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

京港台:2024-5-10 20:12| 来源:庆彬有理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李显龙向接班人交权前,新加坡用“两个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新加坡目前正处于微妙的政治过渡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于本月中旬正式辞职,往后就是副总理黄循财接班。这种时候,外界都很关注,新的政府班子,会如何制定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去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尤其是中美关系。

  

  【黄循财接班李显龙后,新加坡会在中美之间怎么选?】

  黄循财则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只有一个基调,那就是两个不——既不亲美也不亲华,而是“亲新加坡”,也就是从新加坡的利益出发。

  说白了,黄循财会在李显龙的基础上,继续过去“左右逢源”的做法,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不会贸然“选边站队”。

  不过黄循财也承认,随着中美重新平衡双边关系,新加坡的外部环境会具有相当的不可预测性,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十年甚至更久。对于他这行将上任的新总理而言,确实是一个重大挑战。

  可以说,新加坡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在积极为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做准备,也隐约地意识到,以中美目前的态势,新加坡很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轻轻松松就过上好日子了,而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避免被逼上“选边站”的死胡同。

  

  【新加坡想要继续在中美间左右逢源,恐怕并不容易】

  过去我们概括新加坡的外部环境,往往用“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一句话去形容。当然这并不绝对,中国与新加坡同样有密切的防务合作关系,美国和新加坡也有大量的业务往来,所以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各有侧重,彼此间可能也有竞争。

  对于美国与新加坡的防务关系,黄循财特意强调,他们不是美国的盟友,而是美国唯一的主要安全合作伙伴。

  之所以要突出这个定位,主要是想表达一点,那就是新加坡现在还不打算与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同盟体系对接。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个体系与中国的对抗态势很明显。不要说日本(专题)和韩国了,就连跟新加坡同为东盟成员的菲律宾,近段时间也在南海方向蠢蠢欲动,配合美国搞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

  新加坡虽然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国,但本身发展极度依赖海上航道,自然会很关心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也知道自己一旦上了美国的贼船,再想下来可就是身不由己了。

  

  【新加坡特意强调,不会做美国盟友】

  这里补充一句,黄循财在强调美国与新加坡的防务关系定位后,被问了一个十分刁钻的问题,新加坡既然接受美国的武器、安全保障,还有其他各种好处,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称为美国的盟友?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来看,这个提问已经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开展防务合作,跟成为盟友与否,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黄循财也回应说,美国与新加坡这种关系已经维持了很多年,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互利关系。要是再进一步,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然,新加坡对中新关系,可能也是差不多的看法。归根结底,在黄循财看来,新加坡只有与中美都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

  目前的中美态势是什么情况,我们也心里有数。尽管前段时间,中美元首对话、高层互动,军事沟通之类的都没落下,双边关系依然保持“止跌企稳”的趋势,但消极因素同样不少。新加坡对此同样看在眼里,也有自己的评估。

  

  【黄循财在新加坡年青一代中很受欢迎】

  在谈到国际秩序时,黄循财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说“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面临巨大压力,但是别无选择。

  这体现了新加坡对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动的矛盾心态。一定程度上既认可多极格局理念,又不想忤逆美国主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因为新加坡也是这一体系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会安于现状。

  而且以新加坡的体量,确实经不起太多折腾。所以指望他锦上添花可以,但雪中送炭不一定了。

  平心而论,中国也不会要求新加坡“选边站队”。实际上,新加坡只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严守中立,就已经是对中新合作高度负责任的表现了。

  

  【李显龙还是会退而不休】

  在这一点,新加坡已经用具体行动给出了答案。早些时候,黄循财以副总理身份访华,带上了第四届领导班子的大部分骨干,其实就相当于提前跟中方通气来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显龙虽然辞职,但这不意味着他从此会淡出政坛,而是跟李光耀当年一样退而不休。

  在递交辞呈后,李显龙已经答应了黄循财,往后也会继续以国务资政身份发挥余热。而且在外界看来,为了确保内外政策的延续性,新加坡政府换届大概率是走个过场,新一届领导班子可能不会有太多变动。

相关专题:李光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2 21: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