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摄影街拍,大都市上海的另一面 (纪实) [2015/03]
- 实拍,上海徐汇滨江大道 (一期) [2015/04]
- 北美最知名的唐人街之一多伦多唐人街 [2015/06]
- 走走拍拍游赌城 LAS VEGAS [2015/08]
- 上海最隐最瘾的弄堂—田子坊 [2015/02]
- 镜头下的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部分琉璃艺术展品 [2015/02]
- 安徽屯溪老街夜景的风貌 [2015/06]
- 不能说的秘密打造美女的方法 [2015/03]
- 割不断的故乡情 (实拍上海风光建筑) [2015/02]
- 藏地纪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娃 [2015/03]
- 枫叶糖浆节在加拿大滑铁卢城举办 (纪实片) [2015/04]
- 视觉上海—2014年拍摄的部分商业用片 [2015/03]
- 让你看看上海独特的建筑风格石库门的今天与昨天 [2015/02]
- 带你走进上海城隍庙 [2015/02]
- 加拿大的“九寨沟” 班芙国家公园 [2015/02]
- 中国最美村镇之一安徽宏村 [2015/02]
- 周末好去处到农场摘樱桃 [2015/07]
- 自巳动手改造花园 [2015/06]
- ipad代替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 [2015/06]
- 千年古镇—上海南翔古镇 [2015/03]
- 浅谈照片的版权与侵权 [2015/04]
- Photoshop轻松简单营造出油画效果 [2015/03]
- 从希腊国际摄影展获奖作品说起…(2014年第二届) [2015/02]
-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各位鉴定 [2015/05]
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前期的拍摄手法没有大的改变,调光圈、调快门、对焦、用光、构图等理论和技术的变化不大,从胶片摄影过渡到数码摄影的人对相机的把握可以很平滑地进行过渡。在胶片时代,一个专业摄影师或者稍微严肃一点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学暗房技术,这似乎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拍摄是谱曲,暗房是演奏。
进入数码时代数码摄影以其单次拍摄成本低(不需要买胶卷)、直接出片简易(有个屏幕就能看)、传播交流方便(数码化、网络化)等原因,降低了摄影的门槛,也许有人可能会认为只要拍摄时构图和用光严谨、色温选择得当、光圈和快门组合完美、对焦准确,直接出片就可以了。但忽略了以下几个因素对数码作品的影响。
锐度:为了消除数码相机感光件受到高频干扰产生摩尔纹的目的,数码相机在感光件CMOS前面加了一个低通滤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加了低 通滤镜降低了分辨率使得成像模糊大大降低了照片的锐度。当然你也可以改变拍摄位置、角度、调整镜头的焦点、焦长来改善摩尔纹的产生,但这就会 影响到构图与光影的运用。
颜色: 数码时代色彩管理分成好几种模式,没有正确的颜色管理流程,颜色的失真是必然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拿着顶级机型、高端镜头,拍出了一张 自我感觉良好的照片,无杂色、无色边、锐利、干净……然后把“数码原片”就传上论坛了,不说别的损失,单说相机中使用的Adobe RGB色彩空间输出 后转为sRGB色彩空间所损失的颜色,就会使片子逊色很多。
色温:对于色温的控制,在胶片时代在暗房中是不可能改变的,而在数码时代你可以通过软件轻易而举的就能改变照片风格,如果你放弃后期,也就放弃 了这一便利条件。
认识到以上三点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摄影师只关注相机、镜头、闪光灯等专业摄影器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后期本身就是摄影的一部分,其实在数码时代,后期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胶片时代,后期的制作仍然是一张好照片出彩的必经之路,在拍摄时期运用技术手法多多保留影像信息,在后期处理期间再根据作者的意图对这些信息进行表现和再现,胶片时代也好,数码时代也好,仍然是完全一样的思路,区域曝光法和使用RAW格式都是为了尽量保留原始信息,拍出来的照片如果不加修饰直接观看,都一样很可能不是最佳的效果,可以说,胶片时代暗房技术和数码时代后期仅仅是手段不同,目的是一样的。
如果你真的想学摄影,必须学会后期。如果你真的想学好摄影,请先忘记后期。
谢谢观看!欢迎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