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国人玩到上瘾,这项运动为什么这么火?

京港台:2024-5-20 00:31| 来源:凯莉彭|36氪 | 我来说几句


美国人玩到上瘾,这项运动为什么这么火?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现在美国增长最快、最火爆的体育运动,不是橄榄球,不是篮球,不是网球,而是一个你可能还没听说过的球类运动——pickleball,中文名叫匹克球

  我在逛商场的时候,就感觉到了这个东西好火——运动用品商店整个货架全都是匹克球,还写着大大的slogan:"America's fastest growing sport."

  要知道三四年前我在逛同一家商店的时候,可是从来没见过这个球和这个拍子。

  这个球类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总感觉它的背后有什么推手,路径都是策划好的。

  时尚的小裙子,好看的球拍子,明星纷纷带货,普通大众上瘾。

  今天我们就说说,匹克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为什么它最近这么火,以及这里面有没有你的商机。

  匹克球诞生于1965年,从美国西雅图(专题)兴起,可以说它是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混合运动。

  它的名称来自发明人之一的一条狗;在两位发明人一开始试打的时候,一条名为匹克的狗常常叼着球跑,得名匹克球。

  

  匹克球的两位发明人 Joel Pritchard, Dan Evans

  匹克球的场地和羽毛球的场地完全相同,只是球网低一些。球的大小也类似网球,不过是用树脂制作的空心球,表面有很多洞。

  球拍形状类似加大号的乒乓球拍。打法接近网球,运动量可以很激烈,但是运动伤害比网球要小。所以有些长期打网球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想要运动又不想受到运动伤害的,会转而打匹克球。

  所以,这项运动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而是早就有了。那么为什么时隔接近60年,突然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我翻遍了全网相关信息,总结下来,有5点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很容易上手

  我还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学了一个暑假的网球,一个月的时间,从入门到放弃,因为我跟我的球友基本打不起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捡球,别提享受这项运动了。

  而匹克球不一样,即使是小白,学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出师了。即使是刚入门的新手和老手玩,也能打得起来。

  当然想要在任何领域成为顶尖高手,都不容易,但是匹克球的入门门槛低,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02 自带社交属性

  打皮克球的人之间有一定距离,但是距离又不像网球那么远,不至于讲话别人听不见。于是人们可以一边打匹克球,一边唠嗑,让这项运动天然具备了社交属性。

  03 疫情的推动作用

  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学生和退休社区的老人就已经在玩匹克球了。

  新冠的到来,让它的受欢迎程度迅速飙升,因为人们需要能够保持社交距离的户外运动。

  匹克球,天然会让人们之间有一定的社交距离,又可以锻炼身体。

  因为疫情的原因,更多人开始接触匹克球,并爱上了它。

  04 明星KOL的“带货”效应

  凯文·杜兰特、勒布朗·詹姆斯等知名运动明星的推崇,以及脱口秀《艾伦秀》的主持人艾伦、网红卡戴珊对匹克球走向主流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这些当红运动员的支持和曝光率,为匹克球带来了巨大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它的普及。

  明星为什么要推动匹克球呢?那必须是这里面有商业机会。大品牌、大机构们都看到了匹克球的商机,渴望抓住这一潜在的金矿。

  比如,目前比较大的机构之一,匹克球大联盟,旗下有24支匹克球队,已经吸引了包括勒布朗·詹姆斯、汤姆·布雷迪、加里·维纳查克在内的多位名人为每支球队投资了数百万美金。

  05 美国本来就有很多网球场

  一个网球场,可以被改造成两个匹克球场,甚至四个匹克球场。

  尽管美国在全国各地新建了许多匹克球场地,但是最容易的方案是改造现有的网球场。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像一个新病毒的传播所需要的环境已经在那里了, 那么这个病毒的传播就会更容易。

  根据咱们之前的规律,美国什么运动火,国内八成也会火起来的。现在国内一线城市已经有匹克球场地和培训了,大部分地区暂时还没有。

  那么这里面有没有你的商机呢?

  首先,咱们有一些出海品牌和平台,早就开始卖匹克球的装备了。比如好看的衣服裙子、球鞋球拍。

  其次,在国内建造匹克球场地,售卖相关器具、装备、培训课程,也是赚钱的机会。

  匹克球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的观赏项目,可以预见的是,奥运会结束后,这项运动只会更受欢迎。

  所以,早点布局起来吧。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体育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3 06: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