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出人意料 习近平没把这张大订单给马克龙

京港台:2024-5-10 05:02| 来源:云中时光 | 评论( 32 )  | 我来说几句


出人意料 习近平没把这张大订单给马克龙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出人意料未购空客,中国飞机或已饱和

  国航747机队已离开法国前往塞尔维亚,媒体上出人意料地没有宣布飞机订单。此前曾有外媒预测说,此次访法期间中国会与空客公司签订一份100架飞机的采购合同,后来又有人说不是100架而是50架。然而,最终只是签订了一份“MoU”……

  MoU就是“谅解备忘录”,很多人把它解释为“有那个意思,但是没谈拢”。例如前不久越捷航空来中国,网络上连签订协议的会场照片都传出来了,越捷空姐也与那款著名飞机合影了,但最终也只是MoU,这说明最初确实想买,但最后没有谈拢。

  没有谈拢的可能性有很多,比如说价格,比如说技术转让,比如说付款条件,比如说要求适航证,等等。不过也有很多人说,2022年马克龙访问期间中国已经订购了292架空客飞机,现在还没消化完,此次不需要再订购了。

  访问期间民航业宣布飞机订单是常事,甚至可以说是国际惯例,这会为成果“添砖加瓦”。中国历史上的飞机订单,无论波音还是空客,一半以上都是在访问期间宣布的。中国是世界民航第二大国,拥有4000多架民航飞机,每年需要约200架更新换代,不然飞机越来越少,有些航线就没办法支撑了。

  中国已经很久没有订购波音飞机,这意味着未来飞机将以空客为主。中国客机一般只使用20年左右,所以4000架客机的寿命会在20年内消耗完毕。2022年订购的292架无论能够支撑使用到何时,也无论何时才能接收,都意味着只能坚持一年半。所以趁现在再买100架,正是时候。

  但为什么这次没有买飞机?为什么不像印度(专题)那样500架400架地大手笔采购呢?分析人士说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没钱了!

  由于疫情期间严格的管制措施,中国民航业损失惨重,三年亏了4000亿,基本上把底裤和皮屑都赔进去了。中国政府大力救助民航产业,向三大航发放了很多贷款,但三大航至今并未实现盈利,所以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囊中羞涩,拿不出那么多钱进口飞机了。

  

  图:老旧飞机将陆续退役 摄:拉上窗帘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已经有C919了!

  此次赴欧前夕,三大航几乎同时宣布各订购100架国产大飞机C919,这件事被外国飞友解读为“为采购100架空客做舆论铺垫”。国产大飞机C919的价格很贵,新闻里说每架要1亿美元。但实际负担并不重,因为产量还在爬坡,交付有一定周期,所以三大航都还买得起。

  但是不是因为有了C919,咱们的腰杆硬了,在谈判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关于这个,那就不知道了。

  第三个问题比较严重,那就是有人说中国飞机实际上已经有点儿“饱和”了。

  目前在各大跟踪网站上,中国有一些飞机“趴窝”,例如国航495架中有49架很少飞行。一些飞友也报告说看见飞机长期趴在地上,例如揭阳机场停了很多南航的ARJ21。但这还不足以说明饱和,能体现饱和的重要指标,是机票价格。

  图:座位太空时肯定降价 摄:拉上窗帘

  中国现在出现了严重的“临期机票”价格跳水现象,比如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许多人都抱怨提前购买的节日机票比事到临头时的价格贵了很多很多。在民航业界,这通常意味着生产过剩,计划的客座数太多,而实际客人太少,临到期前不得不降价销售。

  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航空公司确实没有动力购买飞机。不过因为更新换代有刚性需求,所以估计最终还是会继续订购空客。

 

相关专题:习近平,法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 08: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