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脉之旅(2)--历史的回顾

作者:沁霈  于 2015-10-1 13: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游山玩水|通用分类:旅游归来|已有9评论

关键词:太平洋, 加拿大, 历史

游玩落基山脉,无法回避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无论你是否感兴趣。因为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房一屋无不与其息息相关。

 

有些人,特别是从我们中国大陆来的人,对加拿大的存在感很低,认为加拿大的国家历史短浅,除了印第安原住民和早期的欧洲移民,无文化可言,是“好山好水好无聊”。

 

历史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良性发展。每个国家的历史有不同的书写方式,加拿大的历史就是用铁路写出来的。今年71日,加拿大刚刚度过了148岁的生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也在这个国土上走过了134个春秋,其历程几乎贯穿整个国家历史。而这条太平洋铁路所蕴含沉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已成为加国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造福后代,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英,纷纷移民来到加拿大共同参与建设,使这个年轻的国家迅速发展成当今世界七大强国之一。

 

为了解这段历史,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据记载,在整个殖民时期,加拿大大片的土地都是荒无人烟,四分之三的人口基本集中在偏僻的农场,而且距离较远,道路交通又差,彼此之间很少联络。因地理气候原因,加拿大的很多湖泊河流一年里有5个月结冰,因此水上交通也受限制。所以在严寒的冬季,有些村落往往与世隔绝四、五个月以上。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西部地区虽然气候较好,但除了一些小渔村和农场外,很多地方也是荒野,加上被险峻的落基山脉及哥伦比亚山脉横隔,几乎与当时较发达的东部没有什么联络。

 

186771日,东部的安大略(Ontario)、魁北克(Quebec)、新斯科舍(Nova Scotia)及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四地区组成联邦,宣示了加拿大国家的成立,自由保守党执掌第一任政府(现保守党的前身)。鉴于国家的一穷二白,新政府也面临着如何尽快摆脱困境和发展的巨大考验。

 

时任总理Sir John A. MacDonld认为,加拿大的独立发展必须要西扩,而且要掌控英属哥伦比亚及太平洋航线,以及这中间的广阔地带。1869年,美国成功建成了联合太平洋铁路,被称为工业革命后“第七大工业奇迹”。受此启发,John A. MacDonld1871年提出一个议案,提议修建一条横贯东西部的铁路。当时却遭到反对党的反对,认为这是一项愚蠢的提议,甚至嘲笑John A. MacDonld将来还会打算修建一条直通月球的铁路。不过,对当时的很多人来讲,穿过落基山脉几乎是跟登月差不多。

 

随着另外几个省份加入联邦,美国又时时对西部地区蠢蠢欲动,政府遂于1871年要求西岸的BC地区加入联邦。BC地区提出的条件是必须在10年内建成这条贯穿东西部的铁路,否则将考虑加入美国。出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以及主权完整,MacDonld答应了这个条件,并承诺为兴建铁路拨款补贴3000万元,以及留出5000万英亩土地。BC也于同年720日加入联邦。

 

Sir John A. MacDonld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蓝图,MacDonld希望把该项目交给他的商界朋友,加拿大著名实业家,运输业大亨Hugh Allan来完成。而确保该合同顺利签署的前提,保守党必须赢得1872年的大选。于是, Hugh Allan赞助了保守党36万加币(现约700多万加币)。谁知,这件事很快被反对党查出并曝光。这个被称之为“太平洋丑闻”的事件,直接导致了保守党的下台。可见加拿大的民主机制,在140多年前的建国初期就有如此效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再好的动机,手段不对也不行。就算不被反对党发现,保守党如愿以偿,但这种不正之道势必形成不正之风影响整个国民素质。正是这种优良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加拿大人,这才形成如今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

 

1872年自由党上台后,该项目作为一个公共工程,于1873年被重新签署。187561日,在安大略省的Fort William附近的136 Kingston Street,法官Van Norman主持了破土动工仪式,标志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开始。

 

由于自由党从开始就对这个项目不乐观,所以一直缺乏热情。直至1878年政府换届,工程只在安大略省和曼尼托巴之间建设了一小段。而联通BC的铁路线连位置都没有确定,勘测费却已花了50万加币,因为勘查人员根本无法走过其中的悬崖绝壁和激流险滩。

 

1878年,保守党再次赢得大选,Sir John A. MacDonld也再度成为总理,而此时的十年期限也已所剩无几。面对BC提出退出联邦的威胁,尤其是担心美国人抢走BC以及大片西北部地区,MacDonld决心一定要完成这个计划,以实现他的“from sea to sea”的政治梦想。自此,修建铁路的工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阶段。

 

后来又经历了一些政治和财政方面的波折,终于在1881年,联邦政府与刚刚成立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签订合约,承诺拨付2500万现金补助和2500万英亩土地,并将现有的政府合同统一交付该公司建造,真正拉开了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大幕。

 

如前所述,CPR公司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承担了国家统一和发展的重任。所以,尽快建成太平洋铁路是公司独一无二的历史使命。但是,说易做难,更何况是如此艰险的巨大工程。刚开始时,公司运作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以至无法进行下去。公司创始人之一詹姆斯.杰罗姆.希尔(James Jerome Hill),推荐他的朋友威廉.科尼利厄斯..霍恩(William Cornelius Van Horn)来公司任职,因为他们曾经在美国铁路同事过,彼此了解。霍恩是美国工程界的精英,精通建筑、机械、汽车、列车,关键是善于管理。1882年,CPR以高薪将霍恩从美国公路工程上挖来,主要负责平原和穿越落基山脉最艰难路段的施工。

 

霍恩的卓越才能与其非同一般的资质分不开。他不仅是工程方面的专家,而且也是金融家,同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鉴赏家。他喜欢收藏、绘画,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经常演奏古典音乐。正是这些艺术素养,为他后来在CPR公司一系列古堡酒店的构思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作用。他的身体素质也很好,身材高大,精力充沛,不怕吃苦,敢于冒险。在修建铁路时,经常长途跋涉亲临最危险的施工现场,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当年筑路工人在Fraser河谷工作的情形(1883)


当年筑路工人的繁忙情景(1886)

中国人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实际上落基山脉的险恶何止难于上青天。简直难以想象如何在没有立足之地的悬崖绝壁上凿眼点炮。从很多资料上了解到,在那种严重恶劣地理气候环境下,当年的筑路工人几乎全靠人力攀爬抬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仅Fraser河谷一段615公里长的陡峭线路,就用了1.5万名劳工,7年时间才修通,其中大部分是中国来的劳工(有说是9000人,也有人说是15000人。)。当时的中国刚刚发生鸦片战争,正被一群世界列强欺凌瓜分,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根本就不管百姓的疾苦,迫使广东沿海的一些民众,怀揣着淘金梦漂洋过海来到北美。金子没有淘到,却落入了更为艰苦的环境。

当年在太平洋铁路施工的中国劳工(1884)

最可恨的是,一个叫做Andrew Onderdonk的美国承包商,为了省钱,居然用低廉的硝化甘油取代高效炸药,完全不顾劳工的生命安全。即便这样,有些路段的每公里造价依然达到当时的50加元。而中国劳工的工钱,包括伙食费仅区区1.5加元。白人劳工的工钱是3.5加元左右,但他们怕吃苦,更不愿意冒险。只有中国劳工,不畏艰险,前赴后继, 用巨大的生命代价,打通了这最艰难的路段。有人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上的每段铁轨下,都埋着一个中国劳工的尸骨。写到这里,我不禁潸然。。。中国人的生命,天生就这么贱吗?

 

历史有时很残酷,令人不堪回首,但历史的发展终归是迂回进步的。创造,也是生命的意义之一。正是因为这些中国劳工的奉献,才使得这条铁路全线贯通。有了这条铁路,加拿大才得以真正统一,并且稳定发展成今天世上少有的“人间天堂”。加拿大人应该记住你们,中国人更应该纪念你们,你们是中国人的骄傲!

 

加拿大历史上的第一个火车头

霍恩果然不负众望,他以有条不紊的计划和军队般严格的执行力,克服和战胜了种种难以想象的施工困难和财政危机,只用了5年不到的时间(原计划10年)就完成了这个创世之举。1885117日,随着“最后一颗钉”的订下,太平洋铁路终于大功告成!实现了Sir John A. MacDonld总理“from sea to sea”的梦想,这句话也被铭刻到加拿大的国徽上,只不过是用拉丁文“A MARI USQUE AD MARE”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开国总理的丰功伟绩,2013年开始流通的十元加币上,正面是Sir John A. MacDonld的头像,背面则是一列奔驰的“加拿大号”列车。

 

Sir William Cornelius Van Horn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历史从来都是精英创造的。事实证明,CPR公司当年的这个决定是多么英明果断!霍恩到CPR后,因为业绩显著,次年就接任公司总经理职位,两年后升任为公司付总裁,1889年升为总裁,直至1910年主动辞职。

1886628日晚,加拿大历史上的第一列特快列车(Pacific Express),满载着乘客从蒙特利尔的Dalhousie Station始发,六天后(74日)的中午时分,到达BC省的Port Moody。当举国欢腾这一历史时刻的时候,霍恩却雄心勃勃地说:“这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

1889年,铁路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实现全线通车。当时联邦政府的工作重心是东部,而西部的地方政府又没有能力发展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西部的长远利益着想,CPR公司承担起企业和政府的双重职责,一边规划和建设城镇,一边积极从海外移民,出钱出力,利用铁路的便利将人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西部地区。不仅于此,他们还为有钱的移民事先建好农场,移民后即可入住耕作;对缺少资金的移民提供贷款,可以秋后用谷物偿还。他们甚至还将政府馈赠的土地,以每亩2.5加币的价格出售给办农场的移民。因此,在短短的时间里,西部铁路沿线的城镇和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以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为例。卡尔加里在铁路联通之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区(当时叫Fort Calgary),太平洋铁路修好建站后,第二年就组建了卡尔加里镇(Calgary),而且很快成为西部的运输和物流中心。CPR公司还修建了弓河灌溉区,形成大片可耕种土地。随着矿业、农牧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卡尔加里不仅成为落基山脉最繁华的城市,也变成了Alberta省的一个经济重镇。

 

说到温哥华,住在Port Moody的人一定至今耿耿于怀。本来火车终点站已经在Port Moody设好,而且已经通车,就因为霍恩看中了温哥华的深水海港,第二年就把车站西移到了温哥华。据说当年有很多人在Port Moody附近购置了地产,就等着开发,谁知机遇失之交臂。

 

温哥华在19世纪时还是一片荒野,生活在这里的基本都是些以渔猎为生的土著人,1886年4月6日建市时,人口也只有1000人左右。那时的温哥华叫Granville,1887年被霍恩改成温哥华(Vancouver),为的是纪念当年登陆此地并进行勘测的英国皇家海军将军乔治.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

 

随着太平洋铁路终点站的落成,温哥华人口迅速增长。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温哥华市人口已经超过60万,而大温地区更是超过了230万(其中华裔人口占25%),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由于和全国的铁路网相连,温哥华很快发展成全国最大,也是最繁忙的海港,并取代省府Victoria成为加拿大的东方门户。不仅于此,温哥华还以其独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逐步发展成当今世界上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之一。而这一起,都起源于这条太平洋铁路。

这就是CPR公司当年建造的温哥华太平洋火车站。这幢带有典型苏格兰风格的建筑,至今保留着100多年前的原貌。

 

1887523日,温哥华地土上出现的第一列火车驶进了这个火车站,开始了历史新篇章。

铁路修成后,CPR在大力开发西部的同时,也迅速开始扩大公司的多种经营,可谓海、陆、空全面发展,涵盖了航空、海运、房地产、电信、矿业、天然气、建造火车等多领域,当然还有旅游业。

 

霍恩早在修铁路时就被落基山脉的壮丽景色所震撼,并且意识到其中隐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他有一句名言,“既然我们无法出口景色,那么,就让我们引进游人。”(Since we can't export the scenery, we'll have to import the tourists.。今天的事实证明,他的目的早已达到了。据说为了保护环境,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正在准备对策,限制游客人数。


铁路主干线完工后,霍恩立即着手进行落基山脉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落基山脉的国家公园就是在他的建议下成立的。CPR公司经营旅游和酒店业务, 由他亲自参与设计和管理。自1885年起,CPR公司先后在太平洋铁路沿线,尤其是落基山脉建立了一系列的度假屋和古堡酒店。除了个别被拆除外,其余都成为加拿大永久性的地标性建筑,终年游客如云。由此可见霍恩当年非凡的经济眼光和捕捉市场的敏锐能力。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家只会唯利是图,其实这话过于武断。特别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反资斗士,由于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以为逐利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实际上这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观,是历代统治者惯常用来麻痹大众的手段,可怜一些文人受其毒害太深。追求利润,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正当行为,符合人的本性,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然,取之有道也很重要,所以才需要法律监管。一个不懂如何获得最大利益的经济人或团体,一定会被历史淘汰,这是铁律。

 

CPR虽然是一个私营公司,但在关键时刻,国家利益还是摆在首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加拿大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CPR公司共有33127名员工服务于这两次战争,其中1774人阵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PR公司几乎将整个海、陆、空交通网络都投入了国家支持战争的部署。在海上,CPR公司开赴了22艘船只到前线,其中12艘被击沉;在陆地,CPR公司运送了3.07亿吨物资和8600万人员;在空中,CPR公司开辟了“大西洋桥”,把轰炸机用跨洋渡轮运送到英国。

经过100多年的经营,1986年时,CPR发展成为加拿大第二大公司。1991年并购了美国的D$H铁路公司,使其网络通达美国东部港口。2001年10月3日,CPR分解成铁路、海运、酒店、煤炭和能源五家公司,其中的能源公司与阿拉伯塔的能源公司合并为EnCana公司。目前CPR的铁路交通网络包括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高密度干线和许多汇入的支线,还有部分已经延伸到美国的中西部和东北部的工业区的网线,可以直达芝加哥、费城和纽约,总长22536公里。

当然,在这期间,CPR公司也经历了种种来自政府、社会和资金上的艰难困阻。特别是在资金密集型的铁路行业,CPR居然安然无恙度过了20世纪30年代那场经济大萧条,实属不易。更令人称奇的是,从1923年至1985年,公司居然不可思议地连续保持62年盈利的奇迹。这当中,除了雄厚的实业基础外,关键原因还是其杰出的经营管理和顽强的奋斗意志。

对于一件事物的评价,社会不可能众口一辞,对于CPR的发家史,在加拿大也是各有毁誉。有人眼里只看见CPR公司当年政府馈赠的2500万加币和2500万亩土地,说是一种窃取国库的行为,却没有想到他们所承担的巨大风险。总之,加拿大大部分人是懂得感恩的。CPR公司在加拿大所受的赞扬显然远大于批评,这从太平洋铁路沿线大大小小的纪念馆和纪念碑中都可以看出。温哥华至今还有一所以霍恩命名的小学。

 

不可否认,CPR公司确实在西部发展中获取了巨大利益,但他们为西部的开拓和发展,乃至整个加拿大所作出的贡献却是无法估量的。正是因为他们的逐利行为,创造了一个稳定和平的国家。他们的历史也成为一段佳话被加拿大人传颂,因为其中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勤劳奋斗的民族精神和品格。



(注:除了温哥华的照片外,其余均来自相关网站。)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0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1 回复 light12 2015-10-1 13:20
写的很好!
1 回复 沁霈 2015-10-1 14:14
light12: 写的很好!
呵呵,谢谢鼓励!
1 回复 shen fuen 2015-10-1 21:04
中国劳工打通了这最艰难的路段.....
1 回复 徐福男儿 2015-10-1 22:58
沁霈兄的游记始于知识宏通的历史回顾,赞!
1 回复 沁霈 2015-10-1 23:31
shen fuen: 中国劳工打通了这最艰难的路段.....
是啊,中国人功不可没。谢谢沈老师关注!
1 回复 沁霈 2015-10-1 23:33
徐福男儿: 沁霈兄的游记始于知识宏通的历史回顾,赞!
哈哈,只是学习笔记而已。谢谢徐兄夸奖!
1 回复 白露为霜 2015-10-1 23:57
美国和加拿大的州际铁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美国的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在1869年完成,利兰-斯坦福(斯坦福大学的奠基者)钉下最后一个金道钉。斯坦福的CP公司也是大量使用中国劳工。
1 回复 沁霈 2015-10-2 02:22
白露为霜: 美国和加拿大的州际铁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美国的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在1869年完成,利兰-斯坦福(斯坦福大学的奠基者)钉下最后一个金道钉。斯坦福的CP公司
是啊,加拿大修这条铁路就是受美国的影响。据说这个Andrew Onderdonk当年也在美国承包过铁路工程,对待中国劳工,采取的是同样的方法。
1 回复 海外思华 2015-10-11 09:51
欣赏学习!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18: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