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底是什么?

作者:felix2005200  于 2010-9-29 21:0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4评论

关键词:


美到底是什么?

 

昨天找到一个配乐视频,给我的感官很多美的享受。传到村里与大家共享,也得到众多好友的共鸣。于是我开始思索美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冥思苦想后才想起互联网这个顾问来,人家早已有了相关的思考和论说。三篇读后觉得不错,再传上来与好友共同赏析吧!

 

美是什么?

 

美是什麼?這似乎是許多人面對「美學」所發出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美」「醜」的感受?為什麼同樣一件作品或一個對象,有的人會有相同的感受,但卻又有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為什麼會有人想要創作那些莫名其妙的藝術作品?為什麼歷史上會產生那麼多風格迴異、卻又能在相近時代找到共同特徵的作品?
                                                                                
         
我們該如何閱讀作品?作品可被閱讀嗎?什麼才算是藝術?藝術理論又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又為什麼需要研究藝術?它有什麼價值、功能?美學與藝術又是什麼關係?有美的本質這回事嗎?
                                                                                                                                                                
         
根據柏拉圖的著作,蘇格拉底與詭辯學家希比阿斯辯論什麼是美,但最後只得出一個結論「要探究什麼才是美,是困難的!」
                                                                                
         
蘇:什麼是美?
         
希:美是漂亮小姐
         
蘇:難道豎琴不美嗎?而最美的猴子比起人,還是醜的,最美的人比起神,卻也是醜的...
         
以上是截錄過的大意,但他們也不是真的一無所獲,至少他們發現了要了解什麼是美,的確有很多問題存在!
                                                                                
         
為什麼不同的東西,卻都能讓人有美的感受?但卻可能在與其他東西比較後,又顯得醜了,我們怎可能覺得那對象是又美又醜的呢?
                                                                                
         
難道美的本質真的是不可追究的嗎?
                                                                                
         
就算如此,柏拉圖卻發現,即使各個東西都可能讓人覺得美或不美,有美的東西也有不美的東西,因此,只要這些東西裡含有「美的成份」它就有可能是美的,於是柏拉圖從事物中區辨出「美的事物」與「美的本質」是不同的,在他的觀念裡,「美的事物」是個別的現象,「美」卻是共通的本質。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美」這個概念從事物中抽離出來。
                                                                                
         
這就像好吃的食物有很多,但這些食物之所以好吃,可能在於他們都具有「甜」的成份,正如這些好看漂亮或美的事物,裡面都具有「美」的成份一樣。

 

浅谈美是什么东西   文柳如潇

 

——从哲学角度说开去

 

  美是矛盾统一体的其中一个方面,是客观世界和主观意识的综合,是两个极端边缘及其中间状态。
  
首先,美作为一个既独立存在又依赖其他东西的概念,具有对立统一矛盾其中一方的典型性质。美和丑是作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义向存在,具有名词形容词的双重性质,表述过程当中也含有动词和虚词的意义。
  美和丑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丑因为存在的对比和衬托而升华。变相审美。
  美的定义和范畴都具有历史地理限制。此处彼刻为美而彼处此时则未必。随境而生。
  美的认可和接受和个体的差异性有关。每个人都有其与生俱来的独特性。包括美感。
  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审美也具有差异性。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也不同。发展变化。
  另外,美具体存在与世界上所有的其他矛盾当中。
  
首先,美是物质和意识的矛盾。
  没有人类之前,大概生物存在,动物面对自然,同样会有反映。不过自以为是,却未曾了结过。所以,一切存在的客观事物,以其具有唯一和变化的形式特质,都可以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成为审美对象。因为美丑本身的对立统一,以及事物自己的同样属性。
  世上本无某物,只是改变形式,却未易其内容。若从广泛意义上来说,绝对划分属性的话,意识可以创造物质。也就是说,意识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物质具体形式,意识改变的只是物质存在方式,但不能从根本上使得对方消失,否则自身也将会不复存在。
  
其次,美是唯物与唯心的矛盾。
  众所周知,文学类和艺术性更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美的特点。正因为其本身在更高层次上所附带的唯心理想,对于已经存在的现实基础不是一味地认可,更不仅仅只是妥协,而是寻求一种超越和概括。虽然真正达到内心所向的自由,完全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毁灭的极端。但是,这种过程,因为其过分漫长和艰难,让人无暇去犹豫和思考,关于所谓后果之类。
  当然,唯物也是一种美。它的意义就在于,使人能够充分地尊重和理解现实,不会因为漫无目的地容易陷入极度虚空和尴尬境地而感到痛苦。但是,可能正是这种苦难和挫折,恰好正是我们需要超越所获取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候并非天性使然,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压力竞争所逼迫或者强使。所以,这种结果本身也必然会带有局限性,并非真正的绝对自由和纯粹超越所需要。
  
第三,美是运动和静止的矛盾。
  运动和变化是美的,体现和张扬了生命本质规律,是一种积极向上昂扬不息的活力,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审美的发展,在于其层次的高度,即审美对象的具体内容。从最古老的对具体事物的崇拜,再到对人类自身的欣赏,直至异化为宗教神灵的虚幻,这样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也许同时预示着某种原始回归。
  静止和永恒是美的,代表了人类超越自身局限和固定范畴的渴望和愿求,也是另外一种面对必然无可逃避结果的无奈。这也是在规律发挥极限作用失去存在条件之后,最为无可变更的时代。或者说,当所有的规律都被认识和了解之后,那么,规律本身便不再是一种规律。举例,当人类真正地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成为全知全能的宗教神灵的时候,也就不再具有平凡的欲望和情感,那么所有信仰的具体分支都会消失。
  
第四,美是内因和外因的矛盾。
  对自我内在因素的认识和了解是美的,它们是外因具体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结果。对自我的认识理解和感知是天生的无意识行为,人从出生第一个想要知道的问题就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是所有具有生命特质的个体所面临的最根本问题,也是不由自主的思考。只不过人类找到了可以互相理解和沟通的交流方式而已。动物之间可能也有,只是目前尚未得知。
  对外界影响因素的塑造判断和分析是美的,它们是能动利用和改变的前提依据。包括自己生命的来源和原因,以及背后所暗藏的隐性因素,都可以成为我们分析和前进的经验。对于机会的把握和掌控能力,恰好体现了某种内因的作用。不受自我以及外物控制约束和影响的东西或者生命,是可敬的。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效仿的目标。真正从心灵去引领其他更多自由。
  
第五,美是普遍和特殊的矛盾。
  审美具有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的普遍性。你所认为美的东西,我可能就不会觉得;今天你认为美的东西,明天就未必还是如此。但是,总是会有某一种东西,是大家所共同认为美的东西,而且,似乎自古以来都没有改变过。比如说蓝天白云,森林河流草原。即使在最为原始的时候,人类可能因为无法认知,而恐惧于自然界的电闪雷鸣,以及对生殖器和性行为的极端崇拜。
  
第六,美是量变和质变的矛盾。
  没有新陈代谢的世界是可悲的,虽然人们渴望更多的,却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每个人都希望在有限的几十年,尝试做不同的工作,去很多不同的地方,遇见各种不同的人,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这样的人生,至少才是没有遗憾的。但是,一旦这种最为原始和简单的愿望,因为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惰性和胆小气质所影响和改变,那么,逃避危险,继续生存,便又回归为一种生物性的本能。人们则更是宁愿选择喜欢一些比较安定平凡的东西,比如说安稳的工作,呆在固定狭窄的地方,接触有限却觉得可以信任的人,知道一些大同小异的事情,这样的生活,平淡如水,没有激情,没有赌博,没有成功,不会失败。当然,各种存在都是美好的。无论你选择什么样子。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为了所值得冒险愿意拼搏努力的行为而最后付出所有的代价,甚至是最为严重的生命本身,也在所不惜。因为,生命的本质,也许,就是超越本身。就是不顾一切地抗拒自然界所告诉你的一切不可能的东西。比如死亡,比如疾病,比如毒品,比如地震,比如火灾,来自物理,来自化学,来自生物。
  
第七,美是宏观与微观的矛盾。
  当嫦娥一号带着人类共同的渴盼与希望飞向未知的月球进行神秘探索的时候,人类也会因为这样的原始梦想最终成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对神灵的崇拜和效仿,不过只是对人类自身综合团结伟大力量的高度赞扬和欣赏。这是一种更加深远的审美享受,也是来自科学和艺术的综合统一。
  人类从自身的角度继续解剖划分,直至逼近生命的原始细胞结构,以及最基本的分子原子,从几何图形的构成联想,寻求到特殊当中的普遍联系性。当眼睛透过显微镜真切地观察到个体本身的运动规律的时候,那种因为对自我认识的更加深刻而获得某种成就感,这也属于超越的范畴。
  
第八,美是历史和地理的矛盾。
  记得有过这样一则故事,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已经失去了的,更不是尚未得到的,而是目前所拥有的。可是,这并非事实。因为,已经拥有了的,并不需要努力付出,就已经全然属于存在。为什么单独文物这种东西不受一般价值规律的约束,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不断地升值。
  又想起这样的一个笑话,你去问一只癞蛤蟆,什么是美。它会回答,美就是一只异性的癞蛤蟆。或者说,所有生物都倾向于审美的相近性,即对自我的共性认同和自恋。
  
第九,美是时间和空间的矛盾。
  真正具有广泛意义上美的共性的东西,是可以超越时空永久存在的。比如从遥远的古代流传至今的经典,比如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的某些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绘画,建筑。
  
第十,美是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深处自然,身陷其中,感悟环境,内心平定,天人合一,是最美的。
  自然消失,留有意念,独自回味,亦为至美,极性纯粹,谓之残缺。
  
十一,美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是一种追求至美境界。一个人的思考,是为了更好和更高质量的交流,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
  与人相处的时候也是,在合作和交流过程中,寻到相懂相惜的认同。是个体价值最终得到根本实现和充分发挥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依据。唯有团结合作才有人类。

 

美是什么作文

 

  人皆有爱美之心,无论你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稚子;无论你是声势赫赫的政坛显要,还是默默无闻的市井小民,概莫能外。美,在哲学上有优美、壮美、崇高美之分,在文学上有真实美、艺术美之别。而在这里,我要谈的是对广大中学生朋友而言的“美”。
  北宋思想家周敦颐在《爱莲说》有这样一段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亵玩焉。”这段话用优美的、经典的文字描绘出了莲花品质高洁、一尘不染、自然清新、芳香四溢,表面上是赞美莲花,实际上是赞美具有莲花品格的人。莲花的美,或者说是具有莲花品格的人的美就是在于德行修养。而广大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成长关键期,德行修养的第一件事就是正衣冠,端言行,明美丑。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
  美是规范。当穿着炫耀的衣服、戴着晃眼的耳钉、染着异色的长发招摇于校园,在受过教育的人看来,是“造作”,是“幼稚”,是自显鄙薄庸俗,不仅不能引起景仰之心,反而要产生憎恶之念。一个具有内涵的人,他(他)的衣着打抢,合乎大众审美要求,合乎学生身份。
  美是和谐。学生的天职是在校园学会健体,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若是认为自己的衣着言行有鹤立鸡群、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感觉,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如同曾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过的西方嬉皮士一族一样成为迷茫、颓废、堕落的人,必然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成为不和谐的音符,大浪淘沙,湮没无闻,终成泥土。
  美是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许素面朝天就是一种时髦,一种真,一种美,而东施效颦永远只是人们的笑料。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平平淡淡才是真。
  美还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好书,做真人,“板凳坐得十年冷”,成功就在向你招手。
  最后,我以段文玉的一首诗作结吧!
  美是什么
  美是流淌的清泉,
  让人醒目清心;
  美是飞翔的彩云,
  让人心往驰骋;
  美是喷薄欲出的朝阳,
  使人为之振奋;
  美是激荡澎湃的大海,
  使人动魄惊魂……
  美是大山中的一片绿,
  一朵花,一滴露……
  美是人君里的一丝忧,
  一缕笑,一音符……
  美是我心里的一首歌,
  美是你胸中的一团火,
  美是他和她
  人生中不朽的求索……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3 回复 yulinw 2010-9-29 21:30
女儿说:臭美也是美~~~
2 回复 潇湘妃 2010-9-29 22:05
太复杂了. 美就是喜欢的东东......
2 回复 rose7 2010-9-29 23:55
心中有美的撞景,眼中的美就多些。
3 回复 fressack 2010-9-30 01:02
4 回复 伊兰泓 2010-9-30 01:37
很深奥啊!
2 回复 高博 2010-9-30 02:06
好像太复杂,美就是能使人的感觉系统得到满足的东西。概括起来有,自然美,艺术美,人体美,食物美等等。
3 回复 felix2005200 2010-9-30 05:55
高博: 好像太复杂,美就是能使人的感觉系统得到满足的东西。概括起来有,自然美,艺术美,人体美,食物美等等。
高度概括啦!
3 回复 felix2005200 2010-9-30 05:58
yulinw: 女儿说:臭美也是美~~~
哈哈,臭美可是自己想显摆,却不晓得是不是真美哟?!
3 回复 felix2005200 2010-9-30 06:00
潇湘妃: 太复杂了. 美就是喜欢的东东......
恕我直言,喜欢的东东有时不一定完美呀!你说是不?!
2 回复 felix2005200 2010-9-30 06:02
伊兰泓: 很深奥啊!
理论起来确实绕乎了一点儿!理论追求高、大、全哟!
2 回复 潇湘妃 2010-9-30 07:27
felix2005200: 恕我直言,喜欢的东东有时不一定完美呀!你说是不?!
情人眼里的东施美过西施, 是何道理呢? 咱也有舌头, 加起来比你的长!!!!!!  
2 回复 bugler_tobacco 2010-9-30 08:04
鸡看鸡美 鸭观鸭靓 鸡说鸭美 鸭喊鸡靓
4 回复 yulinw 2010-9-30 10:26
felix2005200: 哈哈,臭美可是自己想显摆,却不晓得是不是真美哟?!
就是啊~~~
4 回复 高博 2010-10-2 14:32
美是一个抽象的感念。比如,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女孩子比较爱美,花朵很美,菜肴鲜美,美丽的自然风光,线条美,色彩美,诗意美,歌声美,造型美,体态美,脸蛋美等等,真是美不胜举,美不胜收。美是一种人们对满足欲望的追求。古希腊人把宇宙称为”科士谟土”, 即美丽的意思。宇宙万物乃美的起源和象征。无怪乎宇航员看到的天体实在是很美。美大概可以分三方面去理解:
1。用心态感受的美。比如享受对某一事物感受的快乐。女孩子化装完后,对着镜子照了又照,享受自己的美容。我看到日本料理,就感到有艺术之美,胃口大开,口水直流。摄影师看到自然美景,马上咔嚓一下留作纪念。用心态感受到的美是实用美,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实际效应。人们在心态感受到的美中得到满足。
2。精神上得到的美。高尚的品德,我们称之谓美德。比如,舍己求人,慈善捐赠,英勇崇高的行为,圣经上称为义人。任何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都是美的。总之,得到大众称赞的,接受的,推举的,就是美的。这种美是形式美,它虽然没有实际效用,但是提倡人们在精神上的一种追求。
3。理性的美。那就是人通过感性世界,进行思考之后,把美表示出来。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艺术家经过思考和感受,用艺术把美表现出来的创作。艺术是美的结晶,是人的思想和自然世界的结合。
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灵魂都需要美,我想这是上帝在创造宇宙万物时就制定的规律。因为真善美代表了上帝本身。所以每个追求美的人都有福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30 20: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