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罹难,一文梳理

京港台:2024-5-20 19:25| 来源:央视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罹难,一文梳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突发!中东战争再开打

  当地时间20日,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高级官员确认在一起直升机事故中罹难。看下文,多个视频,披露事故细节,详解莱希及阿卜杜拉希扬生平↓

  “硬着陆事故"

  

  △当地时间5月19日,霍达阿法林县,伊朗总统莱希(左二)出席了大坝落成仪式。

  当地时间19日,伊朗总统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参加了霍达阿法林县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随后,莱希所乘直升机与另外两架直升机从霍达阿法林县前往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省会大不里士,计划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

  

  △莱希在直升机上

  莱希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拉赫马提等多名高级官员同乘一架直升机。直升机飞至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瓦尔扎甘地区上空时,由于不利的天气条件发生硬着陆事故

  △何为硬着陆事故?专家解读

  全力搜救

  △总台记者观察丨地势陡峭、天气恶劣等致伊朗失事直升机搜救工作难度大

  事故地点附近为山区,地形复杂,且事发时天气恶劣,多雾寒冷,能见度低,搜救工作难度很大。

  事故发生后,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召开内阁会议,确定伊朗副总统曼苏尔和伊朗卫生部长前往事故现场,同时调集一切力量来跟进事件进展。伊朗军队、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及警察投入全部设施和力量进行搜寻工作。

  曼苏尔表示,此前曾与事故直升机上的人员建立沟通,但信号随后中断。

  伊朗红新月会应急管理指挥中心的消息显示,共有73支救援队参与到事故直升机的搜救工作,其中23支配备专业设备的救援队已经从首都德黑兰以及周边省份派出。

  直升机事故的消息传出后,土耳其、伊拉克、俄罗斯均发布声明,派遣救援人员和设备,努力为搜救行动提供各种支持。

  △土耳其“游骑兵”无人机识别出热源

  其中,土耳其国防部派遣了一架“游骑兵”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在当地时间20日早识别出热源,很可能是直升机发生事故的地点。该地确切坐标被提供给伊朗方面。

  “没有人员生还的迹象”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披露的图片,显示总统莱希乘坐的发生事故的直升机已经被发现。

  20日早,莱希乘坐的直升机残骸已找到,救援团队接近事故现场。

  伊朗救援团队使用无人机对直升机事故现场进行探测。救援人员说,直升机的螺旋桨以及驾驶舱被烧毁,通过热成像,救援人员无法探测到温度。通过对事故区域的搜索,没有人员生还的迹象。

  随后,迈赫尔通讯社、伊朗官方通讯社、伊朗国家电视台等伊朗媒体以及伊朗副总统确认了伊朗总统莱希及其他机上人员罹难的消息。

  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和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生平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1960年出生在位于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他曾担任伊朗国家监察组织主席、国家总检察长、司法总监等职。2021年6月19日,莱希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5日宣誓就职。莱希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人民希望新一届政府兑现承诺,伸张正义,打击腐败和反对歧视。新政府将努力通过解决经济问题改善民生。

  对外方面,莱希主张同邻国以及友好国家展开合作,以抵消美国制裁给伊朗带来的影响。

  此次发生事故的直升机除了载有伊朗总统莱希,还载有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等多名高级官员。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生于1964年,毕业于德黑兰大学国际关系专业。除了母语波斯语外,他还精通阿拉伯语和英语。阿卜杜拉希扬曾于2007年至2010年担任伊朗驻巴林大使,于2010年至2011年担任伊朗外交部波斯湾和中东司司长,于2011年至2016年任伊朗外交部阿拉伯和非洲事务部副部长,并于2021年起担任伊朗外交部长。

  伊朗第一副总统将经最高领袖批准暂代总统职责

  坠机事故发生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希望莱希及随行官员平安回家,同时国家和政府工作不会受影响。

  莱希等人确定罹难后,伊朗政府内阁举行了特别会议,将会宣布莱希等人的葬礼安排。

  伊朗政府内阁发布声明,“向国家和人民保证,将继续莱希总统的前进道路,国家的治理不会受到干扰”。

  根据伊朗宪法第131条,总统死亡、被免职、辞职、缺席或患病时间超过两个月,或总统任期结束由于某些原因而未选出新总统时,伊朗第一副总统应在最高领袖的批准下承担总统的权力和职责。由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司法总监和第一副总统组成的委员会有义务在最多五十天的时间内安排选举新总统。

相关专题:伊朗,以色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28 01: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