的父亲,这父亲现在的解释是当初女儿发育了,太漂亮了,他怕有女儿与坏小子有联系,就编造这个怪味。他成功了,并且后来一直成功,他女儿因担心怪味,觉得自己很令人讨厌。

 

燕燕的父亲本身对她的发育心存焦虑,他没有处理自己的焦虑,而把自己的焦虑合理化成对外界的警惕,把不适和罪恶感加到正在发育的女儿身上。燕燕本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来建筑自信和自尊,但得来的是毫无同情的诋毁。

 

燕燕拼命寻找任何可能的同情和支持,当模特的她,于是19岁时就离开家匆匆结婚了,只因那人仅有几话奉承话,但对她却是久违的渴望。很快因虐待而离婚。再婚又因背叛而分手。再婚又是长久的冷漠,前不久分手。这三段婚姻都持续不超过三年。

 

就算那些没有自己情感困扰的父母,只想让孩子出息的父母,也要认识到孩子是需要通过犯错误来认识世界并探索世界是否安全,需要认识有错误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要来临,有这种安全感,才能慢慢建立信心。

 

孩子需要去偿试新的东西。但如果要做的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让未成年的孩子去做成人该做的事也在毒害着孩子。实际情况中,当孩子做不到时就会彻底放弃。离家出走,酗酒吸毒就可能是孩子的应对方式。这就是三种状态纠结在一起的现象:完美主义à拖延à瘫痪。这种案例在华人孩子中不少见。看到这些精英后生由追求完美开始,却以瘫痪结局。

.

.

.

那真是痛心!

 

 

 

(本系列名字皆为虚拟)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1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3 回复 无为村姑 2013-5-4 08:03
华人一般不愿意面对心理问题
2 回复 yulinw 2013-5-4 13:46
   痛恨对孩子的语言暴力,俺深有体会~·
2 回复 qazwsxqaz 2013-5-4 21:25
这真的是害了孩子一生,俺也深有体会。
2 回复 健康地活着 2013-5-4 23:42
深有同感,我的孩子就经历过这样的痛苦,到现在心里都有压力。哎,有些人是不够格当父母的,他们的心里有缺陷,就把孩子耽误了,可怜的孩子有这样的父母真倒霉。写得很好,我一直心痛孩子,但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走出阴影,看来这一辈子是不可能了,好残酷。
3 回复 mh224 2013-5-5 00:47
孩子的抚养包括身体和精神两方面,性格和心性尤为重要,我也说过伤害孩子的话,过后挺后悔,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可以恶语伤害,父母切记,不要说过头话,让孩子有一个阳光的心态。
1 回复 waveyq 2013-5-5 01:49
谢谢各位分享。祝福大家。
3 回复 月色如银 2013-5-5 05:16
分析得很好,确实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有时我们无意识的话可能会伤害孩子,一定要注意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1 19: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