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大学生卖烧饼年入百万,官媒推励志故事破绽百出

京港台:2024-5-3 21:53|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大学生卖烧饼年入百万,官媒推励志故事破绽百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徐宇宁的创业故事此前被央视作为励志题材

  五一劳动节前夕,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举办“在浙江创业的一万种可能”活动,其中,安徽“九零后”大学生徐宇宁,四年前靠3800元经营烧饼,第一年营业额超过110万元。徐宇宁的创业故事此前被央视作为励志题材,鼓励年轻人不要躺平,但网民发现其励志情节破绽百出。

  4月28日,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创业浙江的一万种可能——‘风云浙商’人才创新创业思享会”的活动中,安徽“九零后”大毕业学生徐宇宁介绍他通过卖小烧饼,第一年营收超过110万元的创业故事。徐宇宁在舞台上说,2020年他与房东合作开办了第一家店,“免了房租”,总投资仅3800元。他的烧饼很受食客欢迎,结果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10万。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他接连开办了30多家烧饼分店,而他今年的创业目标是开100家分店。

  

  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在浙江创业的一万种可能”活动中,大学生徐宇宁称他四年前用3800元卖烧饼,第一年营业额超过110万元。( 截图自浙江经视微博)

  上述节目一出,就有网民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评论区留言说,3800元投资烧饼店,每年有一百多万元的营收,那么一定有无数年轻人不会选择躺平,而是加盟“大宇先森”开烧饼店,这几年下来一定发财。

  开店做小烧饼年入百万属“画大饼”

  对此,北京市民郭利接受本台采访时说,这不是在做小烧饼,而是画大饼:“这真是给大家画大饼,想让大家异想天开。人家算了一下,要两分钟卖出一个烧饼,一年要卖多少张才能达到一百多万元的收入。我估计这是老字号连锁店的销量。所以说这是虚假宣传。比如广州的医院门口,原来是最繁华的地段餐厅,都陆陆续续关闭很多家。”

  

  今年3月央视等媒体均报道大学生徐宇宁创业故事,被网民揭发涉嫌造假。(抖音/记者乾朗提供)

  有网民在微博留言说:徐宇宁是怎么做到的,这是卖饼还是画饼?又骗我们去创业,有几个能成功的?“3800元开烧饼店,四年干到三十多家店,怎么不说他倒闭了多少分店?太离奇的发财故事。”

  江苏扬州的陆先生告诉本台,今年第一季度就有近五十万家餐厅店停业,数千万人失业。烧饼店竞争激烈,随处可见,徐宇宁卖烧饼有如此大的利润,早被连锁店击垮。他说:“ 烧饼生意这么好做,还轮得到他去做吗?有钱人会想方设法把手插进来,轮不到普通老百姓。现在都在做光伏发电,都在想方设法阻挠小公司营运,都在让村干部插手,你不知道(村干部)设置了多少障碍。这是忽悠老百姓给你希望,让你拼命干。”

  有网民调查后说,“大宇先森”在杭州一共有5家店,除了本店外,另外还有两家只有十几个评价,剩下两家一家2个评价,一家零评价。点进去看这四家店,一家搭着卖糖葫芦,一家搭着卖关东煮,另两家疑似已经不开了。另有网民将美团定位在杭州,直接搜“大宇先森”,显示有12家店,其中7家已经关门,第一个店铺就是他宣传的首店,目前一共一共67个评价,这家店铺的招牌上就写着加盟电话。

  

  民在美团平台搜索杭州“大宇先森”发现,全市12家门店,其中7家已经关门,第一个店铺就是他宣传的首店。(知乎平台/记者乾朗提供)

  还有网民根据徐宇宁的名字和他店铺的商标查到了他公司的相关信息,发现徐宇宁为公司法人、注册商标为“大宇先森”,全称是“苏州宁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天眼查风险等级为4,即存在经营异常。

  农民工近三亿人 灵活就业人口达2亿

  最近几年,中国官媒不停鼓励大学生回家乡创业、承包土地,宣传年收入过百万等。本周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数2020年以来持续增加,达至2.98亿人,比去年多191万人。其中5个工人中有3个农民工。《工人日报》不久前披露,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灵活就业人口已达到2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4.3%。

  时事评论人士陆沉渊对本台说:“当下中国经济形势非常不好,他们想通过这种虚假宣传粉饰太平,提供老百姓信心。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做到,其实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时事评论人士徐全认为,对徐宇宁本人而言,其励志宣传是一种营销手段。因为励志故事最能激发底层民众的斗志,同时掩盖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以及中国特有的人脉关系。他说:“一般中产阶级不会受此影响,徐宇宁第一是要把自己包装成励志典范,让自己的生意做大,其实这很不道德。”

  今年3月,徐宇宁的所谓创业故事率先被央视报道,其后多家媒体跟随,最近才引发网民质疑,于是搜索与徐宇宁相关的信息。4月30日,相关词条迅速登上热搜。

  徐全说,官媒此举是想对基层民众,特别对年轻人激发工作活力。因为现在年轻人要么“躺平”,要么“啃老”,社会活力正在消失。这是官方所不愿看到的局面。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2 08: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