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科技大学少年班(三)

作者:苏诚忠  于 2016-6-25 19:2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少年班, 大学

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天才不能复制。所谓的复制,那都是文艺作品的描写。天才需要有施展的环境。可是数学天才似乎是一个例外,虽然也不能复制,但他们在没有什么特殊的条件下也能成功。数千年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险恶,所以,数学中未被突破的领域已经很少。说不定需要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后,新的课题才会出现。

一眼能看到底的发明都不是大发明。所谓重大发明,是能让人耳目一新,不得不佩服的发明。网上有一篇《世界科学史十大最意外的发明创造》仔细看一下,十项发明几乎都和数学没关系,是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都能够想出来的发明。这些发明者与常人的不同点在于他们平日就有非同一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特定的条件下,发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或和说,多样化的经历才是不断发明创造的源泉。

比如不粘锅的发明,如果你总是为糊锅底感觉烦恼,一旦发现一种排他的物质,一定会引起你的注意。在比如,总接触阳痿病人,你一定注意能够壮阳的药物(伟哥)。如果少年班的学员,从来不自己炒菜,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阳痿,那么,他们即使见到了不粘的物质,也不会把它与锅联系在一起,即使发现了壮阳的药物,也不会把它与阳痿放到一起思考。

不止上述这十大发明,还有很多大发明出于偶然,甚至是一次意外事故。比如青霉素,当你见到人人对肺结核谈虎色变后,一旦见到能够杀菌的物质会怎样想?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为此,他培养了一些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由于不小心,一些黴菌孢子掉进培养皿中,一个月后,度假回来的弗莱明发现培养皿中有一片青黴菌出现在均匀的细菌之中。它的周围没有细菌出现。弗莱明立刻意识到黴菌可能有杀菌作用。正是这一念之差,导致现代各种抗生素的产生。再比如,1856年,伦敦皇家理学院,化学系,一名叫做威廉.亨利.珀金的学生希望利用苯胺制造奎宁。但当时的化学知识不足以合成这种分子。珀金从失败中发现了可以取代天然染料的苯胺紫。这是又一个例子证明,工作在先,制定目标却在后。所以,多动手,多体验才是发明者寻找目标的最佳,最快途径,而不是先制定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此外,磺胺类药物在1908年被合成出来后,最初是为了制备染料的原料。但到了1932年,化学家发现它能治疗小白鼠身上某些由细菌感染的疾病。还有,不锈钢的发明初衷是寻找一种不易磨损的钢。

所以说,大发明都是意外得到的,反过来说,凡是预先设定目标的,一般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即使成功也是别人很容易模仿的小发明,在过去,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靠着刻意的勤奋可以获得这样的成功。但是,当信息量越来越大,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时,这种刻意的勤奋就不太现实了。也就是说,凡是官科能想到的事情,别人也能想到。因为官科们的经历大同小异。既然大家都能想到,那么,最后比拼的不是权力就是财力,与想象力没关系。

倒退几个世纪,也许官科能够把持信息资源,可如今,人人上网,只要你想到的东西,立刻就会知道,因此,想象力,或者说想去理解,想去知道的那个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在科技发明的道路上,除了中国人以外,没有人敢称自己是权威,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他虽然发现了伦琴射线,却没能立刻对这种射线的价值做出反应,结果,被伦琴捷足先登。

这些都说明了很多大发明是实践在先,然后寻找目的。当然是各种实践、尝试的人越多越好。正是由于大发明的这种偶然性,才使得美国这个靠民科发展的国家,跃居世界的最高端。因为,其他的国家都是组织一批精英攻关、闯关、过关。但是美国是人人都在玩关。从上面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出,同样一件新奇的东西,有人把它当废品,有人用它的特性为人类生活带来方便。只是一念之差的区别。可是,精英国家仅仅是几个精英巨头的几念之差,而以民科为主的国家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群众活动,人人都在动脑筋,成百上千万的念之差。精英国家是制定目标,由精英攻关。民科国家是没有目标,具体操作和目标都是民科来寻找。而结果由钱来决定。所以,西方的民科是自负盈亏,像是赌博,能够把人维系在一起的就是钱。可中国的官科是政府先把钱付给你,成败不需要你负责,那么钱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少年班的设计者那么推崇数学呢?原因在于少年班推崇的数学是解题而不是制造题目。用考试的方法来评比数学水平,对教育家来说,是最容易的事情,而对于发明家来说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教育家希望学生们回答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发明家擅长的是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情。遗憾的是,教育部的一切工作以教育家的好恶为标准,不以被教育者和发明家的要求为依据。怎样用考卷评审发明家和实用人才呢?也许,最好的办法不是考解题的能力,而是考察学生自己出题的能力,就像是语文考作文、作诗一样。答案各式各样。可这样一来,教育者们进行评判就不那么容易了,更有甚者,学生出了一道老师解不出来的题怎么办?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五十年代的中科院曾经招收过一批副博士生,在答辩的时候,一位学生指出了考官的错误。如果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这位考生会得到一片喝彩,但是,在那个封闭的年代,这位考生被取消了资格,理由是,不尊重师长

最后,还要为少年班说一句话:人类思维的多样化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少年班的学员应该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人才。不能由于他们目前的成功不多就彻底否定他们。有的人想要在生命中看到成果不断,有的人则想要数千年后得一知己,两者都是为人类做贡献。但你要做哪一种人则心里要有准备。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4 13: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