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聊习近平的政治新生态

作者:春和景明  于 2015-11-14 15:5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生态

前段时间,敝人曾发帖,聊的也是习总的政治新生态。我断言,习总是在尝试建立一种有别于西方民主模式,又不同于东方传统集权专制的新型政治体制。我称为政治新生态。无独有偶,近日,日裔美籍学者,《历史的终结者》一书的作者,法兰西斯。福山,在会见了中共王岐山和习总后,也说,习近平极可能成为“历史的终结者”的“终结者”。福山在此书中曾认为西方现行的民主体制模式,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版本。历史在此可以终结了。但福山现在认为,习近平很可能找到了一条创立不同于西方,而又可持续的新体制之路。

 

  春某向电脑发誓,之前发帖时,尚不知福山有此推论。与其类同,纯属草根与英雄所见略同。

 

  我只是很好奇,福山为何得出推翻自己结论的推断,仅仅凭着与中共领袖们的两番会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实不需要童话。一个学者要对社会问题得出结论,需要细细分析,缜密推理。其中包含多少对事实,数据的思考!

 

  那是根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推断出来。三十年,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不过是长河一瞬。那怕是一种制度的回光返照,回光也不止区区几十年。

 

  因此,福山的推断,依据的不仅是改革以来中国的发展事实,也不仅仅是中国领袖们的见解,认识。更包括习总上任以来的一系列作为的效果。这一系列作为蕴含着的一种趋势。据势而断,福山得出如此推断。

 

  习总的政治新生态会是怎样的形态?有什么样的特点?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们都是在历史给予的条件下,认识世界。历史给予多少,我们就只能认识多少。习总的政治新生态也只能是在历史给予条件下创建。

 

  中共的政治体制。是借鉴于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痕迹浓郁。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断引进市场经济的体制,但至今中共的治国模式。仍是党国一体,把国家治理等同于企业的经营。一国,一省,一市,一县,一乡无不如是。党委书记就是董事长。行政首长就是CEO,身背各种指标。GDP增长,计划生育,环保,治安,教育,卫生,物价指数,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西方官员见之,无不膛目结舌。权力之大责任之重,管理范围之巨,事务之细,无不感概中国政府“之大”。其实这还是计划经济的遗韵。这种模式对政府官员能力要求之高,令西方的政治精英们难以望其项背。也因此,中国的官员们是任命制度,谁见过那个公司的CEO是公司的员工民主选举产生的?

 

  不惟福山有此推测,海外媒体也鼓噪一时。竟推断习总是要弃中共而另起炉灶,一圆他们演变中国的美梦。相较之下,福山的推断还靠谱一些。当然,如果仅凭与习总和王岐山的一席说,就让福山改变自己的结论,那这结论也太不结实了。如果是凭借着中国这三十年的改革实践历史。让福山得出此推断,也失偏颇。须知三十年时间从大历史角度看,只是弹指一挥间。不足为例,福山必是综合各方面,尤其是习总上任后的一系列作为和由此带来的效果,才最终有次推断。习总可能找到一条有别于东,西方的传统体制。却又汲取其中养分的可持续新生态。这个新生态脱胎于毛泽东模式,苏联模式,又往邓公的修补,但却非对毛,苏模式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其中,很可能涵盖西方民主体制的一些技术手段和东方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新元素。因此,习总的政治新生态是对遗留的党国体制“大政府”的结构,是继承和发展,起码也是扬弃。让海外民主派朋友们失望了,共产党,共产主义的旗帜,绝不可能从习总手中滑落,反而握得更紧。毕竟,共产主义也是人类对自己文明方式的一种探索。是前人的心血结晶。至今不过百数年, 付诸实践还不满百年。论成败还为时尚早。也只有戈尔巴乔夫那二货才喜欢自废武功,为他人做嫁衣。

 

  我听说过一位专家点评东西方思维模式,西方是线形思维,一直向前看。东方则是周期性思维,惯于从历史中找原因,寻答案。而中国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治—乱—治。在字面上是几个黑字,但在真实历史上,是几代人的颠沛流离,万骨铺垫。中国人从潜意识里就充斥着对明君盛世的渴望;对生命脆弱的恐惧。什么民主,什么自由,平等。得活着才能得到。也因此,强力领袖,强势的国家,清明的政府,在国人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中,有着天然的土壤和温床。这种从历史文化心理积淀中迸发出的种种期待,渴望。汇成浩荡思想潮流,任一政治人物都难以逆流而动,这也就构成了习总的政治新生态的最基本的民众意识基础。“强国梦”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无论朝野都有如此共识。而在习近平手里,将其归纳为“中国梦”,付之更理性的设计和现实的考虑罢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13: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