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6 [2020/05]
- 赏与罚----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4 [2020/09]
- 什么是刑名----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3 [2020/09]
- 韩非的术之三---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2 [2020/08]
- 为何要了解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 [2020/04]
- 韩非的术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41 [2020/08]
- 紫气东来·老子的传说-----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5 [2020/05]
- 尚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4 [2020/06]
- 尊天----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6 [2020/07]
- 义字何在?----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4 [2020/05]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9 [2020/05]
- 仁究竟是什么?----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3 [2020/05]
- 诸子百家是如何产生的之二----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 [2020/04]
- 明鬼----先秦诸子百家系列27 [2020/07]
- 礼,礼治,礼乐制度之四----先秦诸子百家系列11 [2020/05]
- 孔子画像·不要以貌取人--先秦诸子百家系列5 [2020/04]
- 法家的用人之道---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8 [2020/08]
- 礼,礼治,礼乐制度---先秦诸子百家系列8 [2020/05]
- 礼治与法制的区别---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2 [2020/07]
- 帝制不除,历史必将重演 [2018/07]
- 法家的逻辑之一-----先秦诸子百家系列33 [2020/07]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三十五章鲁桓公命名 [2022/04]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十九章郑世子忽迎亲 [2022/03]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五章郑卫之怨 [2022/02]
- 郑庄公初霸春秋,第二十章鲁隐公命氏 [2022/03]
礼乐制度建立在这样的学说上自然大受欢迎,礼制得已推广,音乐更是得到普及。我们现在常常抱怨我们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比较起来不会唱歌跳舞。五十六个民族哪个民族都能歌善舞,唯独我们大汉民族没有这个细胞。但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可不是这样,那时几乎人人都会唱歌跳舞。原因就是实行了礼乐制度。
由于礼乐制度的推行,整个周朝到处是音乐飘飘,从朝廷到家庭,从城市到乡村音乐无处不在,祭祀要奏乐,迎宾要奏乐,宴会更是离不开弹唱,国君用餐必有音乐伴奏。乡村举行集会,比如乡饮酒礼,乡射礼,秋收后的感恩节,都少不了音乐,欢歌起舞,热闹非凡。整个周朝天下到处洋溢着歌舞音乐之声。
你可能要问,什么场合都有音乐,那都是些什么音乐啊,不能仅仅是歌功颂德的那种古典音乐吧?当然不是仅有那几首只供祭祀或庆典用的古典音乐,绝大多数音乐都是可以随时演唱的一般性音乐。都有哪些音乐呐?什么类型的音乐呐?这就看看《诗经》了。我们现在看《诗经》只当诗看,其实在周朝,这些诗都是歌,所以才有诗歌这个词,这些诗都有乐谱可以演奏。《诗经》中的风雅颂即是诗的分类,同时也是歌曲的种类,风就是民歌,雅就是雅乐,比较高雅一些的音乐,颂是专门用的祭祀乐曲。什么场合就用什么诗,比如国君宴请来访的外国大臣,就演奏雅诗中的《鹿鸣》,其诗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男女相爱则献上一首风,即民歌:“野有蔓草,零露漙(音团)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
这是青年男女到了结婚年龄还没有找到对象,相遇相爱而吟唱的诗。古代婚龄,女十三,四,男,十五六。如果过了这个年龄还没有结婚,容许自由恋爱。每年的三月初三初春踏青时节,男男女女来的河边吟诗对唱,就象电影《刘三姐》那里的情景。在周朝,郑国和卫国非常重视这个三月三踏青的日子。郑国和卫国的诗里多是这种男女相爱的诗,这类诗的曲调自然就会浪漫些,所以遭到当时正统人士的抨击,说郑卫之音淫,属于靡靡之音。
普通民众多吟唱民歌风,士大夫则是多吟唱雅诗,装高雅,当然也熟悉风诗。士大夫们都是大学毕业,如果不全上大学,那么全都是小学毕业是无疑问的。小学和大学所学的课程前面讲了有很多,但无论小学还是大学最重要的课程就是音乐,音乐包括诗、乐、舞。诗相当于歌词,乐当然演奏各种乐器,舞就是跳舞,吟唱诗歌必跳舞,诗经里的诗不仅是可以演唱的,同时也都配有舞蹈。所以墨子把诗三百称为舞三百。诗三百是经过孔子删减的,据说孔子是把三千多首诗删减到三百零五首。孔子之前的那些士大夫们也就是各国的大夫们从小就能背诵几百首诗,聪明者可能达到千首,而且个个都能吟唱跳舞。所以周朝的政府官员都是能歌善舞的。据《左传》襄公十六年记载,晋国国君晋平公会盟诸侯大开盛宴,在宴席上晋平公令各国大夫跳舞,并明确指令:“歌诗必类。”这意思是说跳的舞和唱的诗必须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