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圣地(1)—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2020/08]
- 穿越圣地(2)--凯撒利亚 [2020/09]
- 这就是温哥华最差的社区吗?(组图) [2014/04]
- “逃离中国”(组图) [2013/12]
- 穿越圣地(3)--“上帝的葡萄园”(迦密山) [2020/09]
- 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为昆明遇难同胞默哀! [2014/03]
- 落基山脉之旅(6)--“皇冠上的宝珠” [2015/10]
- 受难节的意义 [2017/04]
- 成都之行(2)---人文篇 [2013/07]
- 远志明事件之我见 [2015/01]
- 我为什么要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一个历史短浅的国度---育空地区(一) [2013/09]
- 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图书馆(组图) [2014/01]
- 耶路撒冷到底属于谁?(一) [2018/01]
- 《甄嬛传》中有值得宣扬的价值观吗? [2013/06]
- 自由经济市场是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吗? [2015/03]
- 圣地亚哥一日游 [2017/04]
- 如何看待动物的生命?(组图) [2013/07]
- 成都之行(3)---都江堰 [2013/07]
- 看了温哥华,能留还是留下吧! [2015/04]
- 东海有战事发生的可能吗? [2013/12]
- 谁是背后的黑手? [2015/01]
- 方舟子何罪之有? [2014/10]
-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2014/11]
在经历了4、5、6月份的暴跌后,市场普遍看空金价,认为12年的牛市已经终结。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这边金价跌跌不休,而另一边市场对黄金实物的需求量却在持续上升,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而且还出现了逆价差现象。逆价差的出现,表示市场对黄金实体的需求超过了供应量。有人观察到,在市场出现逆价差的情况下,交易商通常都会卖出现货,再以低价买进期货来盈利,奇怪的是并没有人这么做。因此怀疑市场中的黄金存货量已经严重不足。
2008年金融危机刚开始时,黄金市场也曾经出现过这种逆价差现象,但在2009年时得到修正。今年出现这种情况,综合起来看,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有些黄金期货投资人,在合同中要求以实体交割。而市场中没有这么多现货,所以交易商无法兑现。第二,亚洲国家的需求量大,如中国和印度。去年时,印度从世界进口了864吨黄金,中国也进口了835吨,两国加起来就大约占去了世界黄金年产量的74%。而在这轮黄金下跌风暴中,这两个国家民众的抢购潮表现得尤其突出。印度仅在第二季度就进口了400吨黄金,预计全年进口约900多吨左右。中国也将在今年进口超过预估的880吨黄金。这期间,最典型的当属“中国大妈”现象的出现,已成了这段时间的代表性新词汇。据说仅这些“大妈”,就抢购了约300吨黄金。第三,就是很多人所猜测的,各国央行因为金库空虚,甚至传言是因为滥用职权挪用了黄金储备,因此联合起来打压金价,以利收购补库。当然,美国是打压金价的主力,其它国家只是附和而已。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在金价大幅下降时,世界多国央行纷纷都在趁低位增持黄金,仅公开的4月份全球央行持有黄金总量就增加了97.2万盎司(约30吨),还有很多未公开的就不得而知了。如前苏联解体后,那些如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黄金储备几乎是零。因此,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在内,都乘机大幅收购黄金充实国库。
其实,世界各国央行早就开始了收购黄金的计划。有数据显示,2012年,在世界黄金总投资需求下降了10%的情形之下,全球央行却购买了535吨黄金,创48年来最高纪录。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今年6月份的统计,全球各央行向外公布的黄金储备总量是31793.9吨。美国为8133.5吨,依然高高在上居第一。第二是德国,有3391.3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2814吨,排第三;意大利有2451.8吨,排第四;法国为2435.4,排第五;中国为1054.1吨,列第六位。奇怪的是,除了德国和IMF组织略有变动外,其它的统计结果居然和我几年前查过的数据不差分毫。看来,这些数据也只是忽悠人的。
Marc Faber是国际上非常知名的投资分析师和企业家,他曾经准确预测了多次金融危机,并且擅长利用市场泡沫行情获利,因此有“末日博士“之称。他也认为黄金出现逆价差,可能是各国央行的黄金库存已远低于对外的公告量。为了掩盖这个事实,只有打压金价,再趁低买进回补短缺。如德国早已正式宣布要把存放在美国纽约的黄金运回国,而美国却把运送时间安排了8年,而实际上只需3个月就可完成转移。所以,他也怀疑这次的金价暴跌是人为操控所致。如果联准会(FED)事实上没有对外宣称的库存,一定会要压低金价,收购黄金回补短缺的部分。因此,他在1300美元/盎司与1200美元/盎司价位之间,分批买进了一些黄金,以防各国政府操控金价。
所以,无论是“中国大妈”,还是“印度大妈”,她们的抢购潮虽然在市场上掀起了一丝丝涟漪,但根本左右不了黄金价格。逆价差现象,主要还是因为世界各国央行抢购补库造成的。因为货币必须要有对应的资产,这已经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长期保留的传统习惯,而黄金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选择。
由上可见,尽管现在已不是“金本位”时代,但各国央行仍然将黄金作为“准货币”资产储备。因为储备黄金是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央行可以通过黄金收购或抛售来控制货币存量。足量的黄金储备还可以作为政府发放货币或给债权人的信用保证,毕竟这是货真价实的有形资产,永远不会像其它金融资产那样,有可能变成垃圾的那一天。这就是世界各央行,为什么都那么急急忙忙填补黄金储备的原因。否则,怎么向全国人民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