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文革期間大肆搜刮珍稀文物
誰要以爲林彪只是一介赳赳武夫,從來不碰字畫古董之類,那便是一隅之見了。
《北京日報》2004年11月曾發表《林彪集團竊奪文物記略》一文,披露如下事實:
在文革期間,林彪及其妻葉群.兒子林立果.政治局常委陳伯達.總參謀長黃永勝.空軍司令吳法憲.海軍政委李作鵬.縂後勤部長邱會作,以及林彪.葉群.陳伯達的秘書及李作鵬之妻多人,先後近500次到北京市文物管理處的庫房,直接拿走或以象徵性價格“買”走國家文物.字畫.圖書等多達上萬件!
有關清單顯示:僅林彪夫婦就拿走文物和字畫1858件,圖書5077冊,毛筆134支及其他物品,其中珍品118件。這些當時價值343万1661元人民幣的文物,林彪夫婦只花費了766元5角5分人民幣。
据記載:林彪及其手下大將(除了陳伯達是文人出身),都是從青少年時代就追隨毛澤東打天下的“老紅軍”,雖然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對文物古書卻都一致發生興趣,因爲他們“一致覺得這些宮戯都是寶物,都很值錢”。
又据透露:林彪這一夥武夫,就像打仗一樣,“對小偷小摸不感興趣,而是大批量地搜刮”。北京市包括府學.北海.琉璃廠.孔廟.工藝品公司等文物寄放処,“都無一例外地被他們搜刮過”。他們貪慾的瘋狂程度,並不亞於當代的腐敗貪官。
至於林彪等人搜刮的文物後來下落如何,此文沒有交代。一般認爲,“文革”雖然政治荒謬,但那時的官員經濟上還是比較廉潔的。但此文以確鑿的史料證明:“文革”乃至以前,高層官員所謂的“廉潔奉公”不過是中共宣傳機器製造的神話,而單純善良的中國老百姓卻往往信以爲真。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已被“林副統帥”及其手下“地毯式轟炸”般地搜刮國家及私人文物的犯罪行徑所證明。當今因痛恨腐敗而認爲“文革有理”的老百姓們也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